宋朝的天才,被贬官到海南,居然写出一部《天香传》,影响深远

其实不要说丁谓那样的奸臣,正直如寇准在被现实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也向现实投降过。

当时宋真宗喜欢搞天书发现,就跟发现UFO一样,不断创新,不断发现。

寇准不陪着玩,结果被贬出京城。

寇准无奈,也搞了一次天书发现。他还公然上报了——这也成了他一生的污点。

大概寇准觉得自己再不回去,朝堂就全是小人们的天下了,于是他选择了妥协。

寇准是最不信天书的,现在连他也上了天书,这说明天书真的有啊,连最倔强的人都被说服了。

宋真宗龙颜大悦,立刻把他召回了京城。

宋朝的天才,被贬官到海南,居然写出一部《天香传》,影响深远

寇准任宰相,丁谓任副宰相。

这个时候的丁谓已经不是当年寇准眼里的丁谓了。

本来下官为领导整理胡子也不算是啥大事,寇准如果喜欢对方,完全可以婉拒,但寇准如此当众斥责,就为了羞辱这个自己看不上的人。

寇准就是寇准,这一斥责发明了一个成语,让丁谓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尽嘲弄。

但是寇准也为自己种下了祸根,,当时的真宗皇帝已经中风,朝政操持在刘皇后手里。

这位刘皇后就是狸猫换太子里的那个坏蛋刘皇后。

狸猫换太子的事虽然是假的,但刘皇后把持朝政却是真的。

宋朝的天才,被贬官到海南,居然写出一部《天香传》,影响深远

丁谓巴结刘皇后,寇准这个不识时务的老西,还想着维护真宗皇帝,甚至试图发生政变。

政变失败,寇准罢相离京,丁谓上位。

丁谓终于登上了觊觎多年的相位。

就在这时京城流传着一首童谣:

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钉,若要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寇准和丁谓两个人口碑简直天壤之别,但我更觉得这时寇准的同党散播出来的舆论。

细看丁谓的一生,他虽然被称为“五鬼”之一,虽然被列入奸臣传,但是他好像没有干过什么坏事。

澶渊之盟人家也没卖国,简直像演义小说里的杨六郎一样机智英勇。

文学、军事、理财、水利、建筑……样样精通,简直是天才一样的人物。

他之所以成为奸臣主要是他没有跟皇帝抬杠,主要因为他没跟寇准保持在同一战线。

包括在对刘皇后的态度上,丁谓也是利用刘皇后打击寇准,就跟寇准试图利用太子打击丁谓一样。

宋朝的天才,被贬官到海南,居然写出一部《天香传》,影响深远

真宗皇帝去世,在写遗诏的时候,本来写的是“军国事兼取皇太后处分”,丁谓要求增加一个“权”字——这是临时的意思,表示太后之后临时管理。后来刘太后以皇帝年幼无法早起为理由,要求自己一个人早朝接受群臣朝拜,丁谓就断然拒绝了,他也在维护皇权啊。

这也让他和刘太后的政治联盟产生了裂缝,直接导致了他的倒台。

让他最后倒台的也是他的才华

这项才华不是财务,是建筑。

当年皇宫遭焚,他奉命建造,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缺泥土,缺木料,原来拆除的建筑垃圾清运也是问题。

面对这些难题。

丁谓先让人挖沟,留出新土备用,这些沟灌入汴河水,利用汴河水来运输木料,等到工程完工,将建筑垃圾填入沟壑。

一举三得。

皇家看上他这么好的才华,于是将更大的重担交给他——修真宗皇帝的皇陵。

宋朝的天才,被贬官到海南,居然写出一部《天香传》,影响深远

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宰相了,没有精力管那么多事了,好死不死他手下有个人动了皇陵的位置。

那些痛恨他的人等这个机会好久了,一拥而上,各种脏水一起泼,他终于罢相,被贬官,被贬到了海南。

在这个地方他再一次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详细考察了当地的沉香,写下了《天香传》,对沉香的制作、分类进行了记载,保留了珍贵的文献。

有异人说他长得像李德裕。

的确如此,且不说李德裕相貌如何,但看二人经历,都担任过宰相,都经历了党争,都贬官到海南。

但是这位异人仔细端详了一阵说:“李德裕比不过你。”

是啊,李德裕哪里比得过他这么一个博学的天才。

宋朝的天才,被贬官到海南,居然写出一部《天香传》,影响深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