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近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分别以中国近代力学事业开拓者郭永怀教授,及其夫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李佩教授的名字,命名了两颗小行星。自此,你仰望的这片星空,因他们的驻留有所不同。仰望他们,就是仰望一个时代、一个英雄和一段传奇。

元勋 郭永怀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郭永怀

1968年12月5日凌晨,

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

一架即将着陆的飞机突然失去平衡,

歪歪斜斜地向1公里以外的

玉米地一头扎了下去。

“轰”一声巨响,火光冲天,

现场惨不忍睹……

唯一的幸存者回忆,

飞机剧烈晃动时,

他听到一个人大喊:“我的公文包!”

后来的事,就不记得了。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在烧焦的尸体中,

有两具格外引人注意,

因为他们紧紧抱在一起,

当救援者尝试把他们分开时,

才发现两人血肉之躯护着的——

是一个皮质公文包,完好无损。

里面装着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

关乎国家利剑的锻造。

危急时刻做出这近似本能之举的,

就是59岁的郭永怀

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消息传到国务院,

周恩来总理失声痛哭,良久不语,

随即下令彻查这一事故。

“生和死,就那么十秒钟!”

钱学森听闻泪涌,

与他最相知的“书呆子”师弟没了……

此时郭永怀刚满59岁,

22天后中国第一颗,

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他是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

唯一获得“烈士”的科学家,

他也是唯一的一位,

在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

三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他是郭永怀!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郭永怀出生在山东荣成的一个农家,1926年,17岁的郭永怀考取青岛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四里八乡第一个公费中学生。

1938年的夏天,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要招收一名力学专业学生。出人意料的是,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三人不分伯仲,以相同分数被同时录取。

1946年,正在美国读博的郭永怀,发表了一篇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论文,震惊世界,郭永怀也跻身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之列。

1947年,30岁的李佩来到位于美国纽约的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校学习。有一天,她听说航空研究生院有一位年青的华裔学者,要做一个航空航天方面的报告。带着一丝好奇,她走入报告会场。没想到,这个作报告的人正是郭永怀。由此两人缔下不解之缘……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郭永怀与妻子李佩

郭永怀的学识和声誉也为他赢得了在美国的地位。但是,因为他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涉及国家机密,美国政府要求郭永怀填一张表格,其中一项是:

是否愿意服兵役,在战争中为美国作战。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不”。因为,在郭永怀心里,一直想着何时能回到祖国,为祖国效力。

1956年受到钱学森召唤回国前,郭永怀已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支柱”之一,师从“航空之父”冯·卡门。自十几年来所遨游的学术前沿全身而退,其代价不言自明。

妻子李佩记得,“许多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那个贫穷的家园呢?”

老郭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我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郭永怀与康奈尔大学同事

为了不让移民局再有借口妨碍回国,素来沉默的郭永怀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在为自己举行的欢送野餐会上,他把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一页一页扔进了炭火堆。

在场的同事、学生无不为之叹惋,要知道,“这颗罕见的聪慧大脑留下的任何思考印迹,都值得恒久珍存。”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郭永怀(前排居中)与钱学森(前排右一)

1956年,郭永怀一家回国。随后,他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钱学森的力邀之下,出任力学所常务副所长。郭永怀全心扑在力学的研究上,李佩则默默地支撑着这个科学家之家。

1960年3月的一天,后来被称之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突然上门来找郭永怀。郭永怀临危受命,与王淦昌、彭恒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在他们的主持下,一支由105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研究队伍建立起来。但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就连李佩,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究竟在进行什么工作。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甘肃酒泉组装。那些日子里,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甚至是彻夜不眠。1964年10月16号,新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在罗布泊上空爆炸成功。

当蘑菇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而郭永怀则瘫倒在了试验现场。

在他牺牲之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不到两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纪念邮票《中国现代科学家(六)》之一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

传奇 李佩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据同事回忆,

得知丈夫遇难噩耗的李佩

极其镇静,偶然发出轻轻叹息,

克制到令人心痛。

她尽可能让家里的布置保持原样,

“就好像他仍旧在家一样”

那架从美国带回来的钢琴还在原处,

他们曾在这架钢琴边

听女儿弹奏美妙的乐曲……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李佩一家三口

此后几十年来,李佩几乎从不提起“老郭的死”,没人说得清,她承受了怎样的痛苦。只是,她有时呆呆地站在阳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郭永怀与李佩在康奈尔

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她默默收好女儿小时爱玩的布娃娃。

几天后,像平常一样,她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只是声音沙哑。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李佩一家三口

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每次上课,带着一大卷油印教材发给学生。这些教材被沿用至今。

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外国教授称她“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还和李政道一起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帮助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年轻时的李佩

1987年,李佩退休了,她高兴地说,坐公交车可以免票了。赋闲在家还是弦歌不辍?对她来说,从来不难选择。

70多岁学电脑,80岁还在给博士生上课。晚年的她用10多年,开设了600多场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还高规格的“中关村大讲坛”。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几年前一个普通的夏日下午,李佩去了银行,把60万元捐给丈夫生前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没有任何仪式,就像处理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她说。

毕生积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丈夫那些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藏品……在她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钱、年龄对她而言,都只是一个数字。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很少有人当面对她提及“孤独”两个字,她说:“我一点儿也不孤独,脑子里好些事。”

多年交往中,她的学生感觉这个老太太淡定极了,从没慌慌张张、一丁点邋遢的时候。“一个人从战火中走出来,走过大半个地球,中年丧夫,老年丧女,还有什么让她‘不淡定’、‘不沉静’?”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没人数得清,中科院的老科学家,有多少是她的学生。渐渐地,人们不再叫她“老师”,而是尊称她为“先生”,说她“比院士还院士”。

去年1月将满百岁时,她被时间的湍流卷走了……

可卷不走的,是她清逸的身影,一部读不完的“传奇”。

应李佩先生遗愿,与阔别近半个世纪的爱人合葬,二人从此安然长眠于苍松翠柏之下。

信仰|宁烈火焚身也要让中国能发射核导弹!50年后,他与妻子共同成为“夜空中的星”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湖北网台、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指尖传递温暖力量,阳光照进网络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