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3)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3)

称王之后,慕容皝第一个动作,就是给别人当马仔。

这怎么个茬儿呢?

呵呵,别觉得慕容皝吃饱了撑的,他的心大得很嘞,他要灭了段氏。

可是人段氏是有组织的,谁?后赵的老石家。

还记得前文咱聊过的,段氏鲜卑中的有“倒石派”和“挺石派”之分吗?

“倒石派”即段匹磾、段文鸯这伙人,不过他们已经被石勒给倒了。如今掌握段氏鲜卑这一系的是当年“挺石派”的后人,比如首领段辽,这货此前就是段末柸手下的大将。

这也就是为啥,段氏每次被慕容氏暴打一顿之后,能够迅速恢复元气,屡败屡战的原因,人家上面有人,接长不短儿的给补充。

现在慕容皝要灭段;当务之急就是要截断段氏的这条输血管。

怎么做呢?慕容皝的计划是,他也投在后赵门下;然后约请后赵一起出兵,灭了段氏。

有兄弟可能会说,这不是扯吗?老石家跟留在辽西的老段家是什么交情,从石勒时代开始,人两家儿就是鲜血凝成的友谊;能凭你一个新收的马仔几句话,就对老朋友下刀子?

这事儿吧,得分人。

如果石勒活着,他肯定不会这么干;但是您可以翻翻前文,此时的后赵是石虎当家。

看过拙文的兄弟,您会认为石虎这人渣儿脑子正常吗?

所以,慕容皝的使者说,咱们一起出兵,灭了段氏,平分土地;石虎啵儿都没打就答应了。

此时的段氏鲜卑,早已没有当年段匹磾、段文鸯、段末柸这些人的血性了;想当年襄国之战,段氏的先辈们曾经何等悍勇,硬是打的石勒的羯军毫无脾气。可是现在不用看别人,就看段兰,几次出兵几次兵败,就可知段氏无人矣。

慕容皝的燕军从北,石虎的后赵军在南,两军夹击,段氏鲜卑一败涂地,都城令支很快被占,段辽逃往密云山中,二大王段兰跑的不知所踪(不过此人后面还会出现);段氏鲜卑灭族。

对了,还有个慕容翰,这位慕容家的大爷,身手了得,城破之际突出重围;想想自己,有国难奔,有家难回,唉,无奈之下,投到了宇文鲜卑处。

打了胜仗,后赵前燕皆大欢喜;不过老话儿有个词唤作乐极生悲;这不,灭了段氏,后赵和前燕这对儿几天前还并肩作战的盟友,开始互撕。

这怎么回事儿呢?

您上眼!

这话儿,得从庆功宴上说起。

灭了段氏,脑残石虎非常高兴,这一高兴就要论功行赏,他封慕容皝做征北大将军、幽州牧、平州刺史。

封完了,石虎就等着慕容皝来谢恩。

可是,等了半天,别说人了,毛儿都没一根儿。石虎着人一打听,敢情人慕容皝根本就没来。

慕容皝呢?

呵呵,人回家了。

这是闹哪出儿?

这就得怪石虎这货口碑实在太次,别看慕容皝世居辽东,但也听过这厮的恶名(从他爹慕容廆时代开始,慕容氏身边儿净是从关内逃难出去的士人;石虎什么揍性,地球人都知道。)。

因此慕容皝灭段的目的达到,潇洒的挥一挥衣袖,拜拜了您呐!

这可给石虎气蒙逼了;一蹦多高跳着脚骂,慕容皝,耍我是吧?利用完了,连个谢都不说就走了?太没家教了!

这人渣焉能咽得下这口气,当即下令,从关内再抽调部队,兵发辽东。小样儿的,我特么替你爹教育教育你!

开始的时候,后赵军进展很顺利,没费多大劲儿就打到了大棘城下;而且,此时石虎身边儿可不是灭段时的部队数量了,史籍记载,到了大棘城时,后赵军有数十万之多。

慕容皝呢?

这哥们儿来了个坚壁清野,闭门不出。

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

《晋书》记载,慕容皝“雄毅多权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哥们儿勇武刚毅,而且还能随机应变。一句话,这位绝不是省油的灯。

自打他得知石虎调兵进攻辽东,他就开始出招儿了——

第一步,把石虎进攻线路上的州县的府库搬空,百姓迁走。

这也就是后赵军之所以进军顺利的原因;拿下的基本上都是空城。

第二步,待后赵军接近大棘城时,燕军主力入城,精骑出城。

主力入城好理解,凭城坚守嘛;把精锐撒出去干嘛呢?四个字:打、砸、抢、烧。

要么怎么说慕容皝是牛人啊;就这四个字,可就要了石虎的短儿了。

这儿就要插一句,看过前文的兄弟应该对石虎是个什么货色有了解,这人渣儿光图自己痛快,大兴土木,不恤民力;老百姓要么被他派去当炮灰打仗,要么帮他服徭役盖房子,压根儿就没人种地,石虎时代,您猜后赵粮食价格是多少?1斤黄金只能买到2斗粮食(您别嫌贵,还不打折;您敢要求打折,就会被把腿打折。)。所以,终石虎一世,后赵始终缺粮。

而像这次这种大军远征,最怕的就是后勤补给供应不畅。

慕容皝给他的精骑撒出去,就趴在后赵军的补给线边儿上;有粮车路过,呼哨一声,上去就抢,能带的带走,带不走的烧掉,反正不能让你运到前线去;打劫完毕,再呼哨一声,消声觅迹;本来国内的存粮就不多,能运到一线的就更少了。

后赵几十万人,那就是几十万张等着吃饭的嘴。前燕的骑兵几个来回下来,就让前线的赵军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赵军可以不怕死,但都怕饿;坚持了还没一个月,石虎的饭碗里也见稀的了。

石虎决定撤兵。

撤兵?哪儿那么容易!

慕容皝下令:全军反击!

担任燕军箭头的是慕容皝的四儿子,时年15岁的慕容恪;兵力2000。

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铁血慕容(3)

慕容家狠人、猛人、牛人辈出;后面,您还能看见更猛的。

15岁的慕容恪受命带着2000人,出城追击后赵的几十万大军。

牛掰吧?

甭急着挑大拇哥,更牛的还在后面呢。

慕容恪领着两千人尾随赵军不紧不慢的走着;赵军扎营,他也歇着,但是等到后半夜里,慕容恪突然发起进攻,上去就是一顿猛锤;快如闪电,打完就跑。

然后,换个地方再来一遍;然后再换个地方再来一遍。车轱辘戏演了好几遍。

等最后一遍锤完,慕容恪一声招呼,带人撤了,也没走远,就在附近趴着等着看热闹。

黑灯瞎火的,被偷袭的士兵既不知道被谁砍了,也不知道对方来了多少人,还会不会再来;那怎么办?盲打吧,兹要是靠近自己的,一律当敌人砍,其状就像《三岔口》两个瞎子打架,后赵军营可就开了锅了。

他们稍停,慕容恪就率队过去加把火,然后再跑。

一直折腾到天亮,赵军一看,闹了半宿,敢情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您以为这就完了?

等石虎收拢部队准备继续撤退的时候,慕容恪再次出现,鲜卑铁骑如猛虎下山般扑向赵军,刀砍斧剁,杀的赵军尸横遍野。

战后一清点,斩首3万余级。

两千对几十万,初三学生慕容恪的处子秀堪称完美,小伙子一战成名。

这仗打完,前燕自然张灯结彩,欢庆胜利;石虎那边儿可就凄凄惨惨戚戚了。这人渣儿郁闷的不行。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更郁闷的事儿接踵而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