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正文共:2371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有人在文章留言,对就是你@四海大农时代问我们:“都是原创吗?未必这知识面也太广了!

王二小看到这个留言心里乐开了花:有人夸他,夸的这么“暴露”

而王一小和团队里面的人不高兴了:我们辛辛苦苦的帮二小找了这么多资料,人家都看不到!!哭都哭不出来。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不过话说回来,文章100%是王二小的思路,也确实是纯原创

不吹牛的话王二小四五岁时,其他小朋友都在玩芭比娃娃、玩具车这些的时候,他最喜欢玩的是泥巴!

初中开始就喜欢农业,最喜欢去田间地头耍了;再后来18岁考上农大后,算是正式混迹在农业这个滞后的行业至今。

如果要说对于农业的知识面,他确实相当广啊,至少有一个“印度洋”的面积,哈哈!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过一两个月我们的王二小同学准备去搞一个项目,这几天他天天都在跑忙的不得了,连写文章的时间都很少了。

所以,大家注意,重点来了!

今天的文章不是王二小写的,而是王一小的

见笑了

我当然没有王二小的能力了,把文章写的这么“清新脱俗”,但是没有办法嘛,被王二小强迫;

我要写文章论思路、论专业、论知识面都比不上王二小,所以今天的文章没有知识面没有专业性没有农业思路没有知识点

没有种养殖技术没有营养、甚至没有下限

这些都没有还剩下什么??我只能说:只剩下文字了!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今天的文章就是走的瞎扯路线,而且并非纯原创,资料是王一小和团队在网上找的,大家看着图个高兴吧。

说了半天进入正题,给大家介绍七个地方。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听村名都足够让我们笑一阵了,再细细询问一番,才发现它们背后的精彩故事可真不少!

来!王一小边笑边带你看:

(一)“大鸡八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你没有看错,这个村儿的名字就叫“

大 鸡 八”,很多网友表示:“嫁入这个村儿的女人后半生就幸福了!”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该村位于新疆焉耆县永宁镇。

其实,这个村的名字是跟着生产队取的,据说当时的生产队有八个组,因为集体养鸡,为了鼓励大家集体劳作,所以直接把生产队名字改成了“鸡八队”。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久而久之,为了图方便,也就直接把村名叫做“大鸡八”了。

这么有故事的地方,如果养的鸡做深加工,创建一个品牌叫:“大鸡八肉”,会不会有很多人买呢?

(二)“火星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是的,位于浙江杭州义蓬镇的火星村现在住着2304个火星人儿!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响应国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这个村儿成立了“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星火燎原之意)。

到1958年,合作社改称为“火星大队”,所以“火星”这个名儿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叫到现在了。

(三)“菊花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看到这个王一小的菊花(屁眼儿)就是一紧,这个村儿的名字太有内涵了吧?!”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说正经的!实际上菊花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东郊路吴井街道,只是单纯的因为遍地的菊花很美所以才应景取了这个名。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种菊花是菊花村老祖宗们的一门手艺,早在清朝,这里就有种菊花的习惯,每年秋冬之季,在村北和村东,一簇簇争相斗艳的菊花吸引着成千上百的游客前来观赏!

这个地方当然要把菊花结合起来了,故事好讲事情好办产品好卖。

(四)“奶子房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奶子房村?是村里的人都袒胸露乳还是说村里的房子长得都像女人的胸?”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其实不是哈!“奶子房”是北京市地区的一个村,在元代的辽金时期,这里曾经是专门养马产奶的地方。

因为蒙古人爱喝马奶酒,所以这个专门供给蒙古贵族养马产奶的地方就被称作了“马奶子房”,现在还有很多地方说:马奶子、羊奶子之类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古人不仅仅专门养马,还养了牛羊等牲畜,但大多都是以产奶为主要目的,所以逐渐就把“马”字抹掉,最后就成了“奶子房”。

(五)“珠窝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想一想打个电话问朋友在哪儿?他回答说“在珠窝!”

算了吧!人家这个村是个神仙般快活的地方,是猪窝能比的吗?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珠窝村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西北,村名原称朱家务,又称朱窝。

因为村西是美丽的“珍珠湖”,所以改名为“珠窝”,山上还有一个明朝万历年间传下来的“山神庙”,村民自办的农家乐也是别具一格,住在农家院子里,品尝农家菜,安逸得很哪!

(六)“宇宙地镇很黑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下辖的一个村,看了村名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村估计经常“地震”。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但更可怕的是它是一个“黑村”,连路牌都明目张胆地写着“很黑”,给人一种有去无回的感觉,谁还敢来啊?!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但事实上,这个村子不但“不黑”,还十分漂亮,是当地有名的景点。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村子的周围,牛羊成群,勾勒出一派田园牧歌的景象,蓝天白云,黄花绿草,颇有些世外桃源的意境。

“很黑”其实是蒙古名儿,意思是“高山上的一块儿低洼平地儿”,蒙古人叫“肯可儿”,传着传着就被外人听成了“很黑”,最后翻译成中文就是我们见到的“很黑村”了。

(七)“高潮村”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还有叫“高潮村”的??王一小很笃定地告诉你,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确实有这么一个:“高潮村”。

每当汽车到站的时候,车上的售票员就会大吼一声:“高潮到了!”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但实际上高潮村这个名字在1958年就有了,那个时代,农业生产讲究要掀起轰轰烈烈的生产高潮,所以村里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就被取名为高潮合作社。

后来,生产大队改村,当地的村委就沿用了高潮这个名字。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当然还有很多奇葩的村名,比如和尚村、尼玛村、摸乳巷子等等,每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王一小就不一一列举出来(允许我偷个懒吧)

朋友们如果要见到过奇奇怪怪的名字欢迎留言告诉大家哦!

等等!

这些和搞农业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王一小想表达的是:

受王二小的思路和文章的熏陶,我认为搞农业除开政策、天气、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也相当的重要,而说到销售环节,无外乎是做好品牌、包装、会讲故事。

如何让人家记住你的农产品?地域、特色都很重要,如果你在以上几个地方搞农业你的产品肯定会被人记住的,你根据当地情况做合适的项目,产品不差的情况下,不赚钱都难了!

在这些地方搞农业,想不赚钱都难!

这些有故事的地方加上你的产品再加上你“编”的故事,是不是感觉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