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祁陽縣原政法委書記「墜樓」背後:面子比命重要

導讀:湖南永州祁陽縣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唐恆傑怎麼也沒想到,他的縱身一跳,不僅沒讓他一死了之,反而引起了紀委監委的重視,成為查處該案的突破口,“非正常”背後隱藏著一個更大的“非正常”。

撰文|何婧 譚麗平

正文共1785個字,預計閱讀7分鐘▼

永州祁陽縣原政法委書記“墜樓”背後:面子比命重要

2016年5月22日下午兩點47分,唐恆傑從祁陽縣鑫都賓館三樓跳下,該案引發新華社、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關注,在報道中,媒體用了“墜樓”一詞。

唐恆傑沒有成為“非正常死亡”的官員,但他受了重傷,成了演繹“非常規事件”的官員。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坊間有不少猜測。

不過,一年的時間裡,唐恆傑都在靜養。傷愈後,當紀委工作人員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剛約好了牌友打牌。

2018年7月23日,“清廉永州”刊文,揭開了永州監委成立後“留置第一案”,唐恆傑跳樓的謎底。

「“一跳”與“一躲”」

事發前一晚,唐恆傑留下遺書,決定到祁陽工業園辦公樓尋死。

5月22日早上6點,唐恆傑乘坐出租車來到預定地點,但大門緊鎖。後來,唐恆傑想在生前再去看一看老家,以調研民調工作為由,讓司機開車到了他出生地白水鎮。

10點30分,車輛行駛到G72線白水大橋附近時,唐恆傑見車速很快,心生車禍尋死的念頭,主動跟司機說他來開車。不久,唐恆傑加速撞向路中護欄,幸好司機眼疾手快,奪過方向盤。

處理完交通事故,唐恆傑再次回到祁陽縣城,他告訴司機,下午3點將參加縣委的一個會議,並要司機到鑫都賓館開房讓其午休。

下午兩點47分,唐恆傑從609房間走到三樓,見賓館沒有安裝安全防護網,猶豫一番後,爬上窗臺,站到空調外機上跳下。

官方通報,唐恆傑受重傷,警方調查後,排除外力侵害。

此後,關於唐恆傑墜樓原因一直撲朔迷離。一年多後,對於墜樓一事,唐恆傑既沒有向組織說明情況,也沒有講清原因。

為了弄清楚“一跳一躲”,2018年3月7日,永州市紀委監委正式對唐恆傑立案調查,是永州市監委成立後的“留置第一案”。

當天早上9點左右,唐恆傑在長沙一家酒店與人約好打牌,市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請服務員去敲門。在亮明身份的那一刻,唐恆傑愣住了,他沒想到,一年多後,組織會再次找到他。

“既然不當官了,就不會再追究。” 唐恆傑認為。

2018年4月,永州市紀委市監委通報,唐恆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決定給予唐恆傑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經查,唐恆傑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發放津補貼;違反廉潔紀律,投資入股,從事營利性活動,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旅遊,為親屬承攬工程項目打招呼,收受他人紅包禮金;違反工作紀律,原單位財務管理混亂,公用經費包乾使用變形走樣;違反生活紀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涉嫌貪汙受賄犯罪。

永州祁陽縣原政法委書記“墜樓”背後:面子比命重要

鑫都賓館正門。圖/記者朱遠祥

「換屆時遭舉報後自殺」

除了自殺原因,唐恆傑也主動交代了貪腐問題。

2016年是換屆選舉年,祁陽縣四大家班子都將進行換屆選舉。

時任祁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唐恆傑認為,按照當時的任職資歷和工作業績,他可以被組織選拔到縣人大或縣政協主要負責人的崗位上。

關鍵時刻,永州市紀委收到了一封反映唐恆傑的舉報信,舉報他是哥哥唐英的保護傘,有一個私生子,財產申報不實,財務報賬有問題。

永州市紀委初核,僅發現唐恆傑的財務問題,打算做出相應的紀律處分。

按規定,如果在換屆選舉期間受到紀律處分,不僅不能提拔,而且也不能提名為下屆班子人選。

於是,唐恆傑想退而求其次,在換屆前提出辭職,請組織也不要處分了。

“心情非常絕望,覺得自己被人陷害了,臉上無光。面子比命重要,所以出現輕生的事情。”唐恆傑說。

對於收受的賄賂,貪汙的贓款,唐恆傑作了交代,全部存在了一個專門的賬戶,是以別人名義開的,卡上有400多萬元,多年來一文未動。

紀委辦案人員查賬,還發現2011年7月至2016年8月,唐恆傑利用擔任祁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的職務便利,將個人消費開支拿到單位報賬,貪汙公款100多萬元。其中,唐恆傑在長沙友誼商店給老婆買了一件10萬9千7百元的灰色貂皮大衣,並在該商場開具了大量發票,在祁陽縣委政法委分三次報賬,共報出9萬1千多元。

“一筆是給他情人買了一個發藝館洗頭髮的VIP卡,兩千塊錢。他就說作為接待領導洗頭髮,給領導用了。第二個他是與女性開房,有筆在祁陽本地開房的費用,他說接待領導,報了。”永州市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盤文波說。

“官本位思想在現代社會,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形式就是買官。第二種,在仕途上一旦遇到挫折,變成一蹶不振,甚至會走向極端,唐恆傑就是典型的這一表現形式。”永州市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副主任鄧延斌說。

人雖“墜樓”,若無官方的權威回應,難免增加民間的猜忌,亦將影響當地的官方公信力。只有透明的信息才能止息傳言,畢竟,一名官員的“非正常事件”對應的是公眾的知情權。

(本文綜合清廉永州、澎湃新聞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