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杭州綠色發展憑啥奪第一?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杭州绿色发展凭啥夺第一?

日前,上海社會科學院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系列指數報告發佈會正式舉行。會上,《長江經濟帶城市綠色發展指數(2017)》發佈。

根據綜合計算結果,杭州、昆明、貴陽、舟山、黃山佔據2017年長江經濟帶城市綠色發展指數排行榜前五位。具體到長三角城市群26城市,綠色發展指數位列前五的是杭州、舟山、上海、南京和蘇州。

什麼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指標體系?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杭州绿色发展凭啥夺第一?

“長江經濟帶城市綠色發展指數(2017)”評價指標體系,由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生活3大領域自然資源、環境質量、節能減排、綠色科技、汙染治理、城市綠化6個二級領域共21個具體指標組成,採用自然斷裂點分析、空間自相關分析和規模-位序分析等科學方法,對長江經濟帶1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綠色發展水平進行了系統分析。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數據解讀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杭州绿色发展凭啥夺第一?

經濟方面

2017年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8萬億元,佔全國比重達到44.5%,比2016年增加了1.2個百分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5835元,比全國人均水平高出10.4%。

生態環境方面

長江經濟帶110個城市的空氣質量指數、汙水處理廠綜合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81.6%、86.0%、94.1%、84.6%、40.4%,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空間格局方面

長江經濟帶城市綠色發展水平在上中下游存在顯著不同,中上游地區的綠色發展形成了明顯的以昆明-貴陽、成都-重慶為中心的抱團集聚現象,而東部地區發展較好的只侷限於杭州、上海等少數城市。

綠色發展,杭州憑啥奪第一?

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杭州绿色发展凭啥夺第一?

自然資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08年以來,杭州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市級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年度動態監測和公告項目,成為國內開展森林資源市縣聯動監測的首個設區市。

在發佈《2017年杭州市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公告》中,數據顯示,2017年杭州森林覆蓋率達到66.83%,創歷史新高,居全國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之首,與日本的森林覆蓋率接近。

環境質量

今年6月份,杭州公佈了一組數據——

過去5年來,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從217天提高到271天,增加了54天。市區PM2.5從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4.6微克/立方米,下降36.3%。

據氣象部門觀測,5年來年霾日數從185天下降到62天。與幾年前相比,杭州的藍天越來越多。

節能減排

2017年杭州市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435.97萬噸,綜合利用量334.98萬噸,處置量94.27萬噸,無害化處置利用率98.46%。

此外,2017年杭州市區生活垃圾清運量為400萬噸,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處置,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置率100%。

綠色科技

杭州主城區公交系統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佔比達96%,全市新能源車保有量7.4萬輛,約佔全省總量70%。

而在不久前,杭州富陽啟用了全國首個節能低碳紅酒倉庫。

城市綠化

截至今年4月底,杭州已完成各類綠道2028千米。初步形成環千島湖、三江兩岸、西湖、運河、湘湖、市區河道、登山步道等部分區域綠道網。

資料/浙江在線、浙江新聞、都市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