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子貢是器也,是“瑚璉也”,你覺得孔子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不知命不知禮不知言


想要了解孔子評價子貢的本意,應該對師徒二人的關係,以及二人對話的相關情況做一個全面的梳理,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論語【為政篇】》,子曰:“君子不器。”
【公冶長篇】,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瑚璉是古人祭祀時的禮器,是廟堂之器,將人比喻為瑚璉,是將其視為治國安邦之才。

孔子說,君子不器,認為君子不應侷限於某種器物,格局、能力和作用都有限;而應有志於道,胸懷天下,大道無形。當子貢問老師對自己的看法時,孔子說子貢是“器”。

根據上述兩段對話,有人得出結論,孔子對子貢的評價不高,甚至有人說孔子不大看得上子貢。僅僅根據兩段對話,就對孔子和子貢的關係做定格式的判斷,我覺得,這裡面存在著一種誤解。

誤解有三:一、今人和孔子那個時代相隔年代久遠,掌握資料有限,具體語境不清楚,這樣情況下得出的結論,容易流於偏頗。二、結論忽視了子貢的成長性。三、結論沒有考慮到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動性。

下面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探討。

1、 子貢一生的功業。

子貢出身衛國貴族,比孔子小31歲,公元前495年拜師孔子。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當時

發展最為全面,建立功業最高,聲名最為顯赫的一位。

政治上:子貢在不同時期曾經分別擔任魯國、衛國的國相,輔助二國的國君治國理政,充分顯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外交上:春秋時期,《詩經》是各諸侯國之間外交禮賓的重要工具,熟讀《詩經》,靈活運用,觀察敏銳,能言善辯是辦好外交的必備條件,子貢在這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當時魯國弱小,處於大國包圍之中,子貢以出色的外交才能,縱橫魯、齊、晉、吳、越五國,使各國國君深為折服,達到了存魯、亂齊、破吳、強晉、霸越的目的,從而保障了魯國的安全。

商業上:子貢天生具備經商頭腦,通過經商積累了大量財富,是孔門弟子中的首富。孔子說他“億則屢中”,是誇他在判斷商業趨勢、商業機會和商品價格方面異常敏銳,所以他在經商過程中斬獲頗豐。後世以誠信經商為標誌的“端木遺風”就源自子貢,在有些地區,子貢被奉為財神。

當年,孔子帶著學生受困於陳、蔡之間,糧盡援絕,處境異常危險,是子貢主動到楚國,憑著出色的口才,說服楚王派人禮迎孔子一行入楚,得以脫離險境。

2、 孔子對子貢的評價。

後人都知道孔子最喜愛的學生是顏淵,但孔子對子貢也是相當喜愛。在《論語》中,顏淵出現的次數是32次,子貢則出現了57次。如此的密度,證明了孔子和子貢之間互動的頻密。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這是孔子對他十名最為得意的弟子的評價,應該說是獨到而又準確。老師把子貢列入“言語”之列,正是看到了子貢非凡的語言才能。因為有了這種非凡的才能,才使得子貢有資本在春秋末期諸侯互相兼併的亂局中縱橫各國,開展外交活動。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 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魯國掌握大權的季康子,向孔子分別詢問他的三個學生是否有從政的資格。孔子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認為三人都具備了從政的才能。但是,三人的才能又各有不同:子路果斷,冉有多才多藝,而子貢則是通達。顯然,一個人通達人情 通達事理,通達世事,對於從政則是更大的優勢,所以子貢才分別擔任過魯相和衛相。這段評論,既顯示出老師的眼光,也證明了子貢的才能。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這是子貢在向老師請教,一個人處於貧困和富裕的狀態下分別應該堅持怎樣的操守。經過來來往往的問答,最後孔子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前面說過,春秋時期對《詩經》是非常推崇的,能夠對其中的詩篇理解通透,靈活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種極高的才能,孔子也非常看重這一點。整個《論語》中,孔子只對兩個人說過“可以與之言詩”,一個是子貢,另一個是子夏,子夏也是孔子非常看重的優秀弟子。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外界看到孔子博學多才,都以為孔子是拼命學習了很多知識,又靠死記硬背記住了,才能達到旁人無法達到的高度。孔子告訴子貢,事實上不是這樣,自己是抓住學問的精髓,用綱領把它們貫穿起來,所以才收到了良好效果,這是老師向子貢傳授的學習心法,

3、 子貢評價老師。

孔子於公元前479年去世,當時子貢剛過不惑之年。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裡,子貢在學問、政治、外交,商業等諸多方面成就斐然、聲名日隆,因而出現了一種聲音:子貢賢於孔子。聽到這種聲音,子貢當仁不讓地站出來,維護了老師的尊嚴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是魯國司馬,是當時掌握軍政的高官。他說,我看子貢要強於仲尼。子貢的學生把這話告訴了子貢。子貢說,咱們用院牆打個比方,我家的院牆剛到肩膀這麼高,從牆外就能看到房子的好壞。老師家的牆有幾丈高,不從大門進去,根本看不到裡面屋宇的華麗壯美。能夠進入大門的人很少,所以他們才這樣說。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陳子禽就是陳亢,孔子的學生之一。從《論語》中看,他跟子貢的關係一直比較好。他對子貢說,您是謙虛,仲尼不見得賢於您。子貢立刻制止陳子禽說,一個人說出一句話,別人就會明白你是有知識還是無知,說話一定要慎重。我們的老師就好像天一樣高,怎麼能靠梯子爬上去呢?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自量也。”

還是那個叔孫武叔,他是孔子的政敵,一有機會就詆譭孔子。消息傳到子貢耳朵裡,子貢的態度異常明朗:詆譭我的老師根本沒有用,也根本詆譭不了。別人的賢德像丘陵,還可以跨過去;我的老師像太陽和月亮,根本無法逾越。雖然有人詆譭,無損於日月的光輝,那只是一種不自量力而已。

4、 孔子和子貢的師徒感情。

子貢從公元前495年拜師孔子,到孔子去世,前後共16年。這十幾年的時間,子貢因為傑出的外交才幹,經常穿梭於各國辦理外交事宜,不能時時守在老師身邊接受教誨。

子貢是一個很高傲的人,東漢人王充的一番話,很好地詮釋了子貢對老師的認識逐漸深化的過程:“子貢事孔子一年自謂過孔子;二年自謂與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當一年二年之時,未知孔子聖也,三年之後,然乃知之。”

子貢自己說的一段話可以作為佐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的意思是,老師的文章,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的比較透一些;老師所講的天性與天道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

孔子的晚景較為淒涼,先是唯一的兒子孔鯉先他而亡,白髮人送黑髮人,令人唏噓;接著是愛徒顏淵英年早逝,隨後子路又在衛國戰死。孔子大病纏身,身體越來越不好,等到忙於國事的子貢抽空去看望老師,孔子拄著柺杖迎在大門口說:“端木賜啊,你怎麼才來啊!”

孔子去世時,子貢正在南方,沒能守在老師身邊,這成為子貢終生的一件憾事,他從南方帶回了楷樹,親手種在老師的墓旁。至今在孔廟仍能看到子貢手植楷的遺蹟。

孔子去世,眾多門徒在老師的墓前守孝三年。三年期滿,眾人放聲大哭,相揖而別。子貢送別眾人,在老師墓前築屋,又獨自守了三年。子貢對老師感情之深,個人操守之高潔,足以令世人和後人感佩。

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回頭看孔子說子貢“女器也”,就不難理解,作為老師,看到學生身上的不足,指出應該繼續努力的方向,是出於愛護。如果據此推斷孔子看不上子貢,甚至說師徒二人間有嫌隙,那就大錯特錯了。


壹壹若塵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浚縣)人。

孔子七十二門徒中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



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因為有錢,經常穿華麗的服飾,孔子看不慣他的新潮,說他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問孔子自己是什麼器,孔子隨意說是瑚璉之器。子貢更加飄飄然,卻不知孔子在說他內心空虛。


子貢出生富貴,在25歲那年,認識了剛出仕衛國的孔子,從此便成為了孔子的堅定追隨者,將自己的財富拿出來支持孔子的事業。

孔子一生周遊列國,顛沛流離,如果沒有子貢的資助和追隨,孔子也成不了一代聖人。可以說,子貢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職業經紀人,風險投資者,金牌贊助商,他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定力也是非常強的。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不但精通政治,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



“端木遺風”便來源於子貢,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成為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孔子作為儒家的開創鼻祖,子貢則不啻為儒商的鼻祖。



後世對子貢的評價也非常高,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無論是事業,還是為人,子貢都可以說非常成功,值得後人借鑑學習。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首先很榮幸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我認為孔子把子貢比作貴重而華美的瑚璉,肯定子貢有才能,但這個評價並不是最高的,按孔子的觀點“君子不器”,孔子這樣評價子貢,是認為他還沒有達到“不器”的程度。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見解,同時我希望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能夠幫助到大家,也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我認為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祭祀和戰爭是國家的大事。而瑚璉用在這樣隆重莊嚴的場合裡盛放祭品,也算是孔子對子貢的一種認可,更準確地說是一種安慰。

我認為從子貢後邊的發展中可見孔子對子貢的評價還是很準確,子貢做過魯、衛兩個之相,在政治、外交上都有良好的表現,後來離開官場,轉入商場,成為一代富商,坐上了儒商祖師爺的頭把交椅。

以上我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在這裡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同時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在這裡,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個美好的開始,還有美好的生活,還有每天開開心心的生活,還有快快樂樂成長,謝謝!



寶仁先生


孔子晚年最依賴的一個徒弟子貢,被今天的人們稱為商人的鼻祖,他的錢多到什麼程度呢?用司馬遷的話來說:“他與諸侯分庭而抗禮”,也就是他與諸侯平起平坐,地位一樣。

這樣的人應該夠厲害夠牛逼的吧,可是孔子似乎對子貢還是不太滿意。有一天子貢問孔子:“老師啊,我是怎樣一個人呢?” 孔子告訴他:“你呀,是一個器”。



要知道,器在一般人眼裡是個褒義詞,比如,如今有些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不成器”,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器”,也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有出息,或者說,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個方面有專長,能獨領風騷。

可是“器”在聖人孔子那兒,就不算是個好的詞兒,孔子多次對弟子們說過“君子不器”。



子貢聽到老師說自己是一個器,似乎受了點打擊,趕緊接著問:“我是什麼樣的器呢?” 孔子回答:“瑚璉也”(《論語.公冶長)

瑚璉是個什麼東西呢?是在祭祀天地和祖先的時候盛放“黍、稷”的一個貴重禮器,夏朝時叫瑚,商朝時叫璉。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代,祭祀和戰爭是國家的大事。而瑚璉用在這樣隆重莊嚴的場合裡盛放祭品,也算是孔子對子貢的一種認可,更準確地說是一種安慰。


孔子認為子貢不能安貧樂道,賺錢牛逼,善於言辭,是個出色的外交家,正符合“器”的特徵。

器物各守一用,君子則無所不施。

在孔子眼裡,他的三千弟子當中,也許只有顏回不是個“器”,他能安貧樂道,如果顏回不是英年早逝,他必將是孔子的接班人。


不知命不知禮不知言


出自《論語》: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文新學習筆記】

賜,是子貢的命名,孔子最有名的學生。

器,是器皿。

瑚璉,是宗廟裡祭祀用於盛小米的禮器;是玉器,屬於國之大器;夏朝時叫作瑚,商朝時叫作璉。

子貢平時喜歡打比方,因此孔子也用器皿比作子貢。

子貢估計聽見孔子評價子賤為君子,因此急著跑過來問孔子,我這人怎麼樣?

孔子說,你,好比一個器皿。

子貢接著問是什麼器皿?器皿和器皿之間差別很大,有普通吃飯的器皿,有祭祀用的器皿,祭祀用的器皿,作用不同地位也不一樣。

孔子說,你好比瑚璉。

說明孔子對子貢的評價是國之大器,是治國安邦的人才。

從子貢後邊的發展中可見孔子對子貢的評價還是很準確,子貢做過魯、衛兩個之相,在政治、外交上都有良好的表現,後來離開官場,轉入商場,成為一代富商,坐上了儒商祖師爺的頭把交椅。

可是器與君子還有本質差別,孔子曾說,君子不器。

再大的器,也是器,還沒有達到道的標準。

這也是孔子認為,子貢的才能出眾,還需要在德的修行上下功夫,因此才用瑚璉比喻子貢。

看來,走進仕途並有作為,難以成君子,孔子也曾評價管仲說,管仲之器小哉,說他不儉、不知禮。


劉文新2019


這是《論語公冶長》第四章的內容:

子貢問道:“我端木賜是什麼樣的人?”孔子說:“你啊,是有用的器具。”子貢問:“是什麼器具啊?”孔子說:“是瑚璉啊。” 

瑚璉是什麼?古代祭祀時盛糧食用的一種貴重的器具,竹製,上面用玉裝飾,很華美,有方形和圓形的,夏代稱“瑚”,殷代稱“璉”,周曰“簠簋”(fǔguǐ)。

孔子把子貢比作貴重而華美的瑚璉,肯定子貢有才能。但這個評價並不是最高的,按孔子的觀點“君子不器”,孔子這樣評價子貢,是認為他還沒有達到“不器”的程度。其實子貢的品行才能是非常卓越的。

子貢是《論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孔門弟子之一。他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的得意門生,列言語科之優異者。

子貢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濟世之才,辦事通達。孔子逝世後,子貢曾在魯、衛兩國任過相。

子貢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司馬遷對子貢頗多讚譽之辭,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等篇目中對子貢的描述很有傳奇色彩,所佔篇幅也是孔門眾弟子中最多的。

子貢學績優異,《論語》中評價子貢是僅次於顏回的人物。但從實際功績上看,他比顏回高得多。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個德才兼備的人物:他文化修養厚重,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商能力高超,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一位。子貢看問題深邃,又光明磊落,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他對邾隱公與魯定公相見時兩位君主失常的表現評論說“君其先亡乎”,結果與他預測的一樣;他認為魯哀公誄孔子的語言不當,評論說“君其不沒於魯乎”,結果也應驗了。孔子逝世後,當有人說子貢賢於孔子時,子貢據理力辯:“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他痛斥詆譭孔子的叔孫武叔:“沒有這樣做的,有人縱然要用自殺的方式與日月對抗,對日月又有什麼損害呢?你叔孫武叔太不自量力了”,維護了聖人的形象和孔門的威望。子貢學業上的優異,首先體現在他的“言語”水平的高超上。子貢在說話技巧、演講技能上有獨到之處。從《左傳》等史料上可知,在孔子那個時代,外交禮賓人員的語言訓練主要取之於《詩》,這已成為當時的一種習尚。孔子也曾說“不學《詩》,無以言”,《詩》已成為當時語言訓練的主要教科書。《詩》就是後來成為“六經”之一的《詩經》。在《詩》的學習中,孔子不僅要求學子們搞通弄懂《詩》的本來意義,而且要求他們能對《詩》“活學活用”,在外交禮賓場合能順手拈來以達己意。在孔子的弟子中,子貢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學而》第15章曾記載孔子、子貢師徒二人對答,子貢靈活運用《詩經·衛風·淇奧》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詩句來回答老師提問的情形。孔子認為子貢的回答十分貼切,稱讚子貢:“始可與言《詩》已矣”,而且說子貢“告諸往而知來者”,認為他對詩的理解達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在《論語》中給予弟子“始可與言《詩》已矣”這樣高度評價的還有另一位,那就是“文學”上的優異者子夏。這說明子貢不僅在“言語”上極為優異,即使在“文學”方面也毫不遜色於子游、子夏之徒。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說:“子貢口齒伶俐言辭美好,孔子常常被他的言辭折服”),《史記·仲尼弟子傳列》記錄子貢赴齊、吳、越、晉四國的穿梭外交活動,介紹了子貢“言語”方面的才能,說“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具體而言就是“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這些內容雖然與史實多有不符,而且可能有些誇張,但《論語》本身展示的子貢言語確實不凡,連孔子被困於陳蔡之間時,也得益於子貢的外交活動。

《論語》僅說子貢在“言語”方面優異,這在某種程度上使人們忽視了子貢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其實僅就“政事”方面的業績而言,他也不遜色於“政事”方面的優異者子路、冉求等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謂子貢“常相魯、衛”。孔子也認為子貢有非凡的政治才能。《雍也》第8章曾記載季康子問孔子子路、子貢、冉求是否可以從政,孔子回答說三人皆可從政,並分別道出三人的優點:“由也果”“賜也達”“求也藝”。其實“達”才是從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謂“達”就是通達。從政的人“通達”,就會高屋建瓴,宏觀把握,不會為細枝末節纏繞;就會靈活變通,不為教條所拘泥。這樣的人肯定會把政事處理得有條不紊。子路的“果”、冉求的“藝”同子貢的“達”相比應該說是低了一個檔次。正因為子貢通達事理,又有傑出的“言語”才能,所以他才會被魯、衛等國聘為相;正因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會在每次出使中言語中的,得心應手,獲得圓滿成功。子貢在理財經商上有卓越的天賦。《先進》第18章記錄了孔子的話:“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顏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卻窮得丁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預測市場,每每應驗;囤積投機,常常奏效。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廢舉”實則是指賤買貴賣。“轉貨”實則是隨時購入和拋售貨物以殖其資。子貢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從貨物囤積、轉移,賤買貴賣中獲利而成為鉅富。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也以相當的筆墨表彰這位商業鉅子,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子貢在學問、政績、理財經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現使其名聲地位迅速攀升,甚至超過了他的老師孔子。子貢在任魯相期間,魯國的大夫叔孫武叔就公開在朝廷說:“子貢賢於仲尼”。魯國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孫武叔的話轉告給子貢,但子貢謙遜地說:“譬諸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子貢的同門陳子禽也認為子貢:“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其實所有這些對子貢的讚譽並非空穴來風,它說明子貢在當時的名聲、地位和影響,確實已不在他的老師孔子之下。司馬遷在《史記》中認為孔子的名聲之所以能佈滿天下,儒學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的顯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子貢推動的。《史記·貨殖列傳》有這樣的話:“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佈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執而益彰乎!”子貢“常相魯、衛”,出使列國,各國待之以上賓,聲名顯赫;他憑藉伶牙利齒,每到一處在完成使命之後,每每要附帶宣講孔子的一套理論和主張,在客觀上就推銷了孔子。孔子的儒學成為顯學,孔子的名聲佈滿天下,與於貢的“推銷”不無關係。儘管子貢有多方面的才能和建樹,但他在孔子面前卻表現得非常謙虛。《公冶長》第9章記錄了孔子問子貢:“汝與回也孰愈?”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子貢對此是深知的,子貢相當有涵養,他說:“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孔子遇危難、遭險惡時,子貢總能挺身而出,靠其大智大勇化解危機。子貢又是尊師敬師的典範。孔子將終之時,是子貢來為他送終:“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壤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壤,哲人將萎,則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

孔子逝世後“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或復留。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不只是一般弟子的“心喪”。子貢是孔子最傑出的弟子。子貢終老於齊國。


陳廣逵


孔子說貢是“器也”、“璉瑚也”,其實是在褒獎子貢。璉瑚是舊時宗廟裡盛祭品的重要器皿,是玉石做成的,平時在宗廟珍藏著,有重大祭祀活動時才拿出來使用。孔子把子貢比作璉瑚,就是說“你是個難得的人才啊!”,事實上正是如此,子貢口才好,頭腦靈活,很有才幹,不光如此,子貢還懂得經商,賺過很多錢,這些都印證了孔子的話。大儒朱熹也持這種看法。而也有人把“器也”理解為“小器”、“不成器”,用《為政第二》篇中的“君子不器”,來證明子貢是非君子,這樣的解釋未免過於牽強附會。在《論語》中同一個詞彙會有不同的含義,此處的“器也”應該順著“璉湖也”去理解,自然就是重要人才的意思了。


1蒙德萊曼1


我是秋歌 來插一小嘴 關於孔子及他的思想 大多是我年輕時接受的 瞭解的 那是批林批孔之後的事 家裡有些先秦諸子的小冊子 是白皮的 自己是個雜食動物 凡是書就愛翻翻看看 並不是特殊關注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情境下 知道了孔子的一點皮毛 不突出 和老子 莊子是一樣的 但不得不說的是 孔子的影響遠比其它諸子都大 生活中總是有人時不時的提及他 現在似乎是更躍了 哈哈 有點像青島的山東頭 跌大潮 有時能泛上來古銅錢 引起一番熱議 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並以為己經讀懂了孔子 但感覺他的成果主要在春秋 就是那五個字 而這五個字都是圍著一箇中心說的 這個字就是 忠 在我國 忠孝已隔進骨 頭血脈 之中 其實學習古人貴在活用今天的忠孝 其實就是熱愛國家熱愛家庭 敬仰祖先和老人 用這個基調再回鍋古代思想 就算掉進坑裡也不會陷的太深 我這是想正本清源 以基礎上說 沒有具體回答問題 抱歉 借題主的提問發揮一下自己的一點心得 謝謝😜


秋歌988


子貢問孔子:(賜也何如?)我這人怎麼樣?孔子說:(女,器也。)你呀,好比是一個器具。

子貢又問:(何器也?)是什麼樣的器具呢?孔子說:(瑚璉也。)是瑚璉。

瑚,璉,皆是宗廟禮器。比喻有才能,才華。借指子貢是有才能,可擔大任。

以上是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





安泰64486520


子貢在演講方面很有才能,因此平時話就多了一些。孔聖人說他是玉器很珍貴的同時也在告誡它玉也很容易破碎,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言多必失之理!子貢正是聽進了老師的忠告而在以後的仕途裡才順水順風的。孔子——真聖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