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製造助力企業實現雙轉型

長期以來,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就像一個是豆奶,一個是咖啡,屬於兩個不同的事物。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在政策法規層面,兩者都是在各自體系下進行規劃和發展。如在我國未來發展戰略中,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都位列其中。

當前,隨著全球競爭加劇和社會發展,製造企業一方面要提高生產效率,一方面又要提升能源效率、降低排放,面臨著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雙轉型的挑戰。那這兩者能否結合一起,通過新技術新理念同時實現兩大轉型任務呢?

在2019年中國工博會上,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創新性地提出了綠色智能製造的理念,助力企業實現能效和效率的雙轉型。

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製造助力企業實現雙轉型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

綠色智能製造是未來必然趨勢

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每個製造企業更是責無旁貸。綠色製造是生態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製造向高端發展的必然選擇:在主攻智能製造的同時,全面推行綠色製造也是製造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

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對此表示,對於數字化和電氣化,最終彙集到工業企業其實是能效和自動化,這兩者之間是融合在一起的,也是需要被更進一步的集成,很多原來孤立的系統,企業如果想要獲得持續發展,到最後是一定要整合在一起。就像豆奶和咖啡,兩個不同口味的飲料整合在一起就會變成更好喝的豆奶拿鐵,綠色+智能變成綠色智能製造同樣是每個製造企業的最佳選擇。

無論是對傳統的能耗比較高的行業還是一些新興行業,如何提高能效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實際上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自動化數字化轉型是密切相關的。比如說在水泥行業,如果能夠通過先進控制和實時在線優化這樣的自動化技術,甚至是人工智能技術,精確地控制溫度,對一個企業來講,即使是節約2%到3%的能源消耗,都是減少一筆巨大的資源浪費。

“綠色製造和智能製造,這兩者之間其實是相互促進、相互賦能,而不是單獨的說只看到能源的優化,或者只看到工藝過程的優化,這兩者之間往往是密切相關的。”龐邢健接著說道,當解決能效問題時,在人員和流程上,實際上對效率都是會有影響的。然而,有時為了解決能效問題,要通過效率提升才能夠達到目的,這又恰恰是智能製造裡要解決的內容。

龐邢健同時強調,施耐德電氣提出“綠色智能製造”的理念,並不只是簡單的概念疊加,而是希望把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實現能源和工藝效率優化上的互相促進。此外,施耐德電氣對綠色這個概念有更大的延伸,施耐德電氣致力於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出更多建議和方案,無論是從設計階段、生產階段,還是產品生命週期的末端回收等理念包含在內。

先醫後藥+小步快跑實現綠色智能製造

施耐德電氣在提出綠色智能製造理念的同時,也提出了實現綠色智能製造的五個關鍵要素,即智能(Smart)、軟件(Software)、可持續(Sustainable)、漸進式(Stepwise)、安全(Security/Safety)。在這5個“S”中,漸進式是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製造的方法論。

龐邢健對此解釋說,面對複雜多樣的工業場景,企業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和部署綠色智能製造的過程中不能一蹴而就,每個企業的轉型升級道路也需要量身定製。在為企業解決問題的時候,必須要根據企業的業務需求,利用“望聞問切”的傳統手段,對企業自身有進一步的深入瞭解。這個過程需要藉助一定的外力,通過一些外腦來幫助企業去診斷問題,再基於診斷出的問題去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然後再從頂層設計和評估,尋找出解決企業痛點的切實可行的最優路徑,幫助企業輕裝上陣,一步一步的前行。

事實上,施耐德電氣在兩年前就提出了先醫後藥、先軟後硬的智能製造方法論,而這次的漸進式方法論顯然是根據當前製造業轉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的升級版本。

很多企業在實施智能製造轉型過程中,一味追求無人化的黑燈工廠模式,大量投入一些自動化的硬件設備,其實這偏離了智能製造的本源。其實這個想法太過完美,有了自動化的設備並不等於智能製造,也不可能解決企業所有的問題。“有時候,自動化的設備越多,企業的生產流程越變得剛性,因為只有人才是最靈活的。從小批量、多品種的角度來看,只上必要的自動化不失為一種最佳選擇。”龐邢健表示,智能製造應該從一些基礎建設做起,包括智能化的採集、互聯網的佈局、傳感器的應用,長期推進這些基礎的動作同時,還要將人的一些經驗、數據、甚至是技能數字化和軟件化。先醫後藥+小步快跑的漸進式實施,是施耐德電氣基於中國智能製造基礎多樣性的特點給出的建議。

“對於一些不知道如何開啟數字化轉型的中小型企業,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可以與他們一起利用現有資源和較小的預算,漸進式地開始數字化轉型,讓其儘快看到數字化帶來的優勢和轉型帶來的回報。”在龐邢健看來,5S關鍵要素是施耐德電氣通過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綠色智能製造關鍵核心,是多年耕耘工業領域的深厚積澱總結。

利用自身經驗和打造生態圈助力雙轉型

或許施耐德電氣並不是第一個提出綠色智能製造理念的,但如此強調在智能前面加上綠色並提出行之有效的具體解決方案的非施耐德電氣所特有。這一方面得益於施耐德電氣多年來自身全球200多家工廠綠色製造的經驗積累,一方面是施耐德電氣秉持開放的心態著力於打造綠色智能製造生態圈。

在自身綠色製造方面,龐邢健表示,施耐德電氣很多的產品都符合歐盟綠色產品的標準,每個產品都帶有一些綠色製造體系認證的標誌,施耐德電氣也是中國工信部的綠色製造聯盟的骨幹成員。綠色是施耐德電氣一直以來秉承的發展理念,在施耐德電氣的每個工廠每個產品生產過程中都會強調如何通過綠色設計來讓產品不出現危險、不影響生態環境,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做到無填埋,在維護服務階段,如何能夠儘可能地被分解、被利用。

“施耐德電氣本身有綠色製造的能力,我們在中國上海、武漢、天津、北京、廣州以及無錫的七家工廠都通過了工信部評審獲得了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龐邢健介紹說,“我們的合作伙伴、客戶可以到我們工廠參觀,眼見為實,他們通過實地參觀以後,就把這樣的一套模式拷貝到自己的工廠,這就很容易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施耐德電氣也看到了綠色製造並不僅限於能效管理,還包括對綠色生產、綠色製造體系的諮詢、實施。當然這些並不能只依靠施耐德電氣自身的力量,而是需要引入合作伙伴提供貫穿於產品研發、製造與服務全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為此,施耐德電氣攜手生態圈中的26家合作伙伴發佈了開放的綠色智能製造生態體系。

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製造助力企業實現雙轉型

“當我們在面對未來綠色和智能製造的場景應用,我們不僅要不斷地拓展施耐德電氣自身在運營層面上很多能力,包括軟件、精益生產、諮詢服務,而且需要在面對不同的行業、不同應用場景下,還需要有更多外部能力,來更好地服務客戶。”龐邢健認為,施耐德電氣作為一家OT的公司,通過生態圈的建設,與諮詢公司、IT公司在一起共同去服務用戶,把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產品組合放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給用戶提供一個綠色智能製造全面解決方案。

在施耐德綠色智能製造生態體系架構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圍繞著整個企業服務劃分了四個階段,分別是企業諮詢規劃、設計建造、運營控制、維護服務階段。每個階段中都有一些行業內知名的合作伙伴,包括德勤、西雲數據、萊蕪鋼鐵和中鼎集成等企業。

可以看出,在當前智能製造如火如荼進行之時,施耐德電氣提出綠色智能製造的理念,並不是譁眾取寵,而是施耐德電氣憑藉自身多年來在能源管理和工業領域的豐富行業知識與實踐經驗,對於生產、運營的深刻洞察,恰逢其時針對當前製造業亟需能效和效率雙轉型需要推出的創新性解決方案。既能加快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同時,讓綠色製造搭上智能製造的快車,極大提升能源與自動化的效率,乃至整個商業運行的效率,建立出一個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智能製造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