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盘根错节

【作者简介】沧浪,本名徐贤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爱好写作。

小说:盘根错节

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在县文娱中心举行,十三名县委常委在主席台就座。主席台两边垂挂着一副对称的标语,左边是:抓铁有痕全面放开促县域经济腾飞。右边是:踏石留印狠抓落实保民生工程实施。县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在主席台下搭起高架全程录像。主席台下的座位上分别从县级领导、乡镇正职、乡镇副职、县直单位班子成员的次序向后排列,将文娱中心的中间部分坐了个一多半。

王小二和张二毛两个都是二十五岁。两个不同的县直单位正好排在了一块儿,两人从小就认识,所以很自然地坐在了一起。王小二是工商局的副局长,张二毛是建设局的副局长,两人私底下常常聚在一起喝酒嗨皮。王小二看着主席台上的张二毛的父亲正襟危坐着,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他们一家的关系。张二毛的父亲张乃文是县委常委、政协主席,大儿子张大毛现在是如南乡的党委书记,张大毛的妻子刘秋香是医药公司的经理,刘秋香的父亲是林业局的副局长,张二毛是建设局的副局长,张二毛的妻子白琳琳是国土局的会计,白琳琳的父亲是界岭镇的党委副书记,他们可是真正的政治世家了,根须插进了县内相关领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王小二虽然也是政治世家中的一员,自感与张二毛家相差较远。虽然他哥哥王大龙是组织部副部长,却不是县领导,嫂子冯兰是水利局的水保所所长,冯兰的父亲是县委办的行政科科长,王小二的妻子林雅芳是财政局的国库中心科员,林雅芳的父亲是物资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因为王小二的母亲和张二毛的母亲都是物价局的退休人员,又曾经在一个院里长大,王小二和张二毛一直关系很铁。

“哎,我说二毛啊,你们家人逢年过节聚在一块儿的时候,你老爸是不是也给你们讲话啊。”王小二轻声的八卦道。

“哪有正经的讲话啊,我爸很少在家发号施令的。不过有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很严肃的说的。你们家人聚会谈论工作啊?”张二毛扭头看着似乎沉思状的王小二,感觉他今天有点奇怪。

“我们家聚会很少交谈,大多时候都是自顾自的吃饭,吃完饭各玩各的手机。有事也是单独说说。不像你们家,可以决策县里的重大事项。”

“谁家都一样。参与县里的决策那是老爷子的事儿,我们按照执行就是了,老爷子怎么要求我们怎么做。哎,你说像咱们一样,县内一家有三个以上干部的家庭应该不少啊,书记和县长都是外来的,他们能指挥动吗?”

“虽然咱们工作没有多长时间,但我发现有些工作推进中还是很难的,尤其是涉及政策放开的事情。都放开了,谁还会找人办事儿?不让收费单位不是没啥油水了吗。人的积极性不高,事情不就不好推了吗。”

“说的是啊,好不容易捞到点权力,不让用,谁知道我们是谁啊?你看台上说的拴猫养鼠,不就是想让咱们执法部门休息吗,不能都听他们的。”

“对,不能照办,但要讲求方法,千万不要撞到枪口上。”就这么着两人达成了共识,会议才开始没多久,政策已经在他俩人这里搁浅了。难道会场里只有他们两人如此想吗?肯定不止。

小说:盘根错节

县委之所以召开这次大会,主要是书记和县长这个一二把手认为这个县太穷了,县里像样的工业企业几乎没几个,财政收入每年才七八千万,怎么养活这些干部职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非公有制经济为辅的多种经济形式协同发展的战略,县里的正副班长认为贫困县可以力度大一点,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是没有错的,所以才有了这个会议。然而,会议还没有结束,估计就不会有好结果。

县里会议之后,工商局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县领导干部会议精神,按照要求分流三分之一人出去创办实体。局机关会议经过研究,由靠自己实干照顾性分配的名额推荐担任副主任科员十年后转为副局长的袁珂领头带领第一批人分流。跟随分流出来的都是靠山不够强的人员,也有个别自己申请的政治家族成员。

创办实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他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只会拿着手中的权力摆布别人。但既然分流了,总得找点事儿吧。几个人商议了一下,决定在大街边上商厦门口卖烩面。得到单位领导支持,买来一口大铁锅,用大铁桶做成煤火灶,架起来就是厨房,又买来面和油,还有蔬菜、肉,几根板凳一放,在上面垫上木板铺上白铁皮,生意就这么开张了。单位领导带头去吃,还领着下属去吃,费用由单位财务报销。还挂上红幅,上写“工商局烩面店”。其他的商贩们都得到了没有分流工商人员的暗示,希望大家多吃烩面,否则会被检查。他们正愁不好跟这些人接触,如今有了平台,大家纷纷来吃工商局的烩面,一时间烩面生意十分火爆。环保部门说他们摆在大街边污染空气应该取缔,这些人说响应县委号召,你们环保局这些猫不该乱伸爪子给怼了回去。卫生监督中心说他们应该办理健康证,这些人说你们吃饱撑的,不知道是县里叫办实体的?还是工商局办的,用得着吗。

建设局直接让张二毛担任经理,抽调部分单位人员成立了一个建筑公司,干起了县内道路整修的活儿。其实只是直接揽下整个工程当个一包,然后将干活的差事分成段转包给其他建筑公司。土地局成立了一个土地开发公司,以土地开发公司的名义征收土地后作为公司资产然后向外出售,溢价部分就是公司的收入。

看着县里的权力部门被拴住了,可五花八门的经济体应运而生,只是直接出面检查罚款的事件减少了,交易全藏进了阴影里。有些部门在这之后竟然保留了下来,譬如土地开发公司不但保留下来,还人员扩张了很多,成了土地局的摇钱树。

张二毛兼任了建筑公司经理,如南乡的大小工程都被建设局建筑公司承包了,界岭镇的大小工程也被建设局建筑公司承包了,因为一系列手续都需要建设局办理,承包给他们省去了不少心。医药公司的办公楼给了建设局建筑公司,林业局森林派出所的办公楼也给了他们,这个建筑公司成为了香饽饽。后来这个建筑公司越做越大,国企改革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兼任企业负责人,张二毛直接辞去了建设局副局长的职务,当起了公司老总。就因为这个经理,不说楼房,光别墅他们家已经占据三栋了。

拴猫养鼠活动大张旗鼓的搞了一年另三个月,随着书记县长互斗双双调离而偃旗息鼓。不过这个活动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新上了一批各行各业的小型企业,只是有些手续不全罢了。

新的形势下,环保立法之后,各个单位迅速看到了政策的紧缩,纷纷拿起手中的权力全面出击。一年多发展起来的这些企业,两个月之内关停的关停、拆除的拆除,剩下的不超过十个。

组织部长换人了,新来的部长提出全面搞活党员阵地建设。在部长办公会议研究的时候,王大龙看到了其中潜在的巨大利益。会后立即安排冯兰的弟弟冯敛和林雅芳的弟弟林雅道注册成立了彩艺公司,下载设计了许多党建版面内容,购进了制作党旗材料。县里组织会议召开之后,乡镇、村、县直委局的党委、总支、支部全都行动了起来,版面制作和党旗制作成为了所有单位的必须。冯敛跟林雅道交谈时既兴奋又疲惫的说,“光版面三天都挣了十五万,可总得歇一天吧,否则都要熬垮了。”“也是啊,要不咱俩换班吧,咱都是打工的,不敢耽搁了咱哥的事儿。”

乡镇也好,县直也好,党建的费用全都是从经费中支出的。林雅芳看到党建的报账手续后,绝不拖延,总是第一时间划拨出应该的支出,这与她办理其它费用账目时简直判若两人。年终彩艺广告公司算账,党旗项目净赚一千零五十六万元,版面项目净赚三百六十七万元。

扶贫攻坚是又一任县委班子面临的大考,全面深化改革也是面临的大考,因为他们接手的还是这个县,因为这里的水很深。他们从近二十年的县主要领导更替中,研究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县,县长接替书记位子的只出现了一次,剩下的都是一起调走。任上违纪被调查处理的也只有一次,还是县长接替书记后的这一任。在这里成绩平平的主要领导,换到了新的县区,全都干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有好几个还升任了副市级甚至正市级。一个五六十万人的小县,一个家庭有三人以上任职不同单位领导的政治家庭八十九个,五人以上的二十六个。领导提拔不断,上级巡视认为超职数配备比较严重。

副县级领导提拔考核,书记毫不犹豫地以第一第二的名次向上推荐了两个有副市长亲戚背景的乡镇党委书记,资历啊政绩啊先靠后吧。提拔之后的分工就让他们各自分管亲戚分管的对应工作,避免工作不力被上级追究。

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手段相当高明,领导超职数配备问题,直接拟定一个免职名单常委会上通过之后以文件形式向上级递交,对下遮遮掩掩欲说还羞。那些被免职的大多是政治家庭之外的,弱势群体谅他们也翻不起多大浪花。

扶贫攻坚,要求所有县级领导和包村单位正职领导每周到村部住一个晚上,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夏季送一次清凉,冬季送一次温暖,每季度算一次收入的五个一活动就代替了国家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户在按部就班的减少着。

尽管除了花费半年时间整修了城区内的两条街道,更换了花带树木和围栏,拆旧换新铺设了街道两边的人行道彩砖之外的政绩工程,再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富民增收项目,但依然稳稳的坐着领导宝座。

那么多任领导都不愿解决的问题,甚至被有些领导加强了政治家庭,凭什么这一任要趟雷区?领导笑着说,我通捣蛋着的,我知道事情咋弄。

小说:盘根错节

(图片来自于网络)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