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命題大變革:語文才是學霸們的拉分利器

新高考命題大變革:語文才是學霸們的拉分利器

2018全國高考已經結束,部分考生也已經陸續接到高考錄取通知書,可以好好享受假期了。

但再回過頭來研究一下今年的考題,不難發現,今年的高考語文確實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化,需要我們新高一高二高三的老師、學生、家長們特別注意!

每年高考作文出來後,網友們都會很歡樂地吐槽一陣子,今年也不例外,但今年反映更多的是好難寫呀!

其實,這種“難”考生們早該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放出時,高考“語文難”就已經是定勢,可惜還是沒有引起大部分人的重視。

今年的新高考再次證明: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才是拉分利器。

新高考在學科考試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過去,都說理科容易拉開分數。

很多家長、學生,甚至一些老師,也一直奉為真理。花大力氣,用在理科學習上,不重視語文,認為“很難拉分”。

但新高考,讓這種觀點不再成立。

考改前,語文、數學、外語三門是統考。考改後,外語聽力改為一年兩考,將來還可能多考,取其中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這樣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考總分的區分度。而數學,在今後的命題難度也將降低,理科的拉分空間變小。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在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

正可謂:低段位拼選考,高段位拼數學,語文才是巔峰對決。

今後語文考試還會更難?

2018語文高考已經難出了新高度,那麼,今後語文究竟會有多難?

“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語文高考最後要實現讓15%的人做不完”!

接下來語文到底怎麼學?怎麼考?溫儒敏透露:“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 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 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溫儒敏還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麼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如果還是像過去一樣,只是看看教材,別說高考語文,中考語文可能都過不了。對於閱讀少、不讀書、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的同學而言,此次教改已經不是噩夢而是審判。

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考的是積累,是語感,是閱讀速度,是鑑賞與綜合分析能力。而這些,都不是靠一兩天突擊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長期高品位的閱讀。

未來中高考語文難在哪裡?

一、閱讀速度要求提高

前面提到,卷面文字將大大增加,如果平時不經常閱讀,考試時閱讀速度太慢就會吃虧!

比如,今年高考語文“全國卷Ⅱ”,現代文言文篇幅極多,題目或許不多,但是閱讀起來相當費時間。這樣就考驗了考生的閱讀速度和抓住重點的能力。

二、考查範圍變得更廣,不再侷限於課本

在未來,整本書閱讀將不僅僅是知識點的考核,會有更多的人物對比,讓學生談談對主人公的個性化感悟;或者是對比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探究作者的多種寫作風格等等。

從最開始的作者年代、身份的考查,到現在的閱讀理解,無一不在提示大家,務必提高對整本書閱讀的重視程度。

三、不積累古詩文、文言文,吃大虧

古詩文在語文試卷裡有34分左右(其中今年北京卷文言文+古詩文的考查分數高達44分!),再加上名著閱讀(整本書閱讀)的分數,可以說有50分左右,堪比一篇作文啊!佔了語文分數的百分之三十。

而古詩文積累、文言文閱讀都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考生的日積月累。如果不重視,將白白失去這幾十分!

面對語文考改,有何“良方”?

那麼,大語文時代,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閱讀能力?考試中如何既拉開差距又考查學生的能力?

不妨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相關命題部門要從自身出題方式改起,考查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的題目,要少一些機械記憶,多一些綜合性、思辨性。

比如,PISA測評(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的縮寫),從2000 年起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測試即將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15 歲學生,在參與現代社會時所必備的關鍵知識和能力,核心測試領域有

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

新高考命題大變革:語文才是學霸們的拉分利器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不但要儲備知識,更要擁有獲取信息的能力。因此PISA在閱讀素養測試中不斷探索測試內容,完善評價體系。

新高考命題大變革:語文才是學霸們的拉分利器

我們的相關命題者也需要與時俱進,優化語文試卷的試題。既要參照國際閱讀測試的命題趨勢,又要結合本國母語的特點,研製出真正能檢測學生閱讀能力的題目。研製高質量的閱讀題目,可以從源頭上杜絕靠大量刷題獲取高分的可能性。

第二,語文老師教學方法的改進,要多研究整本書閱讀策略,要從過去“瘋狂刷題”就能取得好成績的慣性思維中走出來。

葉聖陶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也就是說,教科書只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用來指導讀寫的“範本”“模本”。

真正的語文教育必須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去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把世界當作課本,而不是把課本當作世界。

還是以PISA為例,相較於之前,PISA2018在閱讀策略上又有了比較大變化,提供了更為全面而細緻的由目標導向的從低級到高級的閱讀策略。

新高考命題大變革:語文才是學霸們的拉分利器

PISA 閱讀素養不同於以往從語言學和心理學等角度的界定,而是從社會功能角度出發,考慮青年人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後,其閱讀素養是否足以應對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而這也正是我們的語文教育、教學所需要做的。

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離不開家庭教育,需要從小培養。

杭州高級中學副校長許濤通過他14年的從教經歷總結髮現,小學六年是大量閱讀的最佳時間,進入中學後,你會發現閱讀時間越來越少!因此,小學一定要打好基礎。

如何讓孩子從繁重的學業中放鬆,從電視機、手機旁邊走向快樂閱讀呢?家長們要以身作則。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氛圍,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不急功近利為讀書而讀書。

對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只要在關鍵時候稍加點撥,他的分數就會突飛猛進,最後考的分數甚至比一些看似勤奮的孩子更高,因為孩子的學習能力已經養成。

看看近年新高考的變化、教材的變化、學科重要程度的變化,還有爆紅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語文相關的類型的節目……所有現象都在告訴我們:語文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來。

語文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社會工作、生活中,都將對我們未來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語文教育一定要重視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