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的藝術淵源

中华武术的艺术渊源

中華武術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不斷融入舞蹈、音樂、戲曲、雜技、文學、書畫、影視等藝術,使中華武術不斷髮揚光大,從而形成中華武術形神兼備的技擊美與武德美。

一. 武術與舞蹈

武舞是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將宗教祭祀、娛樂、教育以及搏鬥訓練等集於一體的活動方式。它是原始社會多元文化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武術最主要的原生形態。舞蹈和武術都是以人體活動為基本手段,都熔鑄著力與美。身體活動是其共同特徵。舞蹈與武術一直相互影響與滲透,這從中國傳統民族舞蹈節目“劍舞”和“刀舞”等可以明顯看出來。

二. 武術與音樂

音樂對武術的作用主要是通過聽覺增加想象的意境,從而達到特殊的審美效果。它以在時間上流動的音響為物質手段,使人產生一種審美感受。這種聽覺藝術,將藝術美帶進了武術的領域。對於運動員而說,音樂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旋律和節奏來編排動作以達到最佳的藝術表現力。而且,音樂是改變腦部化學結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對於緊張情緒、消除疲勞等具有很好的效果。原始社會的弓箭就是音樂與武術運動的完美結合。

三. 武術與戲曲

中華武術在西周的“武舞”中已初露端倪;漢代盛行的角抵百戲,是武術與戲曲的融合;宋代以後,武術套路表演在都市中蓬勃發展,以勾欄、瓦舍為演出劇場;元代統治者嚴禁習武,武術表演中形成的一些簡單的動作套路紛紛在戲曲中尋求安身之所。武術動作中的某些精華就是這樣得以保存、流傳下來,而且還成為中國戲曲藝術的重要組成成分。中華武術的對練在戲曲舞臺上的表現,是傳統武術套路進一步昇華的表現形式,動作技擊性弱化而表演效果加強,也影響到民間武術動作趨向於表演化和虛擬化。

四. 武術與雜技

中國雜技是獨特的藝術種類,其強調技巧表演,然而這門藝術長期以來並未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國漢代的畫像磚石上,有許多雜技百戲的生動形象。清代的“舞獅”、“抖空竹”、“槓子”、“皮條”、“跳板”、“抽陀螺”等都是當時頗具影響的雜技項目。元代,嚴禁民間習武,並制有禁律,武術在元代繁榮的文藝戲曲雜技上發展到了一定高度。在1936年民國時期,第11屆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央國術館組建的武術團的表演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五. 武術與文學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它以語言和文字為物質手段構成藝術形象,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從而反應生活。例如:中華武術,在動作和套路名稱,像“白鶴亮翅”、“仙猴偷桃”等,模仿動物的美好形象,使其更加生動形象;“蘇秦背劍”、 “哪吒探海”等,緬懷我國古老的歷史文化傳統,喚起美感,富有詩意;“雙峰拜日”、“雪花飛天”等,典雅的名稱使人浮想聯翩,象徵著動作的風格和內容與自然和諧融合。

傳統武術動作藝術命名折射的文化信息有動作名稱的語言美學和“四字格”文化等,其藝術命名主要有比擬:如“猿猴摘桃”;比喻:如“泰山壓頂”;借代:“仙人指路”;雙關:如猴拳中“封侯掛印”,八卦掌中的“葉下藏花”等;象徵以及用典命名、用成語命名等。藝術命名作為傳統武術的一部分,透視出傳統文化絢麗多彩的文化內涵,能夠達到意在言外、言不盡意,充分展現藝術命名中蘊含的武術文化內涵,表現動作的形神效果,使人產生意境和聯想。反過來說,武術中由於身體運動是瞬息萬變的生活方式,也為語言藝術的運用開拓了廣闊的天地。

六. 武術與書畫

武術,是中國傳統的體育項目,其與中國文化,包括書法、繪畫等有著密切的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啟發。柔則為文,剛則為武,靜則為文,,動則為武,動靜相生,剛柔相濟,故中華武術與中國書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七. 武術與影視

數字技術的發展和多媒體產品的日益豐富, 使視聽文化成為文化的一種主導性力量。武術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藉助影視衍生出武術新的一種表現形式。影視武術主要是將武術的各種技擊動作通過藝術進行加工、誇張和昇華,演繹成一種更具有表觀賞價值的武術藝術,並以武打電影和電視劇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

八. 結論

在武術動作產生的過程中,武術家要按社會要求和文化觀念,將素材進行選擇、修飾、提煉、概括、抽象、分解、組合,再依動靜疾徐、攻守進退、剛柔相濟等規律進行排列組合,串聯成套,用藝術的形象,集中表現出技擊動作普遍意義的特徵。同時武術運動又不斷地從生活中吸收美的節奏、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動作,不斷從舞蹈、音樂、戲曲、雜技、文學、書畫、影視等其它藝術形式中吸取精華,從而形成自己獨具一格的美,形成了獨特的形之美、對立和諧統一之美、意氣之美、形神兼備美、技擊美、動作術語美、器械服飾美、武德美等。

中华武术的艺术渊源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