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攔私家車送孩子去醫院,竟聲稱「你不走我乾死你」?

夫妻攔私家車送孩子去醫院,竟聲稱“你不走我乾死你”?

喬志峰

夫妻攔私家車求司機送孩子去醫院:你不走我乾死你。7月18日,長春的劉先生早上開車準備去上班,一對夫妻攔車,說小孩不省人事了,讓劉先生幫忙送孩子去醫院,劉先生闖紅燈將他們送到醫院,幫孩子脫險。送醫途中女子說了一些過激的話,劉先生認為她應該向自己道謝或者道歉。(7月21日一手video)

夫妻攔私家車送孩子去醫院,竟聲稱“你不走我乾死你”?

​送人就醫並非司機的法定義務,人家還要急著上班,送,是幫忙;不送,也是人之常情。家長攔車求助,我相信是出於無奈,畢竟孩子生病,情急之下說出一些過激之語,倒也無須苛責。只不過,事後冷靜下來,要念司機的好、說聲“謝謝”,同時要為自己不理智的態度和惡言惡語道個歉,當事家長為何連這最基本的禮貌和常識都做不到呢?

或許,家長認為別人是“自願幫忙”,不值得感謝?或許,他們還擔心救人者索要報酬,最起碼會讓他們為救人時闖紅燈負責?當然,也可能他們心裡其實是感激的,只是不願承擔這份“人情”。但不管怎麼說,他們表現確實過於冷漠,寒了很多人的心。

在見義勇為方面,現在常有兩種極端現象出現。一種是見義不為,路人冷漠。何止那些有生命危險的事情,有時連街頭跌倒個老人都無人去扶;另一種卻是“英雄流血還流淚”。獲救者不知感恩,救人者暗自飲泣。針對前一種現象,不少人提出要為“見死不救”立法,由此引發的社會爭議至今尚未平息。隨著第二種現象的增多,難道我們也該考慮出臺一個“感謝法”,規定獲救者必須向好心人說聲“謝謝”?——果如是,則不僅荒誕,更是對當今社會風氣和道德淪落的莫大諷刺。

你別不信,“感謝法”還真的出現過,山東就曾明確規定受益者應感謝見義勇為人員。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山東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條例》要求,見義勇為受益人應當對見義勇為人員表達謝意、予以慰藉。而就在此前不久,湖南小夥救人溺亡,而獲救的一家四口卻默然消失,見義勇為遭遇道德冷漠,引發眾人爭議。

夫妻攔私家車送孩子去醫院,竟聲稱“你不走我乾死你”?

​大多數時候,那些見義勇為者是無私的,他們並不需要感謝,甚至連一聲“謝謝”都不願強求。正是有這樣的好人存在,我們才會時時感到溫暖、感到希望。不僅是獲助者,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向那些好人說一聲“謝謝”;同時更期待這樣的好人越來越多,大家一起努力去驅散一些人心中的冷漠和隔閡。山東規定受益者應感謝見義勇為人員,或許就有一點為感恩“立法”的意思了。

山東出臺這條規定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也確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竊以為還是應當慎行。感恩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情感,無須強制,也無法強制。強制出來的“感恩”不是真正的感恩,沒有感情含量。另外,這樣的規定也缺乏可操作性——如果那些不知感恩的受益者事後選擇一走了之,去哪裡找他們?即使找到了,又能對他們怎麼樣?好像並沒有什麼依據可以採取強制措施,更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按理說,見義勇為是為人的本分,受益者向好人表達謝意更是理所當然。可現如今,為何連這些最基本的常識和人性都彷彿成了一種奢侈呢?為了匡正社會風氣,不少地方可謂是不遺餘力,想盡了千方百計,有的加大宣傳力度,有的推出重獎措施……在號稱“禮儀之邦”的中國上演這樣的一幕,令人悲哀。我們呼喚見義勇為做好事的好人越來越多,也呼籲那些受益者能夠心存感恩。只有這樣,人和人之間才能少些隔膜,這個社會才會更加溫暖。

夫妻攔私家車送孩子去醫院,竟聲稱“你不走我乾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