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骗局”,原来我们一直被骗了这么多年

我国的“四大名著”在国内无人不知,哪怕是几岁小孩都能流利的说出几段孙悟空的故事来,三国更是耳熟能详,里面的经典人物恐怕是无人不知了,但水浒的108好汉你又能流利的说出几个呢?我们在看水浒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好汉到客栈吆喝小二,来二斤牛肉。还有武松的景阳冈打虎,喝了18碗烈酒后上景阳冈。古代似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成为了英雄好汉的代名词,然而事实真的是我们看到的这样吗?

水浒中的“骗局”,原来我们一直被骗了这么多年

水浒的历史时期为我国当时的宋朝,在古代,是非常注重农耕的,各个朝代都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但是人力有限,所以“牛”在古代是很重要的家畜。并且为了保护牛,律法规定吃牛肉是犯法的,不能吃牛肉。如果私自杀牛的话,是要坐牢的,即便是自己家的也不行。当然宋朝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就算你偷着杀了牛,那么你敢拿出来卖吗?当然是不敢的。

水浒中的“骗局”,原来我们一直被骗了这么多年

《汉书·食货志》上所述: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事实上,在元代之前,古人喝的酒基本都为发酵酒,如米酒、甜酒之类的度数也就十度左右,自元朝之后,因蒙古所处地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所以需要喝高浓度的蒸馏酒来御寒,蒸馏酒也由此开始进入了中原。

包括满清入关后,也因东北天气的酷寒,蒸馏酒才又一次开始在中国盛行,而现代人则因为过度的重视以蒙古、女真、契丹为代表的蒸馏酒,而忽略了中原传统的发酵酒,所以导致现代人普遍认为中国酒的度数高。

水浒中的“骗局”,原来我们一直被骗了这么多年

古代时候好汉的大口喝酒,实际上并非我们现代人我想的那样酒量非常的好,比如武松的连喝18碗,实际上他喝的很可能是当时宋朝所流行的发酵酒,而非我们现代人认为的高浓度蒸馏酒,这是我们在对酒认知上的一些误区,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着来体验下哦!

水浒中的“骗局”,原来我们一直被骗了这么多年

所以我们常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口吃牛肉”,“大碗喝烈酒”,实际上是并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小说这样写既可以烘托出主人公那些英雄好汉的性格直爽,独立专行,又可以增加剧情的渲染效果让读者更加简单直接深入的了解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