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云:南阳独山玉摆件《愚公移山》

你好,我是张丽云,隔一天写一篇原创文章分享我的经验和观察,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帮助。这是第91篇原创文章。

看图:独山玉雕小品《愚公移山》

张丽云:南阳独山玉摆件《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耳熟能详一个成语故事,记得小时候还背诵过这篇文章,愚公父子在智叟的嘲笑声中,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思维树立了一种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用玉石雕刻的《愚公移山》摆件把这种精神融入到了玉石中,使得故事情节在玉石的表现中具体化了。

独山玉《愚公移山》用两组人物玉雕作品组成,一组是愚公父子背负着大山开采下的石头吃力地行走搬运着。

这组人物是用整块黑白玉料创意巧雕而成,人物是透水白独山玉,石头是黑独山玉,俩种颜色的独山玉在雕刻师的创意巧雕中,一对负重前行父子栩栩如生。

儿子年轻力壮,背着大石头还能轻松地左顾右盼,父亲老了胡子拉碴的,背着石头就显得有点吃力,闷着头往前赶路。这组两个人物,看似各自独立,因为材质相同,都是黑白相间的独山玉整体雕刻成的,在独立中又实现了统一。

张丽云:南阳独山玉摆件《愚公移山》

另外一组是一对少年抬着一筐土嬉戏着走在移山的搬石运土路上,这组雕刻同样是整块玉石巧雕而成,前面的还是个孩子,一边走一边嘟囔着每天都要干这些重复搬石弄土的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后面的孩子大一些力气也大,边走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整件作品的筐、绳、土和抬着土筐的棍子都是用整块料巧雕而成,人和物的整体感强,在动态的人物中看到了静态的连贯性,这就是独山玉的优点,块大料大是摆件创作的佳品。

张丽云:南阳独山玉摆件《愚公移山》

巧雕中的这两组人物,人物的神态,形体状态各有不同,老的吃力疲惫,中年的吃力中略带些轻松。一对小兄弟中,小的有点费劲不情不愿地干活,大点一看就比较懂事,边干活边注意安全问题。

因为取材用料的相同,在看似独立的几个人物造型中又能看到他们的故事叙述连贯性,南阳独山玉小品《愚公移山》用玉料的选材和对玉石的巧雕创作中,把故事情节用立体的画面完美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随着玉石玩家张老师的文字走进楚风汉韵的南阳独山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