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云:南陽獨山玉擺件《愚公移山》

你好,我是張麗雲,隔一天寫一篇原創文章分享我的經驗和觀察,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和幫助。這是第91篇原創文章。

看圖:獨山玉雕小品《愚公移山》

張麗雲:南陽獨山玉擺件《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耳熟能詳一個成語故事,記得小時候還背誦過這篇文章,愚公父子在智叟的嘲笑聲中,用最原始最簡單的思維樹立了一種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用玉石雕刻的《愚公移山》擺件把這種精神融入到了玉石中,使得故事情節在玉石的表現中具體化了。

獨山玉《愚公移山》用兩組人物玉雕作品組成,一組是愚公父子揹負著大山開採下的石頭吃力地行走搬運著。

這組人物是用整塊黑白玉料創意巧雕而成,人物是透水白獨山玉,石頭是黑獨山玉,倆種顏色的獨山玉在雕刻師的創意巧雕中,一對負重前行父子栩栩如生。

兒子年輕力壯,揹著大石頭還能輕鬆地左顧右盼,父親老了鬍子拉碴的,揹著石頭就顯得有點吃力,悶著頭往前趕路。這組兩個人物,看似各自獨立,因為材質相同,都是黑白相間的獨山玉整體雕刻成的,在獨立中又實現了統一。

張麗雲:南陽獨山玉擺件《愚公移山》

另外一組是一對少年抬著一筐土嬉戲著走在移山的搬石運土路上,這組雕刻同樣是整塊玉石巧雕而成,前面的還是個孩子,一邊走一邊嘟囔著每天都要幹這些重複搬石弄土的活,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後面的孩子大一些力氣也大,邊走邊觀察周圍的動靜。

整件作品的筐、繩、土和抬著土筐的棍子都是用整塊料巧雕而成,人和物的整體感強,在動態的人物中看到了靜態的連貫性,這就是獨山玉的優點,塊大料大是擺件創作的佳品。

張麗雲:南陽獨山玉擺件《愚公移山》

巧雕中的這兩組人物,人物的神態,形體狀態各有不同,老的吃力疲憊,中年的吃力中略帶些輕鬆。一對小兄弟中,小的有點費勁不情不願地幹活,大點一看就比較懂事,邊幹活邊注意安全問題。

因為取材用料的相同,在看似獨立的幾個人物造型中又能看到他們的故事敘述連貫性,南陽獨山玉小品《愚公移山》用玉料的選材和對玉石的巧雕創作中,把故事情節用立體的畫面完美地展現在你的眼前。

隨著玉石玩家張老師的文字走進楚風漢韻的南陽獨山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