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CO|1999年的網際網路與今天的區塊鏈有哪些相似點?

20年後,我們會像今天討論互聯網一樣,討論區塊鏈。

最近幾年,憑藉30多年的互聯網經驗積累,大量的拓荒者試圖賦能區塊鏈技術,將現實和互聯網世界中的事物,掃描進區塊鏈世界,以此來改變賽道方向。

一邊是殺入“區塊鏈世界”浩浩蕩蕩的先驅大軍,另一邊,基於區塊鏈技術,信息互聯網過度到價值互聯網的浪潮也滾滾而來。

正如瀏覽器、搜索引擎等是從現實世界進入互聯網虛擬世界的橋樑,機器人、交易所及錢包,將構成打開區塊鏈平行世界大門的密鑰。實際上,區塊鏈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與互聯網十分相似,都將經歷從 1.0 到 3.0 時代的發展歷程。區塊鏈究竟是如何發展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VICCO|1999年的互聯網與今天的區塊鏈有哪些相似點?

1.0 時代:比特幣和加密貨幣

Web 1.0 標誌著互聯網的開端。當時的萬維網由靜態網頁組成,並且不提供交互內容。

同樣,區塊鏈技術始於比特幣。世界各地許多開發人員仍然認為,區塊鏈技術可能非常適合在未來創造一個更好的貨幣體系。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算法。

區塊鏈技術可以無需政府或金融監管機構等中間人的支持或授權,就能實現點對點傳輸,它被稱為“互聯網時代最偉大的發明”,本身也是“貨幣互聯網”。就像互聯網有效地分散傳播知識一樣,區塊鏈技術可以成為未來分佈式金融交易的基礎。

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區塊鏈技術能夠記錄所有參與買賣比特幣行為人的買賣行為,並把這種買賣信息共享給

其它比特幣投資者。在交易的過程中,任何一筆交易必須經過其它比特幣持有者確認之後這筆交易才能完成。在交易完成之後,交易的信息也會同步到其它比特幣持有者手中。這個過程保證了比特幣交易的透明。

最初,互聯網作為分享信息的手段發展,超鏈接是其最偉大的工具;而隨著時間推移,互聯網成為了誕生新社交平臺的平臺。同樣地,比特幣正在不斷髮展,新的技術已經被採用,也就是所謂的“第二代區塊鏈技術”。

VICCO|1999年的互聯網與今天的區塊鏈有哪些相似點?

2.0 時代:以太坊與智能合約

Web 1.0 基本上由通過超鏈接連接的網頁組成,而 Web 2.0 引入了一種理念,即 Web 設計可以旨在培養創造性、協作性,並以社交共享為基礎。

第二代區塊鏈技術提出了利用區塊鏈管理資產和信託協議的想法。以太坊首次為互聯網的“集中化”問題提出瞭解決方案,並有效地將區塊鏈發展為平臺。

以太坊通過智能合約提供了新的功能。目前,律師事務所、監管機構和政府可以執行或管理兩個實體之間的合同,而以太坊可以在區塊鏈上管理雙方的協議。一旦觸發到期日或執行價格等事件,智能合約能夠以一種不存在所有權爭議、不改變開放協議的方式管理合約。

以太坊等第二代區塊鏈技術不僅顛覆我們對貨幣體系的理解,還可能對訴訟人、監管者和官員產生重大影響。

VICCO|1999年的互聯網與今天的區塊鏈有哪些相似點?

雖然以太坊很可能成為未來開發分散式應用程序和協議的領先平臺,但是也存在限制並遭受批評。

與比特幣一樣,隨著用戶的大量增長,以太坊在未來面臨著拓展性問題。其次,雖然以太坊為平臺上運行的服務提供了兼容的代幣模型,但無論是以太坊還是比特幣,都無法與其他去中心化貨幣或平臺進行基本的交互操作。也就是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如果用戶希望將價值從一種貨幣轉移到另一種貨幣,必須通過交易所進行操作。

Web 2.0 也經歷過類似的挫折。批評者認為,Web 2.0 僅僅是基於 Web 1.0 的技術和概念。此外,有人認為,Web 2.0 允許用戶發表不恰當的觀點,並將其傳播到龐大的網絡,從而從根本上擾亂了政治經濟。近年來出現了數以千計的欺詐性 ICO項目,也是類似的情況。

不過可以預計的是,未來或許還有充分的機會來完善區塊鏈和互聯網。

VICCO|1999年的互聯網與今天的區塊鏈有哪些相似點?

3.0 時代,走向未來

就像我們多年後才能定義“Web 3.0”一樣,我們可能只能在事後使用“第三代區塊鏈技術”這一詞。

按照預期,隨著互聯網持續發展,人們將會迎來“智能互聯網”(the intelligent web)時代。

Web 2.0 以“共享孤島(sharing silos)”為基礎, 智能互聯網可能以更加互聯、開放和主動的全球網絡為基礎。

正如John Markoff在《紐約時報》上概述的那樣,Web 3.0 可能會提供“微格式、自然語言搜索、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推薦代理和人工智能技術,這些技術強調機器輔助的信息理解,從而提供更有成效和更直觀的用戶體驗。”

同樣地,區塊鏈也需要攻克難題,為全球數百萬用戶提供更加直觀和可用的技術。

正如人們需要擴展物理基礎設施,以便為全球數十億人提供互聯網接入,區塊鏈技術也需要效果顯著的擴展解決方案。

儘管已經有新的加密貨幣問世,承諾每秒鐘可以容納更多交易,但是第三代區塊鏈技術需要提供可信的擴展解決方案——無論是通過改變區塊鏈本身的屬性,還是通過閃電網絡等“第二層”解決方案處理更多交易。

網絡需要變成可以相互通信的形式,區塊鏈技術也需要一種可相互操作的資產形式,以減少對加密貨幣交換的依賴。

最後,也可能是最根本的一點,有觀點認為,區塊鏈技術和 Web 3.0 最終可能會合為一體。互聯網需要一個開放和安全的平臺來提供更直觀的體驗,而區塊鏈技術可能能夠提供一個開放、不可更改和去中心化的平臺,為互聯網未來的交易和應用提供動力。

VICCO|1999年的互聯網與今天的區塊鏈有哪些相似點?

維科鏈

VICCO 是一家集技術創新、軟件開發、高科技領域研究於一體的科技公司,團隊擁有全球頂尖技術研發人員、產品數據分析師、互聯網技術領域、市場營銷等多領域的綜合人才,團隊專業全面,深耕區塊鏈領域多年,具有豐富的風險管理控制、互聯網技術安全經驗,秉承著相同的願景逐漸凝聚成一個緊密的整體,在團隊凝聚力上超越了同類型的研發機構。專注於加密數字貨幣的研發,不僅在技術實力領先全球,而且有著創新的思維與獨到的視野。

VICCO團隊在區塊鏈底層進行了多項技術革新與優化,全方位發力,打破加密數字貨幣流通僵局,切實保障用戶的實際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