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编者按】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贺信中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坚守实体经济落实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示范区成立21周年,21年来,杨凌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这其中,一批批企业家们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展示企业家形象、弘扬企业家精神,在全区大力实施“3631”方略,建设全省一流营商环境。杨凌电视台《杨凌新闻》栏目推出系列报道“优秀企业家巡礼”,致敬时代推动力。杨凌视线同步展播,今天刊发第五集《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记者 张棋 王恒)2018年6月25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在出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时对所有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说:“你们奔赴祖国四面八方,杨凌会为你们喝彩!你们筑梦第二故乡,杨凌会为你们骄傲!”。在杨凌示范区20余年的建设发展中,一批批西农学子秉承“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筑梦第二故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农业的情怀、对社会的责任。杨凌鸿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峰就是众多筑梦者之一。

一大早,杨凌鸿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峰带着员工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智能化科研温室里做最后的检查工作,这个由杨凌鸿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建的智能科研室,预计在今年9月份就能投入使用。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说,“老师们在实验室通过AP端就能看到整个棚内的情况,需要调温,需要根据他实验的要求,需要进行调整的时间,他们进行远程调控就行。”

李晓峰,1977年出生于河南省内乡县农村,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他被选派到了国家蔬菜研究中心下属的达通利公司任技术员,但他始终放不下对农业和杨凌的眷恋,2001年,李晓峰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回到了杨凌开始创业。

李晓峰说:“第一个没有资金,第二个没有团队,第三个没有市场,就只有一个人。”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创办的杨凌鸿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现代设施温室系列产品研发及温室室内无土栽培设计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咨询等业务。在创业初期,他也曾遭遇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面对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因为没有垫付资金,只能看着项目转交他人。但这个时候杨凌创业服务中心找到他,主动帮他联系银行,并作为担保人快速为他筹到了第一笔项目运作款。

李晓峰说:“最困难的时候,有几个月员工都发不下工资了,有的员工就认为是不是公司没有前途了,反正我是坚信它能做好。”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凭着个人的这股闯劲,依托杨凌科技优势,在示范区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他不断创新经营思路,带领全体员工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公司先后研发出小尖顶连栋温室、纹络式小屋脊连栋温室、连栋圆顶温室等3个型号的8个品种温室棚型产品,累计向外推广30余万平方米,获得多项国家技术专利。

李晓峰说:“我坚信在杨凌这一块土地上,有这么好的创业环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大群专家教授的技术优势,我想我们只要努力,肯定是能做成的。”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农大学子筑梦第二故乡只为传承“西农精神”

李晓峰告诉记者,随着杨凌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下一步,他将紧抓国家大力发展和提升农业园区的机遇,依托杨凌科技优势,开发更多的智能化新型温室,服务全国农业园区和“一带一路”现代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