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歡的撒錢直播答題,是否只是一場鬧劇?

2018年,第一個風口無疑屬於直播答題遊戲。

在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裡,直播答題遊戲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鉅額的獎金,再加上簡單的單選,全民皆可以參與,這無疑迸發出了難以想象的流量。

似乎一夜之間,這個社會成了知識的社會,成了知識變現的時代!

狂歡的撒錢直播答題,是否只是一場鬧劇?

顯然,不會全是平臺自身所出。這個社會從來不缺“金主”,美團、趣店等一大批巨佬出於自身的目的,紛紛加入對平臺的支持與合作。

在巨大的人數流量紅利下,加入主持人口播、直播間冠名和答題植入等無疑會對贊助商之前難以獲得的用戶產生一定吸引,讓在線人數充分了解自身產品,從而在其心中留下印象,瞭解自身的產品,從而促進下載和交易成交量。

在線下,我們經受的是紅藍廠的轟炸,但多少人也因此為紅藍廠的手機買單!

在線上,直播答題讓我們潛移默化的信任贊助商的產品,形成其品牌效應,在需要時一般也會成為首選。

平臺因為巨資獎金吸引了用戶,用戶感覺自己靠知識獲得了金錢,成就感百分百,而贊助商更認為這是議程成功的推廣。

這看起來不是挺好嗎?

直播答題對於平臺用戶、平臺、以及贊助商都擁有各自的好處,大家一起開開心心的一起玩耍下去多好!

但透過表面,平臺問題,用戶問題層出不窮。獎金設置造假、用戶在線人數是否真實、用戶是否使用外掛等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僅是平臺自身管理規範的問題,更需要相關部門監督,出臺相應的制度和規定,從而更好的規範化把答題直播運營下去。

不然,在惡意滿滿的羊毛黨和平臺任性的暗箱操作的影響下,答題直播遊戲,只能成為2018年的一道流星,雖然閃耀,但不會長久!

狂歡的撒錢直播答題,是否只是一場鬧劇?

目前,在平臺涉嫌造假、用戶涉嫌外掛的情況下,直播答題平臺更是沒有明確的盈利模式!

這不得不讓筆者認為這或許只是一把火,撒幣完了,就只剩下灰燼,風一吹,什麼都沒有了!

畢竟固然直播答題帶來了超高的流量,但這些流量對於某些贊助商來說,或許只能是低質的流量。我們要知道參與答題的大多是收入一般的用戶或者是對答題遊戲愛好的學生黨。而這些流量真的能轉化為有效流量麼?

在這裡,筆者不得不打一個問號。

還有的是,我們要看到這是一場燒錢的戰爭。如果一旦停止撒錢,用戶必將轉移前往下一家依然在燒錢的平臺。所謂的粉絲黏性,這裡目前能有多少?

而這燒錢的成本和收益,對於贊助商,真的會成正比麼?

更不忽視的是答題直播的同質化嚴重問題,這很容易會讓用戶形成視覺疲勞問題。一開始的新穎固然是吸引來了大批流量,但過了新穎期呢?

絕大多數用戶會發現,那超高的獎金和自己並沒有什麼關係。獎金是屬於學霸和羊毛黨的,或者是內定人員的!

那麼,一旦形成視覺疲勞,留下來的用戶又會有幾人?

所以,這會是一場燒完就拜拜的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