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朱允炆神祕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在中國歷史上流傳著不少既鮮為人知又神秘莫測的事物,例如史上著名的“王莽”,被朱棣篡奪了皇位的“朱允炆”,以及“闖王”李自成等,這些人猶如人間蒸發般的神秘消失被世人以訛傳訛,稱之為“穿越皇帝”;當然,還有武則天的“無字天書”等等。說起“天書”在中國可不止一處,在今天的貴州境內,陡峭的石壁上還有一塊“天書”;但此處的“天書”不僅有字,而且字體甚大,卻數百年來無人能識。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貴州這塊“天書”非雕非鑿,了無刻痕,雖經數百年風雨卻依然如故似新;雕刻技術還不是最奇特,關鍵是“天書”的字,似字非字,說不是字又有著諸多“字”的特徵。正因這些神秘字符,故稱之為“天書”,又以地理取名“紅崖天書”;“紅崖天書”按照字形的組合,共有十九字,但卻並非依次排列,而是大小不一,錯落參差,倒給此處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紅崖天書”最早發現與明朝嘉靖年間,自發現之日起就成了世人爭相猜測和觀賞膜拜的聖地;在清朝光緒年間,日本學者“德丸作藏”和“鳥居龍藏”曾將這些神秘字符的拓本帶出中國,“紅崖天書”由此名震世界,各國曆史學家、文字學家,甚至科學家都曾親自到此處觀賞研究。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不僅是國外學者對“紅崖天書”抱有極大興趣,中國學者也不例外,甚至當地政府曾為破譯“紅崖天書”面向全世界懸賞百萬獎金;但令人失望的是,這筆百萬賞金至今沒有人領取,因為“紅崖天書”太過玄妙,儘管無數學者為之傾倒,甚至歷史學家翻遍整個中國古代書籍,但破譯工作始終沒有突破。

一種說法是“紅崖天書”乃上古年間,大禹治水功成之時,百姓感其恩德特撰寫了此文歌功頌德;但這種說法很快被否認,因為考古學家考證後推測,這塊“天書”的歷史還不至於追溯到上古年間。

另外一種說法傳播最廣,也是當地最為流行的說法。“紅崖天書”刻與當地曬甲山的石壁上,而這座“曬甲山”正是三國諸葛亮當年與孟獲數次交戰,其中一次敗退紅崖山,蜀軍安營卸甲晾曬之地;故此,位於曬甲山的“紅崖天書”就是記載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也有一種更加離奇的說法,“紅崖天書”是當年諸葛亮與孟獲交戰,一時兵敗,不得已使用法術所留下的“符文”。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當然,這種說法也很快被考古學家否定,因為“紅崖天書”的歷史也達不到三國時代那麼悠久,而且在任何史料中也沒有記載諸葛亮曾兵敗於此,至於“曬甲”之說更是無稽之談。隨著數百年的變遷,“紅崖天書”依舊靜靜地等候著世人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就在現如今,一位現代學者又提出了新的說法。

在這位學者的解釋下,“紅崖天書”並不是什麼神秘符號,也不是諸如大禹、諸葛亮這樣的神人所留,而是明朝第二個皇帝“朱允炆”所發的“討賊詔書”。這位學者據說找到了“朱允炆”的後代,其中隱情是當年“朱允炆”繼承了朱元璋的皇帝位,但被燕王“朱棣”發兵強奪;歷史記載“朱允炆”在朱棣打進南京後死於大火,但這位後人卻說朱允炆並未死於大火,而是帶著殘兵逃出南京。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當年“朱允炆”逃出南京之時,身邊還有些人馬,本想入“雲貴”再組織力量反攻“朱棣”;在路過現如今的“曬甲山”之時,朱允炆就發佈了“討賊詔書”。但朱允炆當時實力薄弱,雖想號召百姓一起反對“朱棣”,卻又怕燕王勢力太大,如果被發現行蹤勢必會引來滅頂之災。

萬般無奈之下,朱允炆竟然自創了一種文字,這種文字以“金文”為基礎,加上篆體、隸書、草書、象形以及圖畫的形義綜合成一種“新字體”;然後朱允炆再命隨行工匠以“皇帝詔書”的形式篆刻與“紅崖”之上。儘管這種說法有板有眼,年代也相符,但仍舊引來了眾多學者的非議。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疑點有很多,首先朱允炆的那位“後裔”即沒有現身也沒有提供證明身份的有力證據;其次,既然朱允炆想以“詔書”的形式昭告天下,但為什麼沒有後人認識其中的內容?這點在邏輯上就說不通;最後一點,如果當年朱允炆沒有被大火燒死,如果真的入“雲貴”逃亡,那麼在“雲貴”也會留有朱允炆的一些記載或者傳說,可現在“朱允炆”的下落仍舊是個謎。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關於“紅崖天書”跟朱允炆有關的說法,其實最為反對的還是當地人,因為在當地自古流傳下來一首歌謠“紅巖對白巖,金銀十八抬,誰能識得破,雷打巖去抬秤來”按照歌謠字面的意思來看,“紅崖天書”分明就是一張“藏寶圖”。

不僅朱允炆神秘消失,而且有“天書”現世,或許還是張“藏寶圖”

儘管國內外學者費盡心機考證,也提出了與“諸葛亮”、“朱允炆”,甚至和“寶藏”有關;但這些都只是世人的猜測,終究沒有揭開“紅崖天書”的神秘面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