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鑑賞」教育(孫治平)

「美文鑑賞」教育(孫治平)

我的童年是在勞作與玩耍中度過的,學習只佔有一個很不顯眼的角落。

小鎮往北是公路,公路往北是田野,田野往北是村莊,村莊往北是九華河。這就是我十幾年大致活動的區域,從一個地方跑到另一個地方,跑著跑著我就長大了。

七歲的時候我的身體還不足以下田,父母讓我留家裡翻曬稻穀。農村裡最忙的日子是雙搶,時光被壓縮在蛇皮袋裡,一點風都不能透過。早上天剛矇矇亮他們就拎著籃子去拔秧苗,下午太陽掉進海里了,他們還在躬著背插秧。新收割的稻穀要儘快用打稻機打完,然後散放到院子裡的稻床上。在農村,一切都與生活有關。比如稻床,其實就是水泥鋪就的院子,但是大家哪有時間拿來休閒,它建造之時就被用來晾曬稻穀。有些東西是生來註定的,它血液裡有農民的影子,就不能拿來演奏華麗的篇章。

溼稻穀要快速風乾,平躺在地上的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金燦燦的,像爺爺、父親臉上被陽光照耀的鬍子。稻子每隔半小時就要翻鏟一次,每次翻過身地上都會留下一攤水跡。它們也要證明自己來過這世上,於是想盡各種辦法做最後一絲抗爭和吶喊。新稻穀出田要在大太陽下曝曬四五天才能完全乾燥,曬上四五天它們就老了,就徹底失去生命力了。但凡它們體內還有一絲水,但凡給它一點溫暖與柔和的環境,它就能生出芽兒來,唱出優美的歌。

我把大門卸下來躺在上面,一邊阻止麻雀奪食,一邊數著時間等候去翻稻穀。翻一次稻穀要十幾分鍾,近四十度的高溫曬到地上,再反彈回來,不消片刻就能暈頭轉向。父親說地面溫度比空氣溫度要高,長時間曝曬就連大地也會中暑,發高燒。我信了,所以當我有一次光著腳丫從稻床上走過時,我發誓再也不這麼擅作主張。可是父母們要光著腳在被曬沸騰的水裡站一天,他們要在熾熱的陽光下晾曬一天。他們帶回稻穀,他們本身就是稻穀啊!像枯木一樣,像稻子在對生命苦難所做的抗爭,他們也一直在對生命吶喊。儘管無聲,卻憤怒著、持久著。我能聽見他們的聲音在原野裡迴盪,時而抱怨,時而山歌,但都是生命的發聲。

麻雀們也是痛苦的,因為他們遇上了我。我從門裡伸出去一根竹篙,麻雀只要剛落腳我就甩動竹棍把它們趕走。我喜歡它們不歡而散的樣子,但為了避免它們一去不返,我又要偶爾給他們一些甜頭,這個時間段我控制在半個小時,我利用它們來提醒我該翻稻穀了。它們應該知足的,對付這些不知付出,只知道欺詐、竊取勞動人民果實的生物,既要利用它們的優勢,又要打擊他們的張狂。

我就在這樣的生活中明白了一些道理,卻像稻穀一樣無法言語。父母往常下午六點就會回到家中。我每次就會爭在他們回家前把稻穀收集起來,避免他們二次勞累。有一次父母七點了還沒回來,我去田裡找他們,看到還有好幾捆稻子沒有打完。母親轉過頭對我說:“小伢,可憐你了。你先忍會兒,等媽打完稻子回家就給你燒飯”。我的心倏然一暖,他們已經勞作一天了,到這個時候還在想著我。而我呢,就連翻個稻穀也會覺得累。我“蹬蹬”地跑回家,我發誓自己要做一鍋飯出來。一個家庭應該是共同付出的,我生下來絕不該就是理應享受的那一方。於是,我第一次架柴火,第一次炒菜、煮飯,我滿臉灰塵竟不知曉,這也是我對生活抗爭留下的痕跡麼?父母回來十分驚訝,他們開心壞了,儘管我把一碗炒辣椒蒸成了水,但我畢竟打開了一扇門。那一年我才七歲。

爺爺奶奶去世的早,我就失去了另一層屏障。要麼生活,要麼學習,兩種道路只能選擇其一。我在三伯家住了大半年,父母應潮流出去打工了。那幾年城市發展飛快,很多人在裡面找到機遇,賺了大錢。可是母親只待了半年就回來,這半年裡我的成績掉落到全班倒數。我知道他們心中惦念著我,就像我惦念他們一樣,因為再沒有人教我寫字,陪我讀書了。

我文章寫得很差,老師和父母談過好幾次也沒有用,母親沒辦法就手把手教我寫。我記得我寫成功的第一篇文章叫做《我家的鐘》,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母親在我旁邊,鍾就在我們頭頂上“滴答”。這篇文章被班主任拿到全班面前讀了出來,從那以後我開始對文字有了信心。

那段忙而枯燥的歲月,電視是一個家庭夜晚唯一的樂趣。可母親忙完事情後總會拿一本書待在我身邊,她說她年輕的時候就喜歡看書,一直沒機會,現在終於有空陪著我一起看了。我又信了,因為她會講《三俠五義》的故事。她把她筆記本拿出來,我看到上面有每個月的花銷,細到連一根針都會記上,有她喜歡的歌詞,比如《鴛鴦蝴蝶》、《雪中情》,還有她寫過的簡短日記。我就在這日記本上接著寫:今天,我和村裡小夥伴拎著籃子一起去田裡撿稻子。我們從村頭撿到村尾,我要撿許多去兌蘋果吃。

如果有機會去市裡,父母便帶我去烈士陵園,我背紀念碑上的文字,他們就坐在旁邊等我。我背完了他們就給我買雪糕。去百荷公園時也是一樣,他們一路走一路給我介紹新奇的事物。在這樣平淡無奇的生活中,我竟然不知不覺受了很多文化的薰陶,明白了很多道理。相比較出生於書香名邸,從小背書讀書的孩子,我的生活顯得有點雜亂無章。但我後來知道了,正是在這種雜亂無章的生活當中,我養成了對生活的嚴謹的態度,這是情懷的統一和流露。

2018.7.14

(作者簡介:孫治平,武警。安徽池州人。著有散文集《腳步》,長篇小說《貓耳洞裡的歲月》,中篇小說《泡沫》,發表詩歌五百餘首。)

校對:黃媛

審核:海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