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公职人员操办别样“升学宴”

又到一年升学季,不少毕业生收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子女学业有成,父母脸上荣光,不少家长希望通过办“升学宴”等方式来和亲人分享喜讯,向老师、亲朋表达感谢。但是,对身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家长来说,切莫打借机敛财的歪主意,让喜事变了味。(7月25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和其他父母一样,公职人员一样有为儿女庆贺金榜题名的权利。但是,不管是什么身份,大操大办都不符合社会礼俗要求。更何况公职人员操办“升学宴”,很可能会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正是如此,每年的七八月份,各地都会纷纷为公职人员亮出红线,坚决杜绝各种变味的“升学宴”。

在红线高压下,不少人自然会及时收手。不过,同样也有部分人会心存侥幸,想方设法和执纪监督“躲猫猫”。在这些人看来,既然明着办不行,那就变着花样办,把战线拉长点儿,把人员分散点儿,把宴请地点搞得隐蔽点儿等等,反正不管咋样,“升学宴”必须办。透过这些人的心理不难发现,他们心中的纪律“高墙”修筑得不够扎实。

所以,自身纪律意识不强,难免会走歪门邪道。从现实中的不少案例可以得知,一切顶风违纪的行为,纵使遮掩得再隐蔽,最终都难逃党纪国法处理。遗憾的是,纵使如此,每年都还会有人披着“隐身衣”操办各种换了马甲的“升学宴”。到头来,既突破了廉洁为官的底线,也带坏了社会风气,并最终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为此,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在主动发力,精准打击的前提下,加快阳光监督体系建设步伐。实事求是讲,部分公职人员之所以容易心存侥幸,其实跟监督体系不够完善不无关系。试想,若处处都有监督“探头”,能真正做到不留死角盲区,那么这些公职人员还敢挑战纪律红线吗?由此可见,以完善监督的形式来倒逼公职人员不断提高纪律意识,是有效遏制变味“升学宴”的重要抓手。

说句心里话,人情味越来越薄、铜臭味越来越足的“升学宴”已经污染了原本应该有的纯真本质。取得了好成绩,一家人热热闹闹庆祝一下姑且无妨,但倘若借机敛财抑或别有他意,那就失去了为人处事的本分。对此,笔者不禁感叹,为什么不让“升学宴”回归家庭,回归文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