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大多跟吃有关

中国式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大多跟吃有关

一个中国式母亲,很少对孩子说我爱你。

她们表达爱的方式,

是在游子归来时问一句『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是在餐桌上给你夹菜;

是在给你添饭时偷偷多加点饭然后用铲子压平。

你要是有什么菜不想吃,她会说出那句已经说过千万遍的『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了』。

你想说你已经长大了,但你没说出口,因为你知道在她眼里你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哪怕你已经自称中年人。

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大多跟吃有关。

游子远行,母亲会往你兜里偷偷塞钱,然后在耳边悄悄说『去买点好吃的』。其实旁边也没人,但她还是要做出偷偷的、悄悄的样子。

游子归来,母亲又会说「你看你又瘦了,这次回来要多吃点」。

哪怕你胖了,她也会觉得你瘦了。

长大后,你跟母亲的话可能越来越少。

你在外面受的委屈,

她问了,你未必说;

你说了,她未必懂;

她懂了,也未必能帮你。

母亲不是超人,她能解决的问题很有限。

她只做她最擅长的事,于是她对你的所有关切,最终汇成一句「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这是世界上最朴素最暖心的一句话。

在这句暖心话的背后,还有超强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可以用这样的画面的来呈现,母亲系着围裙,一只脚踩在凳子上,拿着锃亮的菜刀对着你挥舞:『你听好了,老娘才不管你在外面遇到什么问题。你去把问题解决了,老娘就给你做一盘红烧肉;你要是解决不了,老娘给你做两盘,吃完了继续去战斗!』

你总觉得她不懂你,其实她都懂,只是她不说。

你的疲惫、低落,她能从你吃饭的样子看出来。

你筷子在碗里无意识的戳来戳去,表示你有话想说;你不吃鱼,表示你在想心事怕卡喉。有时候你吃得正香,一抬头,发现母亲正在笑眯眯的看着你。

如果父亲的经典背影是朱自清写的「翻过栅栏去买几个橘子」,那么母亲的经典背影,便是在厨房,切、剁、炒、蒸、煎、炸。

看着她娴熟的多线程操作,你脑子里会想起三个配得上夸赞她的单词:

Unstoppable !Godlike !Lengendary!

你坐在沙发上,听着叮叮当当的操作声,闻着飘来的香气,你能猜妈妈在做什么菜。最后传来一句『吃饭了!』

坐下来看着满桌的菜,还没来得及动手,又听到一句『多吃点,全都是你爱吃的』。

天下愿意对你说这句话的人,不多。

什么是家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的人间烟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