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

全国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

全国十个地区

其中一个就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此次“非遗+扶贫”重点支持甘肃临夏(以临夏县、积石山县为重点。)此后,雷山将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有效促进就业。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非遗+扶贫”

据悉,为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各地文化部门可组织高校、企业或研究机构,深入挖掘整理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的材料、工艺、功能、样式、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分类研究,丰富现有产品题材、样式、功能,并其在条件成熟的贫困地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解决工艺难题。

那么

“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确定后

将在哪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呢?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非遗+扶贫”作用:

 在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将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贫困地区、家庭的非遗传承人群作为重点推荐研培学员,相关省(区、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要对其重点研培,研培高校也可为其提供免费研修研习培训。

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应利用当地已有的非遗保护利用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闲置场所或企业厂房贫困地区探索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占总就业人数的30%以上。

据了解,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将以具有市场潜力、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以培训为重点抓手,以扶贫带头人作为组织、培训、运营等相关工作的牵头人,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的空间,帮助当地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或相关技能。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国家将这样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将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对接相关高校或企业,委托其组成专家团队分批驻扎到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所在贫困村,帮助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再设计和改造提升,解决工艺难题,并提升产品品质。并鼓励引进有品牌、渠道和用户的知名电商企业和相关企业,采取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多种形式,扩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产品销售渠道。

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

(共10个)

  1.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昭觉县、布拖县为重点)

2.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临夏县、积石山县为重点)

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福贡县、贡山县为重点)

4.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

6.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

7.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

8.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

9.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

10.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黄河上游。临夏民族风情浓郁,境内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31个民族成分其中,东乡族和保安族是以临夏为主要聚居区的两个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禀赋独特,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花儿”的发源地,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花儿之乡”。临夏砖雕、河州贤孝、保安腰刀煅制技艺、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五项民间艺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这次甘肃临夏州的入选

会给临夏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改变呢?

我们拭目以待

甘肃临夏州入选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名单出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