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这里安静、祥和。一座座的茅草屋勾起了儿时的记忆。我不是翁丁人,却是一个地道的佤族姑娘。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记忆中,我也曾住过茅草屋,那时候村里没有青砖壁瓦,只有一间间面积不大的茅草屋或油毛毡房。木制的柱子,竹制或木板制的墙,微风从墙缝中吹进来,一丝丝凉意袭上心头。简陋而狭窄的房屋住着幸福的一家人,特别温馨。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那时候,乡间小路还是凹凸不平的土路,下起雨便有深浅不一的小泥潭。雨过天晴,一群年龄相仿的朋友相约去玩。拖着的人字拖也丢在一边,光着脚丫踏着雨水,踩着泥潭,脸上挂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心理甚是满意。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每个街子天,父亲开着拖拉机载着村里的人上街买卖。傍晚时分,期待着亲人从街上带来的小零食。那时候,一点点糖果就会感到满足。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桃李成熟的季节,与朋友约着偷邻居家的李子吃。手上拿着点辣椒末和盐,蘸着李子,酸脆爽口,旁人看着都流口水。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但是在上小学的前几年,村寨里开始发生变化,一间间的毛草房被拆,一家家盖起红砖白瓦的混泥土房。毛草屋便一点一点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发达的科技让我的的生活便利了不少,却让我们的距离遥远了很多。曾经一家子围在火塘边聊天,一群人坐在寨子里的某个角落谈笑,一寨子人人抬起小板凳聚在一起满怀期待的等电影放映,白色的银幕,转动的放映机,满满的都是回忆。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我相信沧源的很多村寨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很多人有过这样的记忆。现在,很多人失去了那份淳朴,也失去了那份情感。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已经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交流。现在很少看到对方眼里的真情流露,也少了彼此最真挚的问候,曾经的暖意便深深的埋在心底成为回忆。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多少人曾光着脚丫,踏着泥水、期待着美味的小零食、围着火塘谈笑风生。欢声笑语,简单纯真,儿时的记忆有没有那么一丝丝触动你的心。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现在,站在这一间间茅草屋前,望着三两相聚的人有说有笑。心理产生了一丝担忧: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会不会像其他“最后的……”一样,多少年后即将消失甚至是已经消失在地球上。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不只是原始部落,还有我们的佤文化,我们的节日。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佤文化,传承下去。文化正在被一点一滴地遗忘,一步一步地走出我们的生活。

少了茅草屋、少了围绕火塘的谈笑、少了爷爷奶奶的烟锅,还少了很多我们的习俗和文化。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不要让被遗忘的文化悄悄哭泣……

让我们永远记忆和传承佤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