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孩子培养成精英难于上青天?

缺乏思维和方法

最近看到一篇文,讲的入木三分,我拿过来,大家分享......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人们越来越焦虑,焦虑自己害怕被这个社会抛弃,焦虑孩子怕他们未来没有好的前程,怕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们努力的工作,拼命的提升,但往往又因为缺乏思维和方法,抛弃自己的观点,再建立新的观点,再抛弃再建立,周而复始,原地踏步。

想把孩子培养成精英难于上青天?

精英:一个扑朔迷离的词语,一个人人向往的阶层。

互联网让人人都可以在媒体上发表言论,有人说现在的社会“上升通道逐渐关闭”、“阶层日益固化”,其实这才是社会原本的常态。中国过去的两千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如此。西方这种数百年稳定的社会,阶层固化更是早已天经地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恰恰就是因为这一幕不多见,不常见,很稀奇。时人异之,才产生了文学效果。一个流动性过大的社会,一定是制度不完善的,也一定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往往都发生在朝代轮换都前夕。

同样,我们都父辈祖辈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们经历了中国社会百年一遇都朝代轮换和经济变革,亲眼目睹了身边都人阶层的更替。当社会模型良性可持续发展了,也就常态了,阶层也就稳固了,但是很多人不适应了,受不了啦。

他们不向内看,或者看不到自己缺点,他们不读书,看不到更大到世界。


勉强中产的想当精英,于是所有的资本都投入到孩子到教育上。

下层社会想进入中产,于是所有到资本都投入到周而复始到工作中。

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十年或者三代人都努力。

今天的精英不在以豪车奢侈品标榜自己了,因为那些廉价的东西,中产也能买的起,无法分辨不同。他们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就是深挖护城河,保持下一带的下限,于是动额上百万学费出国留学,国际学校风生水起。

不过,再宽的护城河也有独木桥,没有独木桥有树枝。在今天这个时代,平民其实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来实现阶级跃迁,但前提是你得具有以下三者中的一项:

一是“天赋”。有“天赋”的人,我们通常叫“天才”。“天赋”的本质,其实就是基因突变,按人口中的一定比例随机生成,出现地域无法控制,出现时间不可预测。这种不世出的人类天才一旦出山就光芒万丈,再保守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得不考虑将这些天生异能者收编进城堡之内。有“天赋”者,万中无一,上升难度最易。

二是“才华”。我们一般也叫“能人”。而“才华”和“天赋”的区别在于,“才华”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刻意培养的成果。这些“能人”往往是平民阶层举数代人之心力打造的“特优产品”,功能和特点都是为统治阶层精心定制的,用着绝对顺手,包您称心满意。统治阶级看到平民中居然有人这么有心,也往往心生感激,愿意接纳其成为自己一员。有“才华”者,千里挑一,上升较易。

三是“美貌”,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占人口比例大概1%左右,可以被上层阶级拿来直接当装饰品或是改善基因用。但因为数量最多,上升的难度要比前两者高好几个数量级。

以上三大要素,占一个,就有实现阶级跨越的可能;占两个,有实现阶级跨越的较大可能。三个都不沾的,在今天这个时代,还想实现阶层跨越那就只能靠彩票了。需要注意的是,勤奋并不能使人上升到精英序列,勤奋本身只有在和天赋、才华、美貌这三要素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助攻作用。单拼勤奋,只能保证你上升到底层阶级中的上层。

天赋、才华、美貌之所以得到精英阶层的承认,是因为这三样东西放在任何群体内都是稀缺资源。我注意到的一个趋势是,这类稀缺资源被优化配置的效率,在今天这个时代正在急速地上升。换言之,怀才不遇的牛人、小村小镇的美女,在未来将越来越难以被埋没,随时随地都会被挖掘出来并往城堡输送。过去因为与外界交流不多而可以娶到自己村里的大美女,这种捡漏的好事以后会越来越不再可能。

你说能为精英,难不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