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0到6岁是孩子心理和智力发展的胚胎期,应该通过生活中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来完成这一阶段。”

可见,即使是还没正式上学的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那么在学龄前家长要如何培养宝宝呢?

不是花多少钱去上早教,也不是买多少昂贵的玩具,而是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1、 感知觉的培养

蒙台梭利指出:只有0到6岁也就是学龄前的时期,会有各种敏感期的出现,比如口欲期、秩序敏感期、感觉敏感期等等,这个时期是儿童成长的“机会之窗”,孩子只有通过对外界进行感知和探索,才能在每一个敏感期中得到顺利发展,一旦错过,以后也将难以弥补。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父母要重视对宝宝各种感知觉的启发和培养,比如听觉、视觉、触觉等等,教孩子认识一个事物,最好从多方面的感知开始,比如让宝宝认识苹果,可以尝一尝味道、摸一摸质地、闻一闻气味,通过多种感觉刺激,使感知觉得到充分的开发。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2、 语言能力的培养

3岁以后,宝宝的语言能力基本形成,并且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词汇量也有了大量积累,父母要在这一时期重视培养宝宝的语言逻辑性,以及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平时在和宝宝交流时,父母要引导宝宝进行逻辑思考,比如多问宝宝“为什么”,让宝宝在表达的时候说出原因。比如“因为今天下雨了,所以我要穿上雨靴。”让宝宝说出原因和结果,从而提高语言的逻辑性。以后再学习中就可以掌握推理的方法,并且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3、 观察力的培养

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需要父母经常启发宝宝带着好奇心去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

比如带宝宝去动物园可以先问问宝宝:“小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老虎是怎样走路的?”宝宝会因此而更加感兴趣,观察得也会更加认真细致。

宝宝在观察某样事物时,父母不能采用强制的态度,因为宝宝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较长时间,如果非要强迫宝宝一直观察,宝宝就会觉得不耐烦,失去了观察的兴趣。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当然,除了带孩子出门观察周围的环境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无字绘本、科普绘本之列的书籍,孩子虽然不识字,但是较为丰富和真实的图画也能让孩子从中观察到很多内容。


(4.18-4.23是头条图书节,活动期间平台发放了3张图书通用券,面额分别是199-50、99-20、60-10,点击进入购买页面即可领取)

4、 记忆力的培养

学龄前宝宝的记忆特点是容易记住但是也容易忘掉,并且记忆有强烈的形象性。相对于抽象的文字和概念,会更容易记住具体的图像。

所以,要提高学龄前宝宝的记忆力,父母就要用具象的方法来训练。比如让宝宝记住一个英语单词,可以给宝宝看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宝宝将抽象的字母和图像进行结合,帮助理解和记忆。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美国心理学家巴拉德提出:学龄前儿童的记忆存在“记忆回涨”的特点,也就是当时能记住,但是过一会儿就忘了,可是过几天又能记起来。

所以在引导宝宝记忆的时候,应该多回顾和重复,这样可以增加宝宝记忆的准确性和持久性。

通过让宝宝复述故事的方法,也能帮助锻炼记忆力,经过几次的重复听,然后再复述,宝宝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故事记得一字不落。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5、 专注力的培养

专注力是进行一切学习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很多孩子学习成绩差,知识掌握不牢固,究其原因都是缺乏专注力造成的。在学龄前,父母就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培养专注力,就要先从减少对宝宝的干扰开始,玩具和书本不能全部摆在宝宝的面前,宝宝在看书的时候,不要一会儿让宝宝吃水果,一会儿问宝宝饿不饿。宝宝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都会非常的专注,父母不恰当的干扰,才是破坏专注力的主要原因。


学龄前宝宝多做这5种“培养”,提升智力水平,上小学不吃力

专注力还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与记忆力、观察力都相关,家长也可以给孩子选择百科、幼儿科普类的绘本,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升专注力、观察力、思考力等相关的能力,为以后上学打好基础。


(4.18-4.23是头条图书节,活动期间平台发放了3张图书通用券,面额分别是199-50、99-20、60-10,点击进入购买页面即可领取)

学龄前重视对宝宝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智力发展,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宝宝发展健全的心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于宝宝的未来也是一笔巨大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