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周边岛屿上居住着70多万名原生土著居民,被称为毛利人,当二百多年前西方殖民者发现这些土著,他们当时还是食人族,通过战争杀死俘虏吃人为生!后来被西方文化教化影响下不再吃人了。要知道,在19世纪英国人到来之前,毛利人部落之间经常爆发战争,其血腥和残忍难以想象,有时敌人的尸首会被在人肉仪式中吃掉。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毛利人使用一种被称为泰阿哈(Taiaha)的长柄武器来用于祭典性质的比武中,也用其来象征高级阶层的权力和地位,一般以硬木制作,有时也用鲸骨。一端打磨尖锐如同矛头,用来戳刺,另一端打磨扁平如同桨叶,用来砍击,长1.5至1.8米,刺击的矛尖部分,可以捶击的矛根部,可以扫击的杆部,像船桨一样的扁尾也是重要的作战打击部位,在矛尖根处往往系有羽毛或者树叶纤维。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刺青的毛利人表演他们传统的舞蹈“哈卡舞”,用来吓退敌人。刺青显示他们的出身、地位以及战斗技能。现代毛利人武装着传统的泰阿哈棍棒,另有一根短棍,通常插在腰带里作为备用武器。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曾经的食人族新西兰土著“毛利人”的武器放在现在竟是艺术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