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秭归夏橙小青果与大金果同现一树。

水土、气候环境,是水果的生存之根本,特别是夏橙,这种害怕寒冷的水果,对气候环境的要求越发显得娇气。

秭归夏橙,立地于湖北秭归县长江三峡河谷两岸,成熟于初夏。秭归夏橙的存在,改变了中国夏季水果一橙难寻的局面,它以良好的品质和水果淡季的呈现,成为夏季水果的橙中“皇后”,从而享誉大江南北。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夏橙成熟季,青黄果满枝。

2018年盛夏的一天雨天,记者来到湖北省秭归县泄滩乡,只见公路沿线,车水马龙,成群结队的农民,冒雨采摘夏橙,为南来北往的果商装车上货。

秭归夏橙,这个夏季水果“皇后”,也在探访者的目击和耳闻中,慢慢展开了她迷人的面纱,展露出这种被誉为“天然保健饮料”的高贵品质。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车上浸果,确保新鲜。

(小题)屈原故里,柑橘驰名2300多年,时代选择了夏橙

湖北秭归,在春秋战国时代,出了一个伟大的文化人,他就是被称为中国“诗祖”的伟大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屈原。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泄滩山坡全是夏橙。

2300多年前,屈原创作了一首诗,名《橘颂》。这一诗篇,不仅借物言志,颂扬了柑橘的品德,同时,也留下了湖北秭归有文字可依的柑橘种植证据。

自春秋战国2300多年来,秭归峡江两岸,种植柑橘的历史记录,从来就没有断绝过。据查阅明清两个朝代9部《归州志》资料,都有橘、橙、柑、柚的种植情况和资料记录。如道光壬午年(1882年)《归州志》卷八载:“其物产可纪者,於果则有橘、橙、柑、柚(小曰橙,大曰柚)”。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夏橙在初夏成熟,最长留树时间可长达16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秭归更是全国优先发展柑橘的区域,品种引进和品种改良的步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在“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等知名专家的指导下,秭归脐橙、桃叶橙、锦橙等先后登场。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发展夏橙,让峡江农民不再贫穷。

1975年,秭归县农业特产部门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又引进了夏季成熟的橙类种——夏橙。当时,选择长江北岸的南坡栽培,主要种植于秭归县的泄滩乡(泄滩)和屈原镇(青滩)。

夏橙落地秭归后,温暖的峡江环境和土壤,使夏橙品质已有大的提升。1992年,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李祥瑞,对秭归夏橙进行鉴定,认为秭归夏橙品质优秀,成为脐橙中的精品,并将“桃叶橙、脐橙、夏橙”命名为“峡橙三秀”。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公路有多长市场有多长。

2000年前后,有关部门又将“桃叶橙、脐橙、夏橙、锦橙” 誉为“峡橙四秀”。

(小题)湖北的“暖冬中心”,夏橙安全越冬,品质得到提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一位叫晏子的学者说的这句名言,他告诉我们,任何植物,离开了它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就会发生变异。

同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屈原,也在传世诗篇——《橘颂》中写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夏橙果园点缀峡江。

秭归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受地势影响,气候垂直差异变化很大。而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高山大岭的阻隔,长江水温的调节,使秭归峡江两岸,形成了少见的温暖地带,冬季不结冰,夏季不酷热,雨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三峡工程建成后,冬季日平均增温0.3-1.3度,夏季日平均降温0.9-1.2度,气候条件的变化,更加有利于夏橙的种植。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每筐夏橙重达140斤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在一次学术会上称:秭归峡江河谷,是湖北省的“暖冬中心”,这种独特的小气候,为秭归夏橙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

为让秭归夏橙品牌得到保护和发展,2014年,由秭归县柑橘协会发起,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从树上到车上,再到市场,夏橙不落地。

2014年8月29日,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湖北省、宜昌市和秭归县三级农业专家,对秭归夏橙开展了现场核查和产品品质鉴评。

当年的10月30日,秭归夏橙接受了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组织的专家组答辨、评审,并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的认证。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在车上装筐。

专家们一致认为,秭归夏橙,因产于气候独特的长江三峡河谷地区,具有“果形端正、橙黄光滑、肉脆化渣、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富有香气”的独特品质。

据秭归县柑橘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秭归夏橙主产于秭归县的泄滩、水田坝、归州、屈原、郭家坝、沙镇溪、梅家河、两河口、九畹溪、茅坪等10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18′—111°00′,北纬30°38′一31°11′;总生产面积1333公顷,年产量19000吨。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峡江夏橙美化峡江。

秭归夏橙的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椭圆形或近圆形或圆球形,单果重≥150克,鲜食、加工兼用,耐贮藏。果皮色鲜,橙黄至橙红色,皮较薄。

(小题)夏橙夏季上市,花果同枝,青黄交替,景观罕见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可爱的夏橙。

秭归夏橙的最大特殊性,就是夏季成熟上市。这个时段的水果,不仅满足了淡季水果市场的需求,更是为峡江两岸增添了罕见的自然景观。

每年4月上旬,秭归夏橙树上,开满洁白的花朵,清香扑鼻,使整个峡江都是香风扑面,蜂飞蝶舞。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每年4月,夏橙花果同枝奇观。

此时,上个年度的夏橙果,也即将进入成熟期,整个夏橙园,出现“花果相会”奇观。

每年5月,白色花朵褪尽,青果渐次膨大,而上个年度的夏橙,则已是金黄光亮,已经成熟可食。此时,当年的夏橙青果已有鹌鹑蛋大小,而金黄色的夏橙已达到拳头大小,夏橙园又呈现“青黄果交替同现、大小果果相会、父子同树”的奇观。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青黄交替是夏橙的特点。

“青黄果交替”景观,一直持续到8月中下旬夏橙果采摘完毕。夏橙留树时间长达12个月至16个月。采摘之后,夏橙又开始进入下一个轮回。

壮美的三峡风光,与秭归夏橙、峡江民居,形成中国最美的山水农耕风情图。

(小题)颗颗夏橙甜,农民多辛苦,夏橙为农民铺就致富路

在秭归有新谚语:“吃秭归脐橙,清火养颜,强身健体;吃秭归夏橙,消暑解渴、延年益寿”。

秭归夏橙有“果形端正、肉脆化渣、酸甜适度”的优良品质,单果重150—2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克,酸0.9—1.2克,维生素 C≥240mg/1000g。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采摘丰收果,农民辛苦而快乐。

此外,夏橙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粗纤维、钙、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是形、色、香、味俱佳的鲜食果品,是一种纯天然的保健“饮料”。

秭归夏橙味甘性平,具有滋脾健胃、清肺化痰、润肤养颜、理气、抗癌、解酒等多种功能,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居家夏季旅行、馈赠亲友的高级补品和礼品。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背运,是山区农民采摘后运输的唯一手段。

好水果,大家掂记。

正是因为夏橙的这些特点,每年的夏季,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水果商人,都会在秭归抢收夏橙。盛夏时节,秭归县的公路沿线,到处能见到采果背果的人群、装果拖果的车辆,一片丰收景象。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夏橙果园都在江边。

夏橙采收季节,也是气温最热的时节。采摘运送夏橙,其辛苦度比任何季节都要高。

这天,记者来到泄滩乡陈家湾村8组,正好遇到来自广西桂林全州明远果业的客商赵恒,他雇来一辆装17吨夏橙的大货车,正等着发货。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农民忙着装运带叶夏橙。

农村中介人杜海鹏,把这一车夏橙的采摘,安排给陈家湾村8组农民宋云家。为帮助客商采齐一车夏橙,宋云找来万家村彭建勇农民采果队,采果队共18个人,男女配搭,女人采果,男人背运。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采满一筐,便上背启运。

他们早上3点起床做准备工作,4点钟吃早饭,5点钟,准时进入农民宋云家的夏橙园采果,天下着雨,他们冒着雨,负责采果的女人们,爬上树,脚踩树丫,一手扶树,一手摘果,速度飞快;男人负责装筐,每筐140斤左右,装齐后,背着橙筐,沿田间山坡走上公路。

秭归夏橙的果园,都在陡坡之上,环境恶劣,充满危险,每一个夏橙都要准确丢进篓子内,否则,就会滚入长江。采果队经过整整一天采摘,直到下午5点钟,才将广西桂林的一车夏橙装满。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女人冒雨花上树采摘夏橙,身轻如燕。

泄滩乡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周小刚告诉记者:夏橙采摘,农民都是这么辛苦,但这种辛苦,都在收获中得到回报。泄滩乡于1975年开始夏橙种植,到2018年,全乡夏橙面积已达到2万亩,超过了原有耕地面积1.7万亩,有3000多亩夏橙是开垦的次荒地。年总产值超过2个亿。成为秭归县第一个夏橙专业乡,也被中国柑橘销售市场誉为“中国夏橙之乡”。

陈家湾村6700亩耕地全部种植夏橙,每年总产量达到130万斤,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全村538户,户平夏橙收入5万元。人平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5组农民吴承立,种植夏橙43亩,年均收入50多万元,2017年夏橙收入达到70多万元。

秭归夏橙:活跃一个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黄交替,誉满中华

峡江400米以下夏橙成为亮点。

据秭归县柑橘协会秘书长向长海介绍:秭归夏橙共有奥林达、伏令、蜜萘、红夏、露德红、康贝尔等多个品种,1975年开始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种植。目前,全县的夏橙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大面积集中在泄滩乡,年产夏橙3.5万吨。根据每年夏橙销售签发植物检疫证单上统计,秭归夏橙已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刘洪进、余文畅、郑军、向长海/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