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秭歸夏橙小青果與大金果同現一樹。

水土、氣候環境,是水果的生存之根本,特別是夏橙,這種害怕寒冷的水果,對氣候環境的要求越發顯得嬌氣。

秭歸夏橙,立地於湖北秭歸縣長江三峽河谷兩岸,成熟於初夏。秭歸夏橙的存在,改變了中國夏季水果一橙難尋的局面,它以良好的品質和水果淡季的呈現,成為夏季水果的橙中“皇后”,從而享譽大江南北。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夏橙成熟季,青黃果滿枝。

2018年盛夏的一天雨天,記者來到湖北省秭歸縣洩灘鄉,只見公路沿線,車水馬龍,成群結隊的農民,冒雨採摘夏橙,為南來北往的果商裝車上貨。

秭歸夏橙,這個夏季水果“皇后”,也在探訪者的目擊和耳聞中,慢慢展開了她迷人的面紗,展露出這種被譽為“天然保健飲料”的高貴品質。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車上浸果,確保新鮮。

(小題)屈原故里,柑橘馳名2300多年,時代選擇了夏橙

湖北秭歸,在春秋戰國時代,出了一個偉大的文化人,他就是被稱為中國“詩祖”的偉大愛國詩人和浪漫主義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屈原。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洩灘山坡全是夏橙。

2300多年前,屈原創作了一首詩,名《橘頌》。這一詩篇,不僅借物言志,頌揚了柑橘的品德,同時,也留下了湖北秭歸有文字可依的柑橘種植證據。

自春秋戰國2300多年來,秭歸峽江兩岸,種植柑橘的歷史記錄,從來就沒有斷絕過。據查閱明清兩個朝代9部《歸州志》資料,都有橘、橙、柑、柚的種植情況和資料記錄。如道光壬午年(1882年)《歸州志》卷八載:“其物產可紀者,於果則有橘、橙、柑、柚(小曰橙,大曰柚)”。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夏橙在初夏成熟,最長留樹時間可長達16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秭歸更是全國優先發展柑橘的區域,品種引進和品種改良的步伐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在“柑橘之父”章文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等知名專家的指導下,秭歸臍橙、桃葉橙、錦橙等先後登場。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發展夏橙,讓峽江農民不再貧窮。

1975年,秭歸縣農業特產部門從中國柑橘研究所,又引進了夏季成熟的橙類種——夏橙。當時,選擇長江北岸的南坡栽培,主要種植於秭歸縣的洩灘鄉(洩灘)和屈原鎮(青灘)。

夏橙落地秭歸後,溫暖的峽江環境和土壤,使夏橙品質已有大的提升。1992年,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李祥瑞,對秭歸夏橙進行鑑定,認為秭歸夏橙品質優秀,成為臍橙中的精品,並將“桃葉橙、臍橙、夏橙”命名為“峽橙三秀”。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公路有多長市場有多長。

2000年前後,有關部門又將“桃葉橙、臍橙、夏橙、錦橙” 譽為“峽橙四秀”。

(小題)湖北的“暖冬中心”,夏橙安全越冬,品質得到提升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一位叫晏子的學者說的這句名言,他告訴我們,任何植物,離開了它的生存環境和條件,就會發生變異。

同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屈原,也在傳世詩篇——《橘頌》中寫有:“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夏橙果園點綴峽江。

秭歸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受地勢影響,氣候垂直差異變化很大。而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高山大嶺的阻隔,長江水溫的調節,使秭歸峽江兩岸,形成了少見的溫暖地帶,冬季不結冰,夏季不酷熱,雨量充足,晝夜溫差大。

三峽工程建成後,冬季日平均增溫0.3-1.3度,夏季日平均降溫0.9-1.2度,氣候條件的變化,更加有利於夏橙的種植。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每筐夏橙重達140斤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在一次學術會上稱:秭歸峽江河谷,是湖北省的“暖冬中心”,這種獨特的小氣候,為秭歸夏橙的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

為讓秭歸夏橙品牌得到保護和發展,2014年,由秭歸縣柑橘協會發起,申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從樹上到車上,再到市場,夏橙不落地。

2014年8月29日,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組織湖北省、宜昌市和秭歸縣三級農業專家,對秭歸夏橙開展了現場核查和產品品質鑑評。

當年的10月30日,秭歸夏橙接受了通過了國家農業部組織的專家組答辨、評審,並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的認證。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在車上裝筐。

專家們一致認為,秭歸夏橙,因產於氣候獨特的長江三峽河谷地區,具有“果形端正、橙黃光滑、肉脆化渣、酸甜適度、風味濃郁、富有香氣”的獨特品質。

據秭歸縣柑橘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秭歸夏橙主產於秭歸縣的洩灘、水田壩、歸州、屈原、郭家壩、沙鎮溪、梅家河、兩河口、九畹溪、茅坪等10個鄉鎮;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東經110°18′—111°00′,北緯30°38′一31°11′;總生產面積1333公頃,年產量19000噸。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峽江夏橙美化峽江。

秭歸夏橙的外在感官特徵:果實橢圓形或近圓形或圓球形,單果重≥150克,鮮食、加工兼用,耐貯藏。果皮色鮮,橙黃至橙紅色,皮較薄。

(小題)夏橙夏季上市,花果同枝,青黃交替,景觀罕見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可愛的夏橙。

秭歸夏橙的最大特殊性,就是夏季成熟上市。這個時段的水果,不僅滿足了淡季水果市場的需求,更是為峽江兩岸增添了罕見的自然景觀。

每年4月上旬,秭歸夏橙樹上,開滿潔白的花朵,清香撲鼻,使整個峽江都是香風撲面,蜂飛蝶舞。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每年4月,夏橙花果同枝奇觀。

此時,上個年度的夏橙果,也即將進入成熟期,整個夏橙園,出現“花果相會”奇觀。

每年5月,白色花朵褪盡,青果漸次膨大,而上個年度的夏橙,則已是金黃光亮,已經成熟可食。此時,當年的夏橙青果已有鵪鶉蛋大小,而金黃色的夏橙已達到拳頭大小,夏橙園又呈現“青黃果交替同現、大小果果相會、父子同樹”的奇觀。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青黃交替是夏橙的特點。

“青黃果交替”景觀,一直持續到8月中下旬夏橙果採摘完畢。夏橙留樹時間長達12個月至16個月。採摘之後,夏橙又開始進入下一個輪迴。

壯美的三峽風光,與秭歸夏橙、峽江民居,形成中國最美的山水農耕風情圖。

(小題)顆顆夏橙甜,農民多辛苦,夏橙為農民鋪就致富路

在秭歸有新諺語:“吃秭歸臍橙,清火養顏,強身健體;吃秭歸夏橙,消暑解渴、延年益壽”。

秭歸夏橙有“果形端正、肉脆化渣、酸甜適度”的優良品質,單果重150—200克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克,酸0.9—1.2克,維生素 C≥240mg/1000g。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採摘豐收果,農民辛苦而快樂。

此外,夏橙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粗纖維、鈣、鐵等多種營養成份,是形、色、香、味俱佳的鮮食果品,是一種純天然的保健“飲料”。

秭歸夏橙味甘性平,具有滋脾健胃、清肺化痰、潤膚養顏、理氣、抗癌、解酒等多種功能,經常食用,可以補充人體必須的營養,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是居家夏季旅行、饋贈親友的高級補品和禮品。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背運,是山區農民採摘後運輸的唯一手段。

好水果,大家掂記。

正是因為夏橙的這些特點,每年的夏季,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水果商人,都會在秭歸搶收夏橙。盛夏時節,秭歸縣的公路沿線,到處能見到採果背果的人群、裝果拖果的車輛,一片豐收景象。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夏橙果園都在江邊。

夏橙採收季節,也是氣溫最熱的時節。採摘運送夏橙,其辛苦度比任何季節都要高。

這天,記者來到洩灘鄉陳家灣村8組,正好遇到來自廣西桂林全州明遠果業的客商趙恆,他僱來一輛裝17噸夏橙的大貨車,正等著發貨。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農民忙著裝運帶葉夏橙。

農村中介人杜海鵬,把這一車夏橙的採摘,安排給陳家灣村8組農民宋雲家。為幫助客商採齊一車夏橙,宋雲找來萬家村彭建勇農民採果隊,採果隊共18個人,男女配搭,女人採果,男人背運。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採滿一筐,便上背啟運。

他們早上3點起床做準備工作,4點鐘吃早飯,5點鐘,準時進入農民宋雲家的夏橙園採果,天下著雨,他們冒著雨,負責採果的女人們,爬上樹,腳踩樹丫,一手扶樹,一手摘果,速度飛快;男人負責裝筐,每筐140斤左右,裝齊後,揹著橙筐,沿田間山坡走上公路。

秭歸夏橙的果園,都在陡坡之上,環境惡劣,充滿危險,每一個夏橙都要準確丟進簍子內,否則,就會滾入長江。採果隊經過整整一天採摘,直到下午5點鐘,才將廣西桂林的一車夏橙裝滿。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女人冒雨花上樹採摘夏橙,身輕如燕。

洩灘鄉農技服務中心主任周小剛告訴記者:夏橙採摘,農民都是這麼辛苦,但這種辛苦,都在收穫中得到回報。洩灘鄉於1975年開始夏橙種植,到2018年,全鄉夏橙面積已達到2萬畝,超過了原有耕地面積1.7萬畝,有3000多畝夏橙是開墾的次荒地。年總產值超過2個億。成為秭歸縣第一個夏橙專業鄉,也被中國柑橘銷售市場譽為“中國夏橙之鄉”。

陳家灣村6700畝耕地全部種植夏橙,每年總產量達到130萬斤,銷售收入3000萬元以上,全村538戶,戶平夏橙收入5萬元。人平純收入達到1萬多元。5組農民吳承立,種植夏橙43畝,年均收入50多萬元,2017年夏橙收入達到70多萬元。

秭歸夏橙:活躍一個夏季的水果皇后,青黃交替,譽滿中華

峽江400米以下夏橙成為亮點。

據秭歸縣柑橘協會秘書長向長海介紹:秭歸夏橙共有奧林達、伏令、蜜萘、紅夏、露德紅、康貝爾等多個品種,1975年開始從中國柑橘研究所引進種植。目前,全縣的夏橙種植面積已達2.5萬畝,大面積集中在洩灘鄉,年產夏橙3.5萬噸。根據每年夏橙銷售簽發植物檢疫證單上統計,秭歸夏橙已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

劉洪進、余文暢、鄭軍、向長海/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