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招聘」背後的真問題,不容忽視

前不久,陝西神木市發佈公告稱,決定招聘100名公益性崗位協管員,需全日制研究生學歷,月薪2500元,聘期三年。

此公告經該市政府網站發佈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網友稱之為“神招聘”;對此招聘,網友指責其學歷要求過高,所給薪水明顯偏低,有“寒磣”研究生之嫌,與黨和國家倡導的尊重知識人才政策背道而馳。

針對輿論關注,該市有關方面及時回應,稱未將招聘條件、步驟表述完整,並表示歉意;經認真梳理,原來該市的此次招聘,並非市場性招聘,而是政府“故意”設施崗位,為解這些高學歷者就業之苦,讓其有穩定的收入,擺脫身陷貧困之苦。

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後,原有的疑惑自然也就消除了,該市政府不是在“寒磣”研究生,面是在為就業困難的大學生解後顧之憂,緩解就業之苦的同時,也為政府儲備人才;可謂是一舉兩得,理當為之點贊。

不過,舊的疑惑雖煙消雲散了,但新的不解又進入腦海之中,在神木到底還有多少大學生遭遇上了“就業之難”?既然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視,專門設置崗位來解決這些高學歷者的就業問題,至少說明已經不是個別現象。

“神招聘”無疑給那些一味追求高學歷,並想以此搶佔競爭先機之人了一記響亮耳光;其背後的問題就是“大學生就業困難”,折射出的是我國教育結構的不合理,原因則在於教育導向出現了問題,從而造成了新的人才浪費。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勢頭強勁,毛入學率已接近50%,高層次人才的培養相對過剩,就業困難已經不爭的事實;而以學歷教育為導向的基礎教育,正助推著高等教育的盲目發展,“高層次人才”過剩的狀況,不但沒得到緩解,反而有加劇的趨勢。

教育興國,教育事關民族未來,大力發展教育,才能讓我國在未來的世界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不過,發展教育並非就是僅僅發展高等教育,而應讓其擁有合理的結構,讓人盡其才,英雄有用武之地,這才是發展教育的真諦所在。

“神招聘”雖發生在神木,但其背後隱藏的問題,定然不是神木僅有;面對“背後的問題”,政府理當高度重視,除“政府設置崗位”安排外,更需強化市場導向觀念,創造有利條件,為其順利實現就業提供寬廣平臺。

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除了總體結構不合理外,還與大學生就業觀有關;要有效化解其就業難的課題,首要問題就是要引導大學生們,更新觀念,樹立自主就業觀念,主動參與市場競爭,不可過分拘泥於專業與待遇等。

同時,政府要高瞻遠矚,立足長遠,引導社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

穩步調整教育結構,立足國家發展的實際需求,大力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讓億萬技能型、實用型人才脫穎而出,從而夯實我國工業製造質量基礎。

“神招聘”雖是小事,其背後隱藏的問題事關國家科學發展,絕非小事,理當高度重視,狠下功夫,拿出實招,將問題消除在萌芽之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乘勝前進掃清障礙。(尚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