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姜文导演的新作《邪不压正》在炎炎夏日里上映,和预期一样,评论区里板砖与赞美声齐飞,口碑极度两极分化。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艺术欣赏,本就见仁见智,是“包饺子喂猪”?还是“为了这醋才包的饺子”?对此咱们不站队也不关心,看过影片后就只有一个感觉特别强烈——老北京呐,真美!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环绕内城的老城墙,灰砖青瓦、密集却不逼仄的胡同民居,白雪皑皑的正阳门箭楼,一绺红壁的南池子大街......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早在拍摄之初便扬言要将梁思成“哭着喊着”消失的老北平风貌在影片中原景重现的姜文导演,没有食言!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在姜文镜头语言下,“1937.7.7”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前后的老北平,有壮美的中轴线,有“东富西贵”的一派祥和;而暗藏其下的波谲云诡、暗流涌动, 是关乎兴亡荣辱的家国天下事。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邪不压正》

富贵东城


在《邪不压正》中,东城区上镜次数极多,或许是姜文一家自搬到北京后便生活在东城内务部街的缘故,他对老东城的熟悉程度、热爱之情,当真是毫无遮掩。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内务部街11号院的“阳光”和“侠影”


这是影片故事主线铺陈开来的地点,是蓝青峰(姜文饰)在京城10多处宅院中的一座,是操着纯正京片子的美国大夫住所,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影片台词)......其实,这里是姜文儿时的家。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70年代、姜文一家从唐山迁到北京后,就住进了内务部街的11号院。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姜家三兄妹:哥哥姜文、妹妹姜欢、弟弟姜武


在清末,因这里是乾隆朝大臣明瑞的曾孙景庆袭爵的府邸,景庆随后迎娶了道光皇帝的寿恩固伦公主,于是11号院便被称为“六公主府”,也称驸马府。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图片来自“正阳书局砖读空间 id:zysjzdkj”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解放军总政宣传部的机关办公地,1960年后作为职工宿舍使用。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图片来自“京报网”。张宁/摄


在11号院的第一代居民中,有魏巍、黄胄、王愿坚等上百位军中才子,第二代中的大学教授、作家、导演、名记者也多达数十位,文艺与学术气息,如同炊烟袅袅,升腾于这个院子的上空。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魏巍


在艺术气息中被熏陶浸染的姜文,更是将导演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大部分镜头留给了11号院。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爬烟囱的马小军,举着望远镜偷窥,打群架,少年少女们放肆的笑脸,还有《乡村骑士》的旋律悠扬......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如今,11号院又被“狭带私货”的姜文搬上了《邪不压正》的大荧幕,只是故事背景从“文革”时期变成了民国年间。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而内务部街的来历则源于:1906年,清政府在这里成立了民政部,胡同便更名为“民政部街”,一直到民国北洋政府在此设立内务部,才有了“内务部街”的名称 。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协和医院任何时代皆翘楚


影片中,归国后的李天然(彭于晏饰)借助协和医院掩藏身份、乔装大夫;警察局长的女人——唐凤仪(许晴饰)在这里打“不老针”,风姿颠倒众生。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协和医院前身是1906年,伦敦会与其他5个教会在京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买下协和医学堂,用12.5万美金购得原满清豫王府房产,改建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启了一段属于近现代中国医学的传奇历程。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北京人”头盖骨之谜,在协和医院被揭开;生理系主任林可胜创办了《中国生理学杂志》,使中国生理学与世界同步。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协和第一位公共卫生学教授美国人兰安生在中国呆了16年,促进了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他的名言“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永远记存于中国公共卫生历史。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建国后,虽几经风雨,可协和医院的“扩张”速度依旧令人乍舌,如今“版图”面积已经横跨整个东单路口,在北京的诸多三甲医院里,协和医院是领跑者,这里的号是公认最难挂的。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东交民巷从屈辱中走出


在《邪不压正》中,东交民巷的镜头贯穿影片首尾,这里曾被称为东江米巷,因江南的粮食经大运河抵达后卸放在这里而得名。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到了清末,这段御河被划入了外国使馆界,近代中国的不少大事件,都能和东交民巷沾上边。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00年8月,不足两万人的“八国联军”以保护东交民巷使馆区为名,从天津卫打到了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惶西逃,数十万义和团则作鸟兽散。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19年,巴黎和会否决作为一战“战胜国”的中国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利益,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游行队伍义愤填膺,向东交民巷的各国使馆提交抗议书。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各帝国主义使馆相继迁往南京。东交民巷归还中国本该顺理成章,可现实却是列强继续霸占。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直到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毛泽东主席命令入城式必须经过东交民巷,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洗刷了50年来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六国饭店谍影重重


东交民巷中最出彩儿的地方要数六国饭店,《邪不压正》里最精彩的那段讨论“屁股上盖戳”的戏,正是于此上演。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装潢华丽,洋酒西餐,纸醉金迷,性感尤物,各国各界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前一秒还歌舞升平,下一秒便枪声喋血......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而六国饭店经历的的腥风血雨,远比电影中要来的精彩和生动。


六国饭店于1900年由英国人建造,1905年,推倒再建为四层,由于是英、法、美、德、日、俄六国合资,所以取名为六国饭店。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自兴建伊始,六国饭店就不太平。


1928年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就是在六国饭店舞会上,依靠娴熟的舞步,卖弄姿色迷住了张作霖的副官,套出了张作霖回东北的确切时间,使关东军得以在皇姑屯炸死这位不合作的东北军大帅。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川岛芳子


1933年5月7日凌晨,北洋军阀“皖系”大将、不可一世的湖南督军张敬尧,正在饭店房间里洗脸时,被突然闯进来的刺客近距离连击三枪毙命,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刺杀汉奸张敬尧案”。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张敬尧


同时,因地处东交民巷使馆区,拥有避难权,所以六国饭店又很安全。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武昌起义的首义功臣张振武,《京报》社长邵飘萍等人都曾于六国饭店暂避一时。果然,在他们离开六国饭店这把保护伞后,马上招致了杀身之祸。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邵飘萍


建国后,六国饭店被改建为华风宾馆(原外交部招待所),现为涉外三星级宾馆。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朝内南小街——禄米仓——东四牌楼


这三处地界儿也在影片中露过脸,相互之间距离不远,其实前文提到的内务部街,也在这片区域内。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李天然在屋顶飞檐走壁光猪跑、秀肌肉的跑酷拉风镜头,基本就在这片地段。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禄米仓为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仓内原有明代历任仓场监督题名碑,其上所刻内容说明名臣海瑞曾为仓场监督。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影片中,日本人在这里存储鸦片,开孔子学堂,最终被李天然点起的一把复仇之火,付之一炬。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除了禄米仓和内务部街外,礼士胡同,史家胡同,总布胡同,演乐胡同,方巾巷等多条人文荟萃的胡同街巷,贯穿于朝内南小街的首尾。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南小街北侧不远处便是东四牌楼,影片中李天然曾和关巧红(周韵饰)翻过东四牌楼,于房顶约会。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东四因是醒目、高大的东四牌楼所在地而得名,是朝阳门内第一个大路口,在元大都时期就形成了"旧枢密院角市",有不少商号、店铺,买卖兴隆、交易活跃。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京城名谚“腰缠四大恒”中的恒利、恒和、恒兴、恒源四大钱庄,便曾位于东四牌楼的四周。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此外,虽然东大桥、日坛等地如今归属朝阳区,但总归距离东城区界都不远,同样在《邪不压正》中被姜文“点名”,李天然更是在日坛和日本仇人上演了一幕连让三刀的精彩拳脚戏。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当李天然在东城的胡同房顶上蹦跳自如,如履平地,一溜烟的功夫从协和医院就蹦到了东四牌楼之际,小北仿佛看到了姜文导演狡黠而又满足的笑容。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这是他记忆深处的老东城,这里有北京文化中的烟火气,诙谐,这或许就是“邪不压正”中的“谐”,那股子不正经中透着谐趣。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如果说老东城在姜文这部电影中,充当的更多的是“谐”,那么中轴线,代表的则是“正”,是北京城真正的脊梁。


《邪不压正》

中轴脊梁


象天法地,坐北朝南,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方正对称,恢宏严谨......以上词汇,就是梁思成先生心心念念的北京中轴线,她北起钟鼓楼,南抵永定门,华丽而又壮阔。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正阳门九门中的“幸存者”


影片开场不久,在银装素裹中,一列火车驶向了正阳门,老北京的万千气象,瞬间扑面而来。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正阳门又称前门,矗立在紫禁城的正南方,是京城所有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明清时,皇帝出宫,一般都先过金水桥,再出正阳门。寻常百姓则休想从这里通过。也因此,老百姓都称其为“大前门”,又有一说为“国门”。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清军入关后,开始实行旗、汉分城居住的制度,内城房屋一律让给旗人居住,同时内城禁止开设戏馆,于是,大量汉人以及汉族官员便住在了正阳门外。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如今的北京城门,仅存“一对半”,“一对”就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半”是德胜门箭楼。正阳门能“存活”至今,经历可谓殊为不易。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早在1901年,因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京奉、京汉两条铁路修到了正阳门城根。此时,不但出入北京内外城者要钻正阳门门洞,全国各地坐火车到北京的旅客,也得钻门洞才能进入内城。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06年4月,正阳门西火车站,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这是清政府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邪不压正》中李天然下火车的地点,正是这里。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15年,正阳门迎来了一次关键的改造。时任“京都市政公所”市政督办的朱启钤决定打通前门的东、西车站,并做出“拆瓮城”的方案。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1916年,正阳门改造竣工后,城墙上各辟两个门洞,东门洞直通户部街,西门洞直通刑部街。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建国后,正阳门及箭楼曾经过多次修葺。在其他城门都

几乎被拆除殆尽之际,正阳门得以大幅度保全,当真是幸事了。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只是可惜环绕内城九门的城墙几乎不复,影片中呈现出当年人们在日暮黄昏、华灯初上之际登上内城城墙遛弯、散步的场景,再不可能重现了。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钟鼓楼四九城的晨钟暮鼓


在影片后半段,李天然潜藏在中轴线北端的钟楼做起了敲钟人,谨遵“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口令,一边敲钟一边等待着复仇的时机,将影片推向了最后的高潮。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鼓楼又被称作“谯楼”,在元代时名为齐政楼,钟楼曾是元代万宁寺的中心阁,直到清代重建后才呈现出今天的面貌。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当年鼓楼上设置的漏刻壶一共有四个,分别为:天池、平水、万分、收水。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当年,钟鼓楼的报时钟鼓曾是组成京城百姓生活的重要部分。白天正午时分钟楼负责鸣钟;而在夜晚,鼓楼则要担起击鼓报时的责任。所谓“晨钟暮鼓”便是如此。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钟鼓楼同样给予了文艺工作者们创作的灵感与来源:


作家刘心武先生的著名小说名为《钟鼓楼》;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魔岩三杰”之一何勇演唱的京味摇滚经典同样名为《钟鼓楼》;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如今的钟鼓楼毗邻什刹海和南锣鼓巷两处京城著名文化旅游地标,但似乎越来越多的老北京们对这里却越来越陌生了。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图源:图虫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它的脸......”就如何勇在歌中所唱的那样,钟鼓楼、中轴线,整个老北京城,都似乎已变的面目全非。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图源:图虫


此外,北海琼岛白塔,金鳌玉蝀桥,金水桥,南池子等分列中轴线左右两侧的地标也都在《邪不压正》中出镜,这些美好的景致齐齐被姜文拉出来“走秀”。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相信,每一个深爱北京的人在看过这些似曾相识却又模糊不清的画面时,都会五味杂陈,内心翻滚!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海南声屏报》

《邪不压正》其实是姜文写给老北京城的一封情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