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畫家,他的作品能在市場上有很高的拍賣價格,常常和他的知名度、影響力有著密切的關係。
其中,卻有一些畫家,生前籍籍無名,可謂窮困潦倒、不被賞識,卻在辭世後的幾十年裡,作品拍賣價格水漲船高、似乎有趕超老朋友徐悲鴻、林風眠作品拍賣價的氣勢……
怎麼理解這個現象呢?這大約和這位畫家的生前事蹟,有著密切的關係。
他叫常玉。
他出生在四川南充一個殷實的家庭,優裕的家庭環境,讓他沒有生活之憂慮。十歲時,他就跟從當地大儒趙熙學習畫畫、書法! 當時,他還沒展現出獨特的個性。
在19歲時,隨著去法留學的熱潮,他以勤儉學的方式,來到了巴黎,在那裡,他結識了徐悲鴻、林風眠、張道藩等一批影響了整個20世紀的繪畫名家。
巴黎,似乎是常玉的第二個家。
在那裡,他形成了自由、自我的生活習慣,創作繪畫也和一般在那留學的同學不同。畢竟,其他人是在這裡學藝的,學成之後自然要回國,藝術素養難免不形成中西結合的特色,但常玉不是這樣。
自從定居在法國之後,常玉似乎就沒想著要再回家。一生之中除了幾次參加親人喪禮而必行之舉,文從沈夢瞭解,大多時候,他都生活在巴黎。
前後長達45年!
就算在巴黎,常玉也並不是一個合群的畫家。他創作作品總是隨心而為,不拘泥於創作形式,甚至,他似乎沒有上過正規的美術學院。有不少時光,他都浪費在咖啡館裡喝咖啡,一邊拉小提琴或者畫幾張畫!
但,常玉也常常不得不屈就自己,參與畫展,全世界到處飛。1948年到1951年間,為了辦屬於自己的畫展,他甚至在紐約度過了近兩年的時光,卻始終沒打開局面。1964年,他又赴臺舉辦個人畫展…… 總體而言,常玉我行我素的個人風格持續了一生。
有朋友見到一個景象:常常看到許多人將常玉圍著,他可能會把畫好的畫送給你,分文不取。但如果你請他畫像,他會跟你談條件,其中一條就是:“畫畫的時候請不要圍觀,畫好之後不要提意見”! 其人其個性,由此可見一斑。
總體而言,常玉晚年在巴黎,生活還是挺寂寥的。他的作品,總是願意將遠景畫得極其遼闊,而畫的主物體卻又十分小,這,或許正是他對孤獨體驗的一種表現。 1966年,常玉在自己的寓所,因煤氣洩漏而辭世。
時至今日,常玉在民間的知名度也比不上當年的那些同學,但絲毫不影響他如今在拍賣行的地位。
1999年,常玉在“全球藝術家榜”單中名列635位 ;2017年,他已經步入前十位。2011年,他創作的《五裸女》拍出1.28億元港幣(約合當時人民幣1.065億)。此後,常玉的作品漸居高位,成為拍賣行上的香餑餑……
這相對於生前窮困潦倒的他,是多麼巧妙的諷刺啊。
閱讀更多 書畫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