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導語:15萬預算,自主、合資到底選誰?自主和合資,還有多大差距?合資、自主,用起來哪裡不一樣?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15萬以內,買合資車還是自主品牌汽車,這個問題,放在前些年,可以說沒有討論的必要。那時候自主品牌還是低質低價的代名詞,造車基本就是拼湊,連吉利董事長李書福都說過“造車很簡單,就是四個輪子加幾個沙發”。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但是今天,自主品牌的進步有目共睹,而且是全方位的進步,不管從設計、研發、還是生產製造上,都有了質的飛躍。以前自主品牌的天花板是10萬元,但是現在自主品牌已經開始在15萬區間和合資品牌正面廝殺。那15萬以內,到底還有沒有必要買合資車呢?今天範兒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件事。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1.15萬以內,自主和合資還有多大差距?

15萬以內,買合資還是自主,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這個價位上,自主和合資車究竟還有多大差距。對這個問題,還真沒有統一的結論,因為:自主品牌各個車型間,差距就很大。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有些自主品牌,趁著近些年車市的火熱,不斷加緊修煉內功。比如吉利,藉助沃爾沃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其生產的博瑞、博越等車型整體品質進步明顯。還有觀致汽車,不但品質上有口皆碑,還曾經在歐洲E-NCAP碰撞測試中,擊敗眾多歐美品牌,成為年度最安全緊湊型轎車。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可以說,這些踏實造車的自主品牌在產品力上已經和同價位合資車相差無幾。但是自主品牌中也存在一些不求上進的廠家。比如眾泰、力帆、陸風、川汽野馬等,這些車企模仿秀都玩的賊溜,但是產品質量上卻完全對不起消費者的支持,更別說和強大的合資品牌競爭了。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在15萬價位上,要說合資和自主的差距,這和品牌以及具體的車型有很大關係。主流自主品牌像吉利、奇瑞、傳祺等,和合資品牌已經差別不大。但是一些國產二三線小廠和合資品牌的差距,顯然還很大。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2.自主VS合資,具體差別在哪?

雖說部分主流自主品牌在這個價位上,和合資品牌的差距已經不大,但在產品力上,它們還是各有側重的。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首先,自主品牌最大的優勢就是級別了。15萬的價位,可以買到相比合資車更高一個級別的車型。對於合資品牌而言,15萬隻能買到緊湊型轎車和小型SUV,也就是速騰、思域、或者繽智、逍客之類的。但是選擇自主品牌,卻已經可以買到中級轎車或者緊湊型SUV了,比如吉利博瑞、長城H6等。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這就像田忌賽馬,雖然處在同一級別的車型中,自主和合資還有差距。但是同價位下,自主品牌卻可以提供更高級別的車型,這種級別上的優勢就十分明顯了。而更高級別的車型,則意味著在很多指標上,都有更高的開發標準:不管空間、安全還是舒適性。這也是15萬價位,自主品牌最大的賣點。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至於配置,也無需多說,這一直就是自主品牌的強項。甚至在外觀內飾的設計上,在這個價位中,也有很多國產車型超越了合資車。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至於動力總成上,就是自主品牌比較丟分的項目了。以哈弗H6上搭載的1.5T發動機為例,拋開參數不談,僅駕駛感受上來說,H6開起來就像一個跑步運動員穿了一條棉褲一樣。起步肉、加速也無力。而相同價位的本田繽智或者X-RV,雖然只搭載了1.5L的自吸發動機,但是起步加速都明顯輕快很多。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除了發動機,自主品牌還有個更大的短板就是變速箱。目前自主品牌大量應用雙離合變速箱,而雙離合變速箱先天的一些短板難以克服。即便有些車型採用了外購的AT變速箱,但是在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上,自主品牌也難以趕上合資品牌多年的經驗積累。變速箱上的短板會造成行駛頓挫,換擋時機混亂,非常影響駕駛感受。當然,在手動擋上,自主和合資都已經非常成熟,差別不大。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俗稱的“三大件”,除了發動機變速箱之外,還有底盤。好的底盤會讓車輛有更好的操控性和隔音慮震性,總的來說就是更舒適。國產車在底盤調校上和合資車還有不小的差距。當然,底盤調校的好壞,只有在比較中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即便你買了一臺底盤調校一般的國產車,但如果這是你人生第一輛車的話,那你八成是開不出好壞差別的。畢竟,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雖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都很重要,但我們買的畢竟是一臺車,而不只是三大件。所以整車的做工用料、工藝品質也非常重要。對於那些做得比較好的自主品牌,其工藝品質幾乎已經可以和合資車達到同一水準了。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一些國產品牌的生產車間,整個生產線已經擁有極高的自動化程度。所以在整體工藝品質上,部分自主品牌汽車已經可以和合資車打成平手了,但另一部分,還有不小差距。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3.買自主省錢嗎?後期用車成本差多少?

決定是否買一款車,不能簡單的只看購車成本,養車成本也是一筆不菲的花銷。那15萬以內的自主和合資車,養車成本又能差多少呢?其實,養車成本主要包括停車、保險、燃油、保養和維修五個方面。保險和停車方面,價格相同的國產和合資車,是沒有區別的。不一樣的就是油耗和保養、維修上。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油耗上,自主品牌總體上要比合資品牌高上不少。舉兩個典型:1.8T的吉利博越工信部油耗是百公里7.8L,1.5L自吸的繽智工信部油耗是6.5L。但是範兒要說的是,自主品牌油耗高,多半是因為其車型尺寸與級別本來就高,雖然價格相近,但博越是緊湊型SUV,繽智只是小型SUV。所以,一些小的油耗差距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要不出現某些自主品牌那樣離奇高的油耗就好。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至於保養價格,這其實和油耗的問題是一樣的。以價格相近的吉利博瑞和本田思域為例。使用6萬公里後的保養費用分別在1萬和6000元左右。看似博瑞保養更貴,但博瑞是B級車,思域是緊湊型轎車。所以保養和油耗上自主品牌雖然不佔優勢,但也要合理看待,畢竟已經享受了越級的車型,油耗和保養自然也是要越級的。如果和合資品牌更高一個級別的車型比較,雖然自主品牌也難佔優勢,但差距其實也沒那麼大。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至於維修費用,首先看故障率,其次看維修和配件價格。故障率上,自主品牌之間的差距也非常大,好的車款已經和合資不分伯仲,但差的車款真是令人無力吐槽,開個幾年後,全是那種修也不是、不修也不是的小問題。不過在維修價格上,自主品牌還是要比合資品牌便宜上不少。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此外,汽車的保值率也是用車成本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這部分依然是合資品牌佔優,《2017年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顯示,博越和途觀三年保值率分別是63%和66%,博瑞和帕薩特三年保值率分別是57%和65%,雖然合資品牌佔優,但其實差別也並不大。當然,各車型保值率參差不齊,但總體來說,合資品牌還是要好於自主品牌的。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4.範兒態度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總的來說,15萬左右,自主和合資車的優缺點是相互的,選擇自主品牌,你可以買到更高一個級別的享受,同時還有大空間、高顏值以及豐富的配置。選擇合資品牌,你可以得到更好的行使質感,更成熟的動力搭配。

15萬以內,還有必要買合資車嗎?

15萬,究竟還有沒有必要買合資,關鍵在於你的需求是什麼。但是如果讓範兒選擇的話,範兒還是會支持那些做得好的自主車型。但是,目前15萬元級別的自主車型,魚龍混雜。而至於哪些自主車型更好,還要根據自己的購車意向,多去泡泡論壇、查查口碑才可以。那麼,大家對於這個價位的自主車型,有什麼好的經驗呢?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