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單騎定荊州,劉表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絕不輸給曹孫劉三大梟雄

劉表是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和劉焉一樣是根正苗紅的漢室宗親,在漢末董卓擾亂朝綱的時候,劉表就上表出仕荊州,因為當時的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殺了,荊州是處於四分五裂、一片混亂的局面,所以董卓就任命劉表為荊州牧,讓他去處理荊州的爛攤子。


曾單騎定荊州,劉表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絕不輸給曹孫劉三大梟雄

劉表

當時的荊州情形不輸給中原地區,袁術控制南陽,吳人蘇代自領長沙太守,貝羽當華容縣長,各地宗賊割據,荊州八郡基本是被瓜分完了。這種情形之下,劉表無法直接進入荊州治所,要是大搖大擺的,半道上可能就被殺了,所以劉表改名換姓,單人匹馬偷偷潛入荊州,一路風塵僕僕,危機四伏,直到了宜城之後才算是有了喘息的機會,可以慢慢計劃如何治理荊州了。

曾單騎定荊州,劉表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絕不輸給曹孫劉三大梟雄

蒯良

不過空有一個漢室宗親的頭銜可不夠,劉表需要找人來幫忙,在劉表安定荊州的過程中,出力最多的就有三人:蒯良、蒯越兄弟為謀主,蔡瑁管軍隊。這三人都是真正有本事的人,蒯良記載不多,但在劉表管理荊州中,蒯良任主簿,是屬於劉表的親信一類的。蒯越當年勸何進儘早殺掉宦官以免後患,結果何進不聽,最後被宦官所殺,後面曹操得到荊州劉琮投降的消息後寫信對荀彧說:得到荊州並不值得高興,最高興的是得到了蒯越。蔡瑁出身襄陽豪族蔡氏,家族是襄陽的實際控制者,服侍劉表的時候數次任邊境重鎮太守,是劉表政權的堅硬後盾。

曾單騎定荊州,劉表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絕不輸給曹孫劉三大梟雄

蒯蒯越

劉表得到這三人後,聽取了蒯氏兄弟的意見,又得到蔡瑁家族的資助,很快就建立了屬於自己的親兵。正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亂世中有軍隊比什麼都管用。劉表以蒯越之計請各路宗賊五十五人來赴“鴻門宴”,趁機伏兵誘殺了他們,但對他們手下的人全部是降者不殺,一下子得到了數萬人的軍隊,再派蒯越勸降襄陽張虎,得到了襄陽重鎮作為根據地。其他地方的勢力一聽劉表的雷霆手段,全部都扔下印綬跑了,除了南陽袁術一時還吃不動之外,荊州八郡劉表已經得到了七郡。

曾單騎定荊州,劉表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絕不輸給曹孫劉三大梟雄

蔡瑁

之後,劉表派部將黃祖以伏兵殺掉孫堅,最得力的部下一死,袁術就再也沒有能力和劉表抗衡了,只能退到揚州,開闢自己的新天地,劉表外部結好朝廷的掌權者李傕,與河北袁紹結盟,以黃祖坐鎮江夏防備孫策,用張繡守衛南陽,作為自己北方的屏障抵禦曹操,對內開立學官,博求儒士,營造了一個相對中原來說比較的安穩的荊州勢力,史稱:萬里肅清,大小鹹悅而服之,南接五領,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

曾單騎定荊州,劉表年輕時的雄心壯志絕不輸給曹孫劉三大梟雄


一隻喜歡歷史的九零後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歷史,說人物,歡迎各界人士騷擾,一起討論,但如果是垂涎小編美色的,請一律留下聯繫方式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