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那么多钱不往房地产跑,跑葱上去啊?

7月23日央行开展的502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为有史以来单次最大规模的MLF操作。也被诸多市场人士认为是货币宽松政策的再度确认。

近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单纯谈房价谈房地产市场是永远看不清楚的,房价只取决于央行发多少钱

潘石屹对地方政府压房价的政策表示不满,他认为既然发了钱房价自然要上涨,房价是个蓄水池,把这些钱放到别的地方更要出问题。

 

1 

管住钱就能管住房价

潘石屹认为,房产实际上是一种金融产品,房地产具有1/3的实体经济属性,2/3的虚拟经济属性

“单纯地你谈房价,谈房地产市场是永远看不清楚的,你得到的结论就是井底之蛙。你要考虑整个经济、贸易、全世界的问题、央行的事情、货币到底发多少,这些事情考虑清楚才能把房地产的问题回答了。”

怎么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呢?“不取决于国土资源部,也不取决于住建部,只取决于人民银行发多少钱。”潘石屹认为央行发的钱多房价自然就上涨。

央行发那么多钱不往房地产跑,跑葱上去啊?

对于最近以湖南为代表的地方政府打压房价的政策,潘石屹表达了不满,“房价怎么能这样搞,你放这么多钱,最后的结果可不就是这样的结果。”他觉得把这些钱放到别的地方去更要出问题。

2017年SOHO中国相继将上海虹口SOHO和上海凌空SOHO出售,对于买楼的原因,潘石屹解释道,“开商场亏得厉害”,资金成本是5%到6%,租金回报率是2%到3%,回不了本。

他认为,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较明显的泡沫,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第一是当前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4平方米,这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了,第二就是较低的租金回报率。但是依旧有人买房,他们寄希望于房价上涨、资产升值。

虽然自己在出售SOHO,但是潘石屹认为房价不能限制,因为房地产市场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你人民银行发了那么多钱,发的M2是GDP2.1倍,美国是0.9倍,发了这么多钱你不让往房地产上面去跑,跑到葱上去啊?跑到猪肉上去啊?跑到面上去啊?这些市场太小,就让它跑到房地产上去吧,它是个蓄水池。”

对于央行7000亿放水,潘石屹认为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不好的,“因为你发的钱是没成本的,老百姓的钱是用汗水赚来的钱。”

2

土地出让金暴涨43%,房价还要涨涨涨?

7月13日,财政部常规发布的一项数据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今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26941亿元,同比增长43%。

可以预期的是,下半年,下半年财政资金较充裕,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将保持在13%至15%的区间。

财政收入高增长,以及土地出让收入高增长可能带来更多政府性基金划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下半年财政支出子弹将较为充裕。

此前年度财政结余也可为今年财政支出提供资金。从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看,今年政府土地出让金增速尚可,有助于此后结转资金调入。

在近期一个论坛上,多位地产业内资深人士在判断未来房价走势时,均以上涨的地价为依据。

观点认为,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强力的去杠杆在金融层面上是有效的,不太有成效的是土地,土地的出让金是2.6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3%。这一增长率主要是因为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长123%,按下葫芦起来瓢。”

2017年政策高压下,房价都没有下降,只有金融利率下降,所以房价下降是不大可能的。

任志强也在论坛上表示,“截至6月底,中国平均房价虽在上涨,但增长总额并不高,为8000元左右。东部地区房价平均上涨到11000元以上,但是东部地区的地价平均值已经达到17600元,远远高于房价。”

再结合支持中国城镇化率高速发展的需求,任志强认为,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即使持续下滑,从接近17亿平方米年销售面积降到16亿、15亿、14亿平方米,它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钟伟更为直接地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未来3年,中国的三四五线城市低于1.4万元/平方米的房屋几乎都会消失,因为住宅供应每平方米的成本是6800元/平方米,如果货币比是两倍的话,开发商是不赚钱的,6800元/平方米乘以2,1.4万—1.5万元/平方米的房价会成为主流。”

在此背景下,任志强指出,开发商要应对的实际上不是市场和需求在急剧减少,而是能否适应在政府调控之下的政策变化,以及在融资问题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保证现金流的稳定。

  3

2018年楼市已过上半场,房价哪里涨了哪里跌?

7月17日,统计局公布本年6月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

在新建住宅方面,今年上半年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多,环比下跌城市减少。其中,今年6月房价有63个城市环比上涨,有4个环比下跌,有3个环比持平。

一线城市整体平稳,北京、上海、深圳新房价格小跌小涨更替,广州在止跌后,5月、6月新房价格上涨较快,分别上涨1.8%、1.9%。

部分二三四线城市增幅较大,以今年6月举例,新房房价环比增幅最大的四个城市分别为海口(3.9%)、济南(3.6%)、丹东(3.3%)、三亚(3.2%)。

房价最大环比增幅出现在5月的丹东,为5.3%;房价最大环比跌幅出现在5月的福州,为1.1%。

在二手住宅方面,今年上半年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多,环比下跌城市减少。其中,今年6月房价有66个城市环比上涨,有3个环比下跌,有1个环比持平。

一线城市出现分化,北京、上海二手房价格小幅下跌,广州、深圳小幅上涨。部分二三四线城市增幅较大,以今年6月举例,二手房房价环比增幅最大的四个城市分别为长春(2.0%)、海口(1.7%)、三亚(1.7%)、西安(1.6%)。

房价最大环比增幅出现在4月的西安,为2.3%;房价最大环比跌幅出现在1月的厦门,为0.8%。

高房价使居民的购房负担加重,对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房地产业的高回报率使资金向房地产业集中,实体企业融资困难,对实体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同时,三四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使居民生活成本上升,带动企业用人成本增加。

高层提出“房住不炒”,但房价与货币政策似乎也出现了背离。

房产作为我国居民配置比例最大的资产,其价格应该与货币政策环境高度相关。历史数据表明,房价变化的大趋势确实受货币供应(超发)的影响。

自2016年以来,货币超发的力度一路下行,目前仍处于下降通道中,但房价同比增速仍维持5%以上,近几个月甚至出现环比增速上行,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大趋势相背离。

此外,就房地产公司基本面而言,从过去看,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与房价变化高度相关。但2018年以来地产公司的现金流状况仍在继续恶化,房价环比增速却出现上涨,这是明显背离的。

房地产税,究竟是不是抑制高房价的最后稻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