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造价师分享,施工中常会用的小技能

很多刚踏入工地的人都会有很多的困惑,感觉学校学的东西完全派不上用场,如同“大炮打蚊子”,完全找不到方向,想表现一番自己,发现得到的总是白眼,想跟在后面好好学技术,却发现除了放线就没事可干,总想着自己能够露一手,却发现无从下手。兄弟也算过来人,在这就抛砖引玉,讨论一些工地上新人能用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对新人有帮助。兄弟我会分施工的各个阶段逐个讲解,若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不吝指出。

一、常用弧形计算方法

现在建筑物的设计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圆弧的造形,也我们主体施工中、装修施工带来许多的难度。

如,在一个已成形的弧形地面上贴大理石。要求大理石缝是同心弧、再比如,主体结构已留出一个砼圆弧线条,在装修的时候做出一个绝对准确的粉刷所使用的模具,如椭圆吊顶施工

二、自制绕线工具(φ6钢筋制作)

三、快速计算钢筋重量的公式

钢筋每米重量=0.00617*钢筋直径的平方。

20年的造价师分享,施工中常会用的小技能

四、如何确定保险丝的大小

单相用电器,可根据其功率1KW=5A,三相电器1KW=2A.由此可以选择导线,保险丝的大小.

五、砖混结构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与处理

1、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

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2、施工缝的设置位置

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

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

1).第一种留置方法:

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

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的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上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这种非自由收缩不象框架结构楼房楼层现浇板那样自由,因为框架柱相对于砖墙来说柔性较大,刚度较小。由同一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构成的框架结构。楼房整体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因此,框架结构基本楼房现浇板的施工缝即使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只要按规范规定处理。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裂缝。

这种留置现浇板施工缝的方法,比较难施工。施工缝的处理需按规范要求,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应达到不小于1.2MPa而且需要剔凿掉松动的石子和软弱的混凝土层,然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而且要求充分湿润保潮,不小于24h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2).第二种留置方法:

现浇板施工缝留置在承重横墙上中线处,这种留置施工缝的方法符合规范规定在剪力较小处,能消除因施工缝在跨中1/3范围内处理不好引起的裂缝。具体做法是:

①先在承重横墙上中线设置通常垫木或钢管,一是作为现浇板负筋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支撑,二是可以作为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的临时侧面模板。

②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待混凝土达到1.2MP时。将中心线处多余浇筑的混凝土剔凿掉。

③剔凿至中心线处的密实混凝土时,需要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且要求保持湿润24小时以上,残留在混凝土表面上的积水应清除。

④铺设一层10-15mm厚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与混凝土内的砂浆成分相同)。

⑤二次浇筑现浇板混凝土。

众所周知,如果通过建筑施工能完全达到设计效果、符合结构设计时的力学假定,那么说明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反之,通过建筑施工,即使水平再高的建筑技术队伍去施工,也保证不了(或者很难施工、很难保证)原设计效果的话,就应该改变原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假定,况且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缝要按设计要求留置。

3、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这种处理施工缝的方法,是在总结上述施工缝处理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出来的,供各位同行参考:

楼层现浇板设计施工缝的具体做法:

1)、改变预留施工缝的支座支承情况,改为简支支座,断开负筋,调整此处板底筋(配筋量增大)和负筋(配筋量减小)。这样,改变了楼板受力状态,应重新设计计算,并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2)、降低标高(降低一个现浇板厚度标高),此调整影响结构抗震性能很小,因为楼房水平方向靠圈梁拉结,竖向靠构造柱拉结。

3)、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可先浇筑圈梁混凝土,后浇筑现浇板混凝土,直接在截面处设置现浇板的垂直侧模,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4)、设计施工缝设置的间距确定:大面积楼层结构设计时,应该沿纵向每隔20米左右设置一条施工缝。这样做既能保证原设计力学假定,又能消除现浇板收缩裂缝,同时也能解决由于屋面现浇板热胀引起的顶层窗洞口处出现八字缝。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与措施基本上可以克服由于施工缝留的部位不当引起的裂缝等质量事故。

20年的造价师分享,施工中常会用的小技能

六、防水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技巧

施工中,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必须留设施工缝时,应埋设好止水条或止水带,以提高混凝土抗渗能力,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目前,施工缝防水的构造作法主要有三种:(1)在施工缝处的迎水面外贴止水带或刷防水涂料、抹防水砂浆;(2)在墙中固定遇水膨胀止水条;(3)在墙体中部埋设止水带。其中第一种作法属外作法,施工较容易,后两种作法固定止水条和止水带比较困难。

本文主要介绍在实际工程中总结的固定止水条和钢板止水带的两个小技巧。

1、遇水膨胀水条固定方法

通常在施工缝处固定膨胀止水条的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在固定止水条时。下层混凝土强度已经非常高了,钉钢钉非常困难;第二是在固定止水条时上部墙体钢筋已经绑扎成型,用锤子固定不易操作。

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在下层混凝土刚刚浇筑完成时,将钢钉插入混凝土,待固定止水条时只要用力一按,就可以固定牢固了。

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钢钉间距在800-1000mm之I司,不宜过大。埋设时钉尖应该向上。

(2)钢钉应埋人新浇混凝土面以下10mm左右。因为施工处理时须将下层混凝土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剔凿掉,浮浆层厚度为30-50mm。剔凿后钢钉田U好露出30mm左右。钢钉长度应在70mm以上,以保证足够的埋深,在剔凿时不易脱落。

(3)止水条遇到雨水或施工用水会自然膨胀,建议止水条在墙体模板拼装前固定。

2、钢板止水带固定方法

钢板止水带固定难点在于墙体中部没有钢筋,止水带无处固定。即使做了临时支撑.在浇筑混凝土时也易产生位移。

解决方法就是在止水带中间两侧各焊一个“T”形钢筋支架,间距是墙体竖向或水平钢筋间距的倍数,但不超过800mm,在墙体水平与竖向钢筋交点处将支架与节点绑扎牢固。为防止出现返锈现象,其长度为墙体厚度减去2倍保护层的厚度。

20年的造价师分享,施工中常会用的小技能

七、地下室底板开裂治理技巧

地下室底板开裂现象发生后,随之而来的是渗漏水问题。而地下水往往有较高的压力,要处理好裂缝,消除地下室渗漏水现象就成了一大难题。这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治理方案。

1.做底板防渗惟幕

采用高压化学注浆技术在底板的下表面〔即迎水面〕注化学浆液,将决大部分水封住。

在底板迎水面注浆有2种方案;一种案是在底板迎水面整体注浆,在底板下形成整体止水帷幕,该方案适应于底板大面积开裂且裂纹较多的情况;另一种方案是沿裂纹约1m宽的止水帷幕。该方案适用于底板裂纹少而稀的情况。注浆工艺如下。

⑴钻孔用风钻钻孔穿透底板,孔径25mm,孔距1.5~2.m。

⑵安设注浆管,将注浆管放入孔内,将注浆管与注浆孔之间的孔隙封闭。

⑶设备调试检查注浆泵等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⑷配制化学浆液配制以水泥,水玻璃为主的化学浆液,均采用无污染的无机材料,根据施工中的进浆情况和注浆压力及时调整配合比。

⑸冲洗注浆之前先用高压水冲洗注浆管,排除注浆管内的堵塞物。

⑹注浆将配制好的浆液采用高压注入,注浆压力为2~2.5MPa,至返浆时终止注浆.

2.做底板表面刚性防渗层

用防渗灵在底板表面沿裂缝做刚性防渗层,具体做法是;对一般裂缝抹300mm宽的防渗灵面层,对严重的裂缝沿裂缝凿出一条小沟,小沟的口宽40~50mm,下口宽30mm,深30mm,沿小沟涂满防渗灵。在抹防渗灵的同时,预埋注柔性浆液的注浆管,将裂缝封闭并形成防渗面层。

3.柔性防水层

在裂缝内注入柔性防水材料。此柔性材料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具体做法是,用风钻沿裂缝钻倾角45度的小斜孔,孔径15mm,孔距2m,控制深度600mm,用手摇泵注入柔性浆液。应注意将柔性浆液注浆孔与底板迎水面注浆孔交叉布置。

完成上述施工后,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相应处理;例如底板配筋少,宜在防渗治理后在底板表面现浇一层适宜厚度的钢混凝土,以提高配筋率;如果底板结构被破坏,应先进行结构补强,再做防水治理,底板如果需要抗浮。应先用锚杆,锚索解决抗浮问题,再做防水治理,地下室用途如果发生改变,应根据地下室使用功能对地下室的结构、构造和防渗要求进行综合治理。

八、盘园钢筋拉伸前取样,应用木锤捶直后送样,避免延伸率指标的不真实;

九、后浇带施工做法:

楼层后浇带先用木模板做成锯齿,然后在后浇带里填满砂子,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漏浆(用密目网:当混凝土塌落度大时,效果很不理想)。浇筑后浇带时,只需要打开底模,放掉砂子,简单清理一下。

十、处理阴角的方法。

阴角器的制作做法:用小角钢(必须严格精准,为90度直角)大概40mm长,前端阳角焊接一小段钢锯条(大概伸出5mm长),后端安装一把手就可。

十一、室外混凝土排水管的安装方法:

按照通常的方法安装,闭水试验经常出现渗漏。下面我介绍一种我们摸索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内堵外抹法,具体做法是:管道按设计标高就位后,在管上部剔凿一孔,孔不宜过大,以手能伸入为宜。在管内用1:1水泥砂浆把接缝密封堵好后,上面的孔洞上面先覆盖两层密目钢丝网,用1:2.5水泥砂浆封堵处理。管外侧接头按照通常的方法处理就可。按这种方法处理的混凝土管道接头,经闭水试验,无一渗漏,减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