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美国推出逆天法案:“威慑”俄罗斯,提升与台“军事关系”

美国电视新闻网24日消息,2019年美国国防法案最终版本的概要发布。仅从公布的文本来看,这份法案充斥着满满的冷战思维,不仅多处出现了针对中俄两国的严厉措辞,还公然提出要提升美国与亚太地区军事伙伴的关系,其中包括台湾地区。

刚刚,美国推出逆天法案:“威慑”俄罗斯,提升与台“军事关系”

俄罗斯仍是美国的“敌人”

“双普会”后,很多人对美俄关系充满了想象,认为特朗普出于对普京的“尊重”和维持与普京“友谊”的需要,会推动美国改变对俄罗斯的态度,甚至连美国的盟友们也开始担心特朗普为了“讨好”普京而“出卖”它们,美国国内也出现大量批评特朗普“背叛”的指责。然而,这份授权法案表明,俄罗斯仍高居美国“负面清单”的首位。

美国2019年国防授权法案提出,将为特朗普政府提供支持——开发小当量弹道导弹弹头,以威慑俄罗斯。俄罗斯卫星新闻社24日报道说,为对抗俄罗斯,美国计划采取以下措施:禁止与俄罗斯军事合作、确保战略伙伴和盟友由俄式武器灵活换用美式武器以及禁止美国政府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该法案还提出,支持特朗普要求的向乌克兰提供2.5亿美元的防御性援助,以及为欧洲威慑计划提供63亿美元支持。相关报道称,法案计划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增加美国在欧洲的军队数量,使美国的伙伴和盟友放心,并阻止俄罗斯的侵略。为了打击俄罗斯的武器出口,新法案还提出,对于购买俄罗斯武器装备的国家,如俄制 S-400防空系统,将会面临潜在的制裁。

显然,美国对俄罗斯的敌视没有丝毫的减弱。其实,就在上周五,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还给国会写信,表示俄罗斯应为其“具有侵略性,破坏稳定的行为承担后果”。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莉23日在接受美国CBN电视台采访时甚至公开宣称:华盛顿不相信莫斯科,“俄罗斯永远不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刚刚,美国推出逆天法案:“威慑”俄罗斯,提升与台“军事关系”

仍用冷战思维看待中国

中国也是2019年美国国防法案“重点关注”的对象。CNN报道称,《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最后版本呼吁特朗普政府制定战略“抗衡中国”在诸多方面的活动,加强美国与亚太地区的军事伙伴关系,包括台湾地区。草案声称中国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与中国情报机构有关系,禁止任何美国政府部门使用它们的产品,也禁止任何与美国政府有业务关系的实体这样做。

法案公然提出提升与台湾的军事关系,显示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做法越来越出格,正在破坏中美关系的最重要基础。事实上,在美国去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已经出现了谋求军机、军舰停靠台湾的提法。《台湾旅行法》的制定和出台暴露了美国试图通过“提升美台关系”打“台湾牌”给中国制造麻烦的图谋。对中兴、华为的无理指责和限制,则表明即使在经济领域也难以摆脱冷战思维的对华态度。

这份充满对华冷战思维的法案自然不能为中国所接受。据美国媒体披露,在上述最终版本达成协议之前,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总领事曾致信美国共和党众议员,表示反对众议院版本中的9个部分,涉及中国科技巨头、台湾问题以及所谓中国干涉等等,批评该法案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称这样做是冷战与零和思维。如今,美国仍一意孤行地通过了这一法案,显示了它的无理和傲慢。

刚刚,美国推出逆天法案:“威慑”俄罗斯,提升与台“军事关系”

对抗中俄获利?不可能!

美国防务新闻网在评价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时指出,军事硬件、终极力量以及对中俄的制裁,是主要看点。这份法案延续了美国在去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的提法和基本观点,把中俄称作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今后,美国不仅在经济上和外交上,而且在军事上都要加强对中俄的压力,这从目前来看存在着极大可能。

据美国媒体报道,按照特朗普总统的要求,美国11月将在华盛顿特区举行时隔27年的大阅兵。届时,美国将会上演“全球军力最强的国家”力量秀。

美国官员透露说,计划参与阅兵式的美军人员共有5000-7000人,车辆100台,飞机50架,还有100匹马。具体路线也基本确定:从国会出发,终点设在白宫。有关评论称,美国时隔27年之后阅兵,主要是想把特朗普“美国第一、美国优先”这两句话进行一次力量上的展示。

特朗普上台后,一方面不停地怼天怼地、四面树敌,一方面大力加强美军军事力量——这一次,特朗普要通过阅兵这种形式,向全世界、当然主要是美国眼中的“战略竞争对手”秀肌肉,试图通过这次展示对“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构成一定的压力。

但是,作为美国公开点名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和俄罗斯会在意它的这种力量展示吗?从中俄两国的军力来看,特朗普要秀的那些东西谁都不缺,用来吓唬一下那些地区小国也许能发挥一点作用,但是,对于大国来说,根本不会把那点玩意儿看在眼里!

冷战已经过去几十年,美国人却依然抱着冷战思维不放,意图通过遏制打压中俄,甚至还想通过对中俄军事示强图利,这只能说明美国的战略思维已经远远脱离了这个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