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涌金门张顺归神

那人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年纪,三绺掩口胡须,头裹青纱万字巾,上穿白布衫,腰系一条绢搭膊,脚穿多耳麻鞋手里提一条行秤。这人便是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因李逵江边闹着要鱼吃,与之发生争执。早在宋江过揭阳岭的时候,张顺就出现了,只不过是在哥哥张横口中得知。

《水浒传》涌金门张顺归神

浪里白条张顺

我有个兄弟,却又了得,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㳇的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一似一根白条,更兼一身好武艺,因此其他一个名,唤作浪里白条张顺。(有说浪里白跳)

之前看头条有人总结《水浒传》里面用动物命名的好汉,把张顺也归入其中了,不知小编当时是不是把“浪里白条”理解成了我们吃的“白条鸡”。这个不是讨论的重点,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他水里功夫到底多牛,为何称之为水中之神。因张顺与李逵陆上争斗吃了亏,骗李逵下水,水中淹李逵,灌了个肚圆。幸得戴宗人情,要求救李逵上岸。

《水浒传》涌金门张顺归神

浪里白条张顺

张顺早㳇到,带住李逵一只手,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浸不过他肚皮,淹着脐下,摆了一只手,只托李逵上岸来。江边人个个喝彩,宋江看得呆了半晌。

这地方描写的张顺凫水能力潇洒超神,现实生活中,双手捧着衣物,仅用两只脚游泳,我们这叫“踩水”,能把腋下露出水面就是游泳好手了。跟别说只淹到脐下,还如履平地的那么优雅。上岸后与宋江相识,戴宗说:“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兄弟,常言道不打不相识。”李逵道:“你路上休撞着我。”张顺道:“我只在水里等你便了。”四人都笑起来。看得出李逵这莽汉对张顺水里功夫还是非常认可的。

涌金门张顺归神:初更天气,张顺下水摸近涌金门,女墙边有四五人探望,张顺伏下水去,等了半回,上来看时,女墙边不见了一人。摸到水边,都是铁窗棂隔着,里面水帘护定,扯那水帘,牵的索子上铃响。城上人早发喊起来,张顺再钻入湖底伏了。等三更时,城上不见一人,摸了些土块扔上墙去,有不曾睡的军士叫起来,张顺又等了一个更次,已经是四更添了,快要天亮了,不上城去,更待何时。才爬到一半,只听上面一声梆子响,张顺跳下水,待要趁水没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枪、鹅卵石,一齐射下来。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外水池中身死。

才人有诗说道:“浔阳江上英雄汉,水浒城中义烈人。天数尽时无可救,涌金门外已归神。”

《水浒传》涌金门张顺归神

浪里白条张顺

可见后人对张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说他是水浒城中义烈人。在宋江得知张顺身死,哭的昏倒,吴用等众将亦皆伤感。原来张顺为人甚好,深的兄弟情份。一个“甚”一个“深”,两个字的描述足以说明张顺在梁山人缘极好。宋江道:“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我必须亲自到湖边与他吊孝。”这时候吴用还劝:“兄长不可亲临险地。”事实也确实如此,方天定着令十元首将,分两路各领三千人马捉拿宋江。且说这段的描述,我认为是真的。因为前后有兄弟战死,都不及张顺这般痛心,包括曾与宋江也拜为兄弟,睡在一张床上,彻夜长谈,徒步送出十余里的武松,在后期都那么冷冷淡淡。所以从侧面可以看出张顺还是深的人喜爱的。

魂捉方天定:破城后,太子方天定上马逃走,走到五云山下,见江中走起一人来,口里衔着一把刀,赤条条跳上岸来。方天定在马上见来得凶,便打马要走。那马却似有人笼住,百般打也不动。那汉抢到马前,把方天定扯下马来,一刀便割了头,却骑了方天定的马,一手提了头,奔回杭州城来……张横道:“我是张顺,因在涌金门外被枪剑攒死,一点幽魂,不离水里飘荡。感得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今日哥哥破了城池,兄弟一魂缠定方天定,见哥哥张横在大江里,借了哥哥身壳,杀了这贼。”说了,蓦然倒地。

《水浒传》涌金门张顺归神

浪里白条张顺

下回跟大家探讨一下,张顺的“职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