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蒲麻鎮黨委「7·20」強降雨搶險救災紀實

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蒲麻鎮黨委“7·20”強降雨搶險救災紀實

7月20日15時至16時30分,蒲麻鎮突發強降雨,造成17個村949戶3415人不同程度受災,虎龍口、中灘、崖寺、趙家溝、井灘等5個村受災較為嚴重,全鎮農作物總受災面積5438畝,成災面積4427畝,絕收面積3076畝;河堤沖毀6150米、沙堤沖毀2400米,道路沖毀3315米、塌方950米;19座便民橋不同程度受損、山體滑坡2610方、水毀地508畝。

災情就是命令。危急時刻,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蒲麻鎮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帶領廣大黨員群眾迅速開展人員轉移、突擊營救、災情核查、清淤除障等工作,全力投入搶險救災工作,以實際行動充分發揮了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預警及時 應對科學

蒲麻鎮自然環境嚴酷、生態條件脆弱。因此,鎮黨委將防災減災、搶險救災作為重要工作職責,常抓不懈。每年汛期到來之前,鎮黨委就及早行動,與各村簽訂防汛目標責任書,靠實工作責任。7月20日,在接到縣委辦、縣政府辦防汛預警信息後,鎮黨委高度重視,層層安排部署,鎮防汛辦及時通過手機短信、QQ工作群、微信等平臺向全鎮鎮、村、社三級幹部及預警信息員多次發佈預警信息和氣象預報,要求所有人員全部到崗值守,並通知群眾做好防範。隨後又逐村打電話再次靠實責任。駐村幹部、村幹部、預警信息員接到通知後第一時間通過多種渠道向群眾發佈預警消息。隨著雨情逐漸變化,鎮黨委先後6次通過短信、微信、QQ發佈預警信息、安排轉移避險,各村通過預警喇叭、銅鑼提醒群眾注意安全,做到了預警信息人人皆知。

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蒲麻鎮黨委“7·20”強降雨搶險救災紀實

災情發生後,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召開黨 委擴大會議,成立了蒲麻鎮“7·20”強降雨搶險救災領導小組,下設災情核查組、協調聯繫組、信息報送組、幹部督查組、後勤保障組等5個小組,併成立5個現場工作組,由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乾、重點區域責任到人,鎮上黨員幹部組成搶險突擊隊,在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帶領下,分赴受災嚴重的虎龍口、崖寺、中灘、井灘、趙家溝等5個村,挨家挨戶查看災情,全力開展搶險救災,緊急轉移群眾167戶653人。

領導帶頭 以上率下

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蒲麻鎮黨委“7·20”強降雨搶險救災紀實

強降雨發生的第一時間,參加縣上觀摩會的鎮黨委書記包衛平時刻關注蒲麻鎮的降雨情況。他一邊通過電話安排值班領導抓好雨情監測和搶險救災工作,一邊在冒雨緊急返回鎮機關,迅速部署開展應急搶險工作。在鎮上值班的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路建民冒著傾盆大雨第一時間帶領組織鎮幹部奔赴各村險溝險段查看災情,連夜組織轉移安置群眾、開展應急險工作。按照鎮黨委統一安排,鎮領導班子成員分頭帶隊趕赴災情較重的虎龍口、崖寺、中灘、井灘、趙家溝等5個重點村開展工作,工作組到村後立即和村兩委班子成員緊急碰頭,迅速研判險情,合理分工負責,利用廣播、銅鑼等工具,大範圍動員撤離險村險段及危房中居住的群眾,並逐戶開展人員排摸,確保不漏一戶一人。幾天來,為防止此生災害的發生,工作組堅持整夜蹲守在村,並及時設立警示牌、拉起警戒線,對過往的50多輛汽車和200多人進行了勸返,並緊急調動、指揮工程機械18臺次、購買編織袋4萬多條,鉛絲籠500多個,對水毀地段進行加固,確保萬無了一失。災情面前,他們用最實際、最具體、最生動的行動來捍衛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

築牢堡壘 一線奮戰

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蒲麻鎮黨委“7·20”強降雨搶險救災紀實

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哪裡有災情,哪裡就有黨組織。面對突如其來的強降雨,各村黨支部反應迅速,一邊迅速組織黨員幹部群眾搶險救災,一邊積極穩妥安置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感人的一幕幕不斷上演。虎龍口村接到鎮防汛辦預警後,村黨支部書記李冬龍及時組織村“兩委”班子成員和15名黨員,按聚居區分2組通過多種形式發佈災害預警信息,緊急疏散群眾80戶367人。趙家溝村河道較窄,沿河道居住群眾較多,情勢十分危急。災害發生前,村黨支部書記高想琴帶領村“兩委”班子冒著傾盆大雨,挨家挨戶呼喊,讓河道兩旁群眾撤離到安全地帶;在得知本村70多歲的老人行動不便,被困家中未能及時撤離時,冒著被山洪沖走的危險,與突擊隊員迅速將老人背了出來;險情發生後,組織10餘名黨員組成搶險突擊隊並發動群眾對道路及時疏通搶修,便於後續救援隊的順利通行。中灘村黨支部在接到預警信息後,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召集所有黨員進行安排部署,將人員按自然社分成3個小組,用預警鑼分頭進行預警,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所有險溝險段住戶轉移到了安全地帶。隨後,村黨支部書記喬江林通過手機、微信等形式向下遊的兩個村告知上流洪水情況,提醒提前做好防禦準備。同時,鎮黨委發出了《關於組建黨員突擊隊赴一線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的通知》,各基層黨支部迅速組建了30支共450多人黨員突擊隊,趕赴受災較重的5個村開展應急搶險,並在一線成立了5個臨時黨支部,統籌抓好各支救災力量管理,確保了搶險救災工作高效開展。

衝鋒在前 彰顯黨性

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蒲麻鎮黨委“7·20”強降雨搶險救災紀實

一名黨員幹部就是一個標杆,哪裡災情最重,黨員幹部就奔向哪裡。危難時刻,衝在最前面的是黨員幹部。他們靠前指揮,身先士卒,帶領廣大幹部群眾始終戰鬥在第一線,他們是百姓心中的“守護神”。搶險救災現場,一面面迎風飄揚的黨旗變成了受災群眾的精神支柱,廣大黨員以共產黨人的模範行動,影響和帶動廣大受災群眾增強信心,戰勝災害,渡過難關。

災害發生後,按照鎮黨委安排,副鎮長、綜合執法所所長張龍擔任第四現場工作組組長,具體負責趙家溝村防汛搶險救災工作,21日上午,他帶領鎮執法所、派出所、食藥所及黨員突擊隊共約120多人第一時間開展水毀道路搶修,河道清淤及受災農戶院落清理等工作,累計填裝護路沙袋7500餘袋,鉛絲籠45個,修復路基600餘米,河道清淤1.3公里約3900餘方,修復加固便民橋4座,清理進水房屋院落淤泥7戶13間約400平米,幾日來他始終堅守在工作崗位,堅持戰鬥在搶險救災第一線,用自己的模範行為詮釋了一名黨員對黨、對人民、對工作極端負責的精神和風貌。縣農發行幹部、郝家溝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馬康寧在入戶核查災情時不慎被狗咬傷,血流不止,簡單處理後依然負傷奮戰,帶領突擊隊裝填沙袋70多袋、維修加固損壞河提60多米、夯實路基150多米,以飽滿的精神鼓舞了大家,順利完成了搶險任務。在甘肅農業大學參加培訓學習的納古村黨支部書記馬玉平,聽到家鄉受災的消息後立即趕來,並迅速組織起50多人的黨員突擊隊深入受災較重的崖寺村開展救援,維修加固崖寺村陳家溝河提3處100多米、下崖寺大壩200多米。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情,蒲麻鎮黨委領導有力,組織得當,措施得力,始終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搶險救災工作當作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迎難而上,頑強拼搏,帶領全鎮黨員幹部群眾精誠團結,保衛家園,將災難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成為搶險救災的“頂樑柱”。

岷縣黨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