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多舛和天妒英才的最好注解之一就是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名震千古,因为他们的诗文亮丽了唐朝以来1000多年的中华文坛。他们生活在唐高宗到武则天执政期间,也就是初唐四杰活跃于公元649-705年期间,前后50几年。而事实上这几位能活到50岁的都不到,这就是命运多舛,天妒英才的古老的注解之一。参考如下初唐皇帝在位时间:

唐高祖李渊:生卒于566-635年,执政时间618-626年(9年)

唐太宗李世民:生卒于598-649年,执政时间626-649年 (24年)

唐高宗李治:生卒于628~683年,执政时间649-683年(34年)

武则天:生卒于624~705年,执政时间683-705年,其中683-690年以皇太后名义垂帘,690-705年正式称帝直至驾崩

南北朝遗留的艳丽的宫廷文体影响后世文坛深重,文风萎靡浮华,取材局限于、风花雪月。初唐四杰之所以影响如此之大,就在于他们初步扭转了这种文风,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荒漠,乡愁离别,赋予了诗文以新的生命。卢照邻、骆宾王的七言偏向辞赋,气势壮丽;王勃、杨炯的五言律绝规范,音律铿锵。

同是才华横溢的四个人,命运也几乎雷同。仿佛是遗落在凡间的四个异族,落在了相同的涡流之中,才华未尽,就匆匆耗尽生命!

王勃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生卒650-676年。曾任虢州参军,他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据传是一气呵成,只字未改,成为我国文学名篇,至今传诵。

王勃六岁就能写文章,九岁时候写了篇《〈汉书注〉指瑕》,指瑕就是挑出瑕疵,他指出了著名学者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可见其学识广博,胆识过人。他的文学才华给他带来了仕途鸿运。十四岁时,他给当时的右相刘祥道写了篇议论时政的文章,叫《上刘右相书》。刘祥道看后深为赏识,称誉王勃是"神童",并上表朝廷加以推荐。王勃因此被任命为朝散郎。朝散郎的品级为从七品上,虽然属于低级文官,但是十四岁的孩子就能就任,可见唐朝的开放和不拘一格。

王勃在任上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充分发挥他的文学特长,写了很多歌颂朝廷和皇帝唐高宗的文章。当时沛王李贤非常欣赏王勃,他招王勃为沛王府侍读兼修撰。有一次,沛王和英王在一起玩斗鸡游戏,王勃为了给沛王助威,当场写了篇《檄英王斗鸡文》,文章迅速在王公贵族之间流传。唐高宗读后大怒,斥责王勃不劝谏王子反而有意挑拨离间。因此下令撤销王勃官职,禁止出入王府。刚刚起步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这对王勃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二十岁这年,王勃再次步入仕途,担任参军一职。在任参军期间,他恃才傲物,和同僚关系不融洽。因此被人陷害,犯了杀害官奴的罪,按律判处死刑。幸运的是遇上改元大赦,王勃得免一死。但是他父亲却因此事被牵连。当时他父亲本来担任雍州司户参军,受牵连后被贬到偏远的交趾当县令,就是今天越南北部一带,可谓山高路远。经历此次打击,王勃对于仕途心灰意冷,希望顿失。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王勃从洛阳启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途中路过滕王阁,写了千古名文《滕王阁序》。676年王勃在渡南海时,不幸溺水,心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咏风》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杨炯生卒于650-693年。很早就显现出文学才能。年仅九岁便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公元676年杨炯通过考试,被授予校书郎一职,掌管校勘书籍之事,这一年他二十六岁。公元681年杨炯被推荐为崇文馆学士,后又改任詹事司直,掌太子东宫庶务。武则天当政后,杨炯的堂弟参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杨炯因此受到牵连,公元686年被贬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司法参军,后又被授予盈川令一职,故后人又称杨盈川。

杨炯官职不高,怀才不遇,长期心中忧郁。武则天当政,他曾写过一些文章歌颂武则天的功绩,希望能引起女皇的注意,从而得到提拔。但却从未受到女皇的垂青。杨炯为人性情暴躁,恃才傲物,性格怪异,和同事关系不好。公元693年在盈川令任上去世,时年四十四岁。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战城南》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卢照邻

生卒于637~680年,幽州范阳,今天河北涿县人。年少师从曹宪、王义方精通经史,博学能文。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为邓王(李元裕)府典签。极受邓王赏识,称其为"寡人相如也",后来卢照邻被任命为益州新都尉。在任上不幸染上了风疾。这是一种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他只得辞官养病。当时名医孙思邈也在长安,并且和他是邻居。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对他的病束手无策,足以说明该病无从医治。家里财产几乎都用于医病买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去世前过着"布衣藜羹"的艰苦生活。和很多唐朝人一样,卢照邻也在山中炼丹以求自治,后来手足俱废,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让他深深陷入绝望之中,最终选择沉颍水而死。

《陇头水》卢照邻

陇阪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马系千年树,旌悬九月霜。从来共呜咽,皆是为勤王。

骆宾王

生卒于619—687年,婺州义乌,今天浙江义乌人。7岁能诗,也是神通级别的,咏鹅就是此时所作。骆宾王的父亲当过县令级别的小官,但在骆宾王幼年就去世了,一家陷入贫困,过着入不敷出的艰苦生活。成年后,骆宾王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又任奉礼郎,出使西域。

公元678年,骆宾王补为长安主簿,后为朝官侍御史。当时正值武则天垂帘,制定告密法。由于骆宾王多次上书讽谏,言语过激,得罪了同僚。被诬告任长安主簿时贪赃。因此获罪入狱。好在公元679年唐高宗改元,大赦天下,骆宾王获释出狱。出狱后他被裴行俭招为幕府,出征突厥。

684年,骆宾王在扬州遇到被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两人相谈甚欢,颇为投机,骆宾王便投到徐敬业的幕府,任艺文令。684年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骆宾王写了《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又名《代李敬业讨武曌檄》。文章旷古,可惜高邮一仗,徐敬业全军覆没。按照《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伏诛"。

《送别》骆宾王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从军行》骆宾王

平生一顾念,意气溢三军。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时代,才华,命运,都不如王勃的慨叹:槛外长江空自留!

命运多舛和天妒英才的最好注解之一就是初唐四杰

图片来自网络

命运多舛和天妒英才的最好注解之一就是初唐四杰

图片来自网络

命运多舛和天妒英才的最好注解之一就是初唐四杰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