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央媽大放水,按理實體企業都應該歡聲鼓舞,但中國最大的大豆貿易商之一、地煉民企之一,山東晨曦集團卻傳出破產重組的消息。

7月23日,央行開展5020億元1年期麻辣粉的操作,對沖當日1700億元逆回購到期量後,淨投放3320億元,這是有史以來單次、最大規模的MLF操作。

央行在公開市場連續淨投放。7月16日到19日,央行分別開展3000億元、1000億元、800億元、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對沖之後,累計淨投放5400億元,創半年單週新高。

實體企業家沒有因此陽光燦爛。我們來解剖一隻麻雀,晨曦集團。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2018年7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主辦的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公佈了《山東省莒縣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法院對申請人山東晨曦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所屬企業的破產重整申請予以受理,晨曦集團破產重整正式啟動。

集團董事長邵仲毅,是曾經的山東首富,晨曦集團,曾經的山東民企百強排名第二的企業,他們各自還有其他一大堆頭銜。

晨曦集團破產重整事件,最引人關注的是三點:

作為我國曾經最大的大豆進口民營企業之一,曾經的“大豆王”,這次出事,是不是跟中美貿易戰相關?

有一定的關聯,但跟匯率、大豆進口市場的轉變關聯更大。

2012年,晨曦集團共進口大豆551萬噸,約佔全國當年進口總量的9.44%。但到2014年,大豆進口行業出了大問題。

2014年4月,國內多家大豆進口商集體違約的消息震動業內,一些大豆進口商沒有辦法從銀行獲得信用證,

到港的大豆,無錢支付,涉及數億美元。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就在2013年,大家還在拼命買大豆,中國大豆壓榨利潤基本保持在300元/噸以上,一年時間,形勢大變。

原因是大豆價格,和匯率。

在大家拼命進口時,人民幣一直在升值,國內利息也高,進口企業通過信用證融資利率只有2%,商業貸款利率8%,長達3到6個月的資金零利息,讓大豆、棕櫚油、銅這些外貿融資套利企業大賺特賺,大豆融資貿易做得如火如荼。

據中糧期貨的統計,2012/2013年度中國民營企業大豆進口占比由2009年32%增加至53%,外資企業的進口占比則由37%下降至16%,這其中的變化最主要都是來自於貿易融資。據多位業內人士估計,大豆產業鏈上下游融資,佔整個大豆庫存的1/3到1/2之間。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但從2014年3月3日開始,人民幣開始大幅貶值,到4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從6.1462下降到6.2593,從5月底到10月30日,進入了又一輪升值週期。從2016年到2018年,人民幣匯率進入了一個大震盪階段。

大豆價格大變,金融市場大變,融資爆雷。

2018年上半年,信用持續收緊,P2P、民間融資持續爆雷,貿易融資支持不到年底。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2016年,晨曦集團實現銷售收入432億元,其中超過六成來自於貿易業務,大豆貿易貢獻了主要部分。

資金鍊一直緊張,晨曦集團破產重組並不意外。

大豆進口市場發生變異,晨曦集團在大豆進口市場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目前主要的進口企業是中儲糧、九三糧油、來寶農業等。就是出事,政府也不可能救不具備系統重要性的企業。

雪上加霜的是,因為豬肉價格下跌,飼料需求下滑,生產油料和豆粕的壓榨企業都減少了大豆的採購。根據上海匯易諮詢的數據,山東壓榨企業每加工一噸大豆要虧損近50元人民幣(7.4美元)。

作為山東曾經最大的民營煉化企業之一,作為曾經的山東首富,為什麼地方政府不伸手了?

根據公司介紹,山東晨曦集團石化產業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共擁有350萬噸/年重交瀝青、140萬噸/年催裂化、100萬噸/年延遲焦化、25萬噸/年氣分等20套化工及精細化工生產裝置。

2016年,公司石化板塊總產值168.5億元,計劃拓展產業鏈,新建80公里的原油輸送管道以及120萬噸的原油商儲罐區。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早在2006年,晨曦集團獲批商務部頒發的燃料油進口資質,2013年取得成品油批發經營資質;2016年獲得國家發改委與商務部批覆的320萬噸/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使用資質,成為目前國內13家擁有自營原油進口資質的民營企業之一。

不幸的是,跟榨油行業一樣,地煉也在大面積虧損。

2016年年初,每噸原油的加工利潤900元人民幣,據路透社6月下旬報道,已有近40%的中國民營煉廠處於虧損,市場佔有率節節敗退。按照一種統計口徑,6月地方煉廠處理每噸原油平均虧損約300元人民幣。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地煉大面積虧損,成為壓垮晨曦集團的最後一根稻草。

山東是地煉大省。2017年底,中國煉化產業產能超過8億噸,其中地方煉油產能佔比接近30%,山東煉化產能佔地方煉油產能的比例超過80%,也就是說,山東在1.92億噸左右。

晨曦在地煉行業的重要性也在下降。我詢問了一個資深業內人士,他脫出說出了幾家目前經營狀況相當不錯的企業,其中不包括晨曦。

煉化行業正在大重組,山東地煉龍頭不是晨曦。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2017年,中國南北兩大省級地煉航母出爐。當年9月,浙江省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調落地,山東正式成立“大煉化”航母公司。

由東明石化牽頭髮起,全名為“山東煉化能源有限公司”,在濟南正式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331.9億,以市場化運作方式組建,山東省政府將通過基金方式以75億元注資該集團,參與財務管理、產業管理,但不參與日常經營。

晨曦是很重要,但棋盤上已經布了其他子,地方政府替晨曦接盤,給晨曦土地,牽頭債務重組,不合邏輯。

晨曦事件,是打破剛兌的一次重要嘗試。

晨曦資金一直很緊張,現在是打破剛性兌付,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政府已經救了邵仲毅一次,不想救第二次,藥方是破產重整,估計很大的可能是資產易主。

2015年在全國兩會上,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晨曦集團董事長邵仲毅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的採訪時表示,“睡不著覺,真的睡不著。”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睡不著的原因是,從2014年開始,企業資金不足,當時大豆進口出事。邵仲毅說,從2014年年中開始,銀行陸續通過讓其提前還款、貸款到期後減少放貸額度等方式,逐步減少了晨曦集團的貸款,與上一年度相比企業總貸款數量減少了1/3左右,銀行高速“抽血”。

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邵仲毅參加了大大小小十幾次由政府牽頭,地方民營企業和銀行等單位參加的協調會議,有省裡的會,市裡的會,也有縣裡的會。

最終的結果是,晨曦暫時度過危機,進入地產、文旅行業,沒有破產。當時開會的時候,銀行、農發行、地方政府背了什麼樣的鍋,不難想像。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晨曦資金一直很緊。此前,民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農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等採取訴訟等形式向晨曦集團追討相關債務。

這一次,有關部門煩了。

信用收緊,打破剛兌,即使在央行放水的情況下,也有N多的P2P平臺、企業倒閉,說明,目前收緊信用被視作做實實體企業的一部分,就是要把部分高負債、常年經營出問題的企業擠出去,讓債務和資產直接找到接盤人。

聯繫我們上面所說的行業大轉型,有一些企業會被淘汰出局,晨曦出局的意義在於,連晨曦都出局,何況其他企業?不要低估政府產業轉型的決心。

央行大放水 曾經的“大豆王” 卻破產了 到底意味著什麼

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樣的企業接盤?會不會比晨曦效率更低。

要知道,晨曦對山東莒縣意義重大。按照2017年年初的數據,山東全省137個縣(市、區)2016年度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列,莒縣14.4億元,排名第97位。從2007年到2014年,晨曦集團集團累計繳納各種稅金406.2億元。

連邵仲毅都能出局,連晨曦都能破產重整,其他企業盤算一下,自己算是哪根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