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地铁申建门槛提高3倍,南通、洛阳等新地铁可能要黄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nbdnews),作者:周程程,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重磅!地铁申建门槛提高3倍,南通、洛阳等新地铁可能要黄了……​无地铁,不城市。在现代城市竞争中,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地铁,大概会“抬不起头”。

随着我国一批批城市开通地铁,修建地铁已经不再是一二线大城市的专利,甚至一些三线城市已经开通或者计划开通地铁线路。

目前全国已有4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预计“十三五”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将超过6000公里。

重磅!地铁申建门槛提高3倍,南通、洛阳等新地铁可能要黄了……​ ▲资料图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形容的是地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过,修建地铁是一项“烧钱”的工程,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地铁成本平均每公里达7亿元左右,整个行业最缺的就是钱。去年,有地方地铁项目被紧急叫停,市场上对于地铁申建门槛或将提高的猜测不断。

如今,这一消息终于落定。昨天(7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高了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

重磅!地铁申建门槛提高3倍,南通、洛阳等新地铁可能要黄了……​其中,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按照新标准,43个已获地铁建设批复的城市中,有多个城市指标不符合要求,这些城市申请新的地铁线路可能要黄了。

01申建标准提高3倍,这些城市申建新地铁可能要黄了

随着2013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审批权从国家发改委下放给省级政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车道”。对于申建地铁的条件,此前执行的还是15年前的要求。

根据2003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其中对申建地铁城市的要求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符合要求的城市也加快申建地铁步伐。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末,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计3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并投入运营,开通线路165条,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033公里。

在看到地铁对解决城市拥堵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

《意见》指出,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巨大、公益性特征明显,部分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对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债务负担。


重磅!地铁申建门槛提高3倍,南通、洛阳等新地铁可能要黄了……​▲资料图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记者表示,过去偏低的要求已经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首先,修地铁非常贵,不仅建设成本非常高、运营成本也非常高,对地方财力有较高要求。

其次,地铁只建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意义不大,因为距离太短无法带来大客流量。地铁等轨道交通要成网,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只建那么短的距离不能形成交通网络,意义不大。

此次发布的《意见》中明确,严格建设申报条件。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有轨电车外均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

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这较2003年的要求而言,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都提升了3倍。这也意味着一些此前符合2003年申建地铁条件的城市将被排除在外。

按照新的标准,记者不完全统计,43个已获地铁建设批复的城市中:

乌鲁木齐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743.8亿元,未达到3000亿元的标准。

兰州2017年GDP为2523.5亿元,未达到3000亿元的标准,并且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市区常住人口也不符合标准。

呼和浩特2017年常住人口为311.4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17万人,未能满足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要求。同时,呼和浩特市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也不符合新的标准。

包头2017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37.6亿元,未能满足300亿元以上的标准。同时,包头市区常住人口也未能满足新标准。

洛阳2017年总人口710.14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19.16万,不符合新标准。

南通2017年常住人口为730.5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35.4万人,不符合新标准。

重磅!地铁申建门槛提高3倍,南通、洛阳等新地铁可能要黄了……​ ▲兰州城市风光“

这是合理的。”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洪洋对记者直言,地铁的资金投入非常大,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都非常高,特别是后期的运维,需要地方财政源源不断输血,加重了一些地方的债务负担。

提高门槛符合目前实际情况,也能够遏制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而投资地铁建设的行为。赵坚也表示,一些城市想要修建地铁是处于拉动投资以及城市形象的考虑,却忽视了地方财政实际能力,所以应该提升申建地铁门槛。

“地方盲目投资地铁会给地方增加债务风险,背负很大的负担。”吴洪洋表示,特别是一些财力不够的城市,盲目修地铁,债务风险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