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南通、洛陽等新地鐵可能要黃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nbdnews),作者:周程程,文中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重磅!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南通、洛陽等新地鐵可能要黃了……​無地鐵,不城市。在現代城市競爭中,一座城市如果沒有地鐵,大概會“抬不起頭”。

隨著我國一批批城市開通地鐵,修建地鐵已經不再是一二線大城市的專利,甚至一些三線城市已經開通或者計劃開通地鐵線路。

目前全國已有43個城市的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得批覆,預計“十三五”末,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里程將超過6000公里。

重磅!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南通、洛陽等新地鐵可能要黃了……​ ▲資料圖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形容的是地鐵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過,修建地鐵是一項“燒錢”的工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透露,地鐵成本平均每公里達7億元左右,整個行業最缺的就是錢。去年,有地方地鐵項目被緊急叫停,市場上對於地鐵申建門檻或將提高的猜測不斷。

如今,這一消息終於落定。昨天(7月1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高了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相關經濟指標。

重磅!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南通、洛陽等新地鐵可能要黃了……​其中,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由100億元、1000億元調整為300億元、3000億元。

按照新標準,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覆的城市中,有多個城市指標不符合要求,這些城市申請新的地鐵線路可能要黃了。

01申建標準提高3倍,這些城市申建新地鐵可能要黃了

隨著2013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審批權從國家發改委下放給省級政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進入“快車道”。對於申建地鐵的條件,此前執行的還是15年前的要求。

根據2003年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03]81號)》,其中對申建地鐵城市的要求是: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符合要求的城市也加快申建地鐵步伐。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不含港澳臺地區)共計34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並投入運營,開通線路165條,運營線路長度達到5033公里。

在看到地鐵對解決城市擁堵發揮巨大作用的同時,一些問題也不可忽視。

《意見》指出,由於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巨大、公益性特徵明顯,部分城市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客觀規律認識不足,對實際需求和自身實力把握不到位,存在規劃過度超前、建設規模過於集中、資金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地方債務負擔。


重磅!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南通、洛陽等新地鐵可能要黃了……​▲資料圖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對記者表示,過去偏低的要求已經不符合我國實際情況。

首先,修地鐵非常貴,不僅建設成本非常高、運營成本也非常高,對地方財力有較高要求。

其次,地鐵只建幾十公里到一百公里意義不大,因為距離太短無法帶來大客流量。地鐵等軌道交通要成網,才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只建那麼短的距離不能形成交通網絡,意義不大。

此次發佈的《意見》中明確,嚴格建設申報條件。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並履行報批程序。

地鐵主要服務於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這較2003年的要求而言,財政收入、地區生產總值都提升了3倍。這也意味著一些此前符合2003年申建地鐵條件的城市將被排除在外。

按照新的標準,記者不完全統計,43個已獲地鐵建設批覆的城市中:

烏魯木齊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為2743.8億元,未達到3000億元的標準。

蘭州2017年GDP為2523.5億元,未達到3000億元的標準,並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及市區常住人口也不符合標準。

呼和浩特2017年常住人口為311.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5.17萬人,未能滿足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的要求。同時,呼和浩特市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也不符合新的標準。

包頭2017年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37.6億元,未能滿足300億元以上的標準。同時,包頭市區常住人口也未能滿足新標準。

洛陽2017年總人口710.14萬,其中市區常住人口219.16萬,不符合新標準。

南通2017年常住人口為730.5萬人,其中市區常住人口235.4萬人,不符合新標準。

重磅!地鐵申建門檻提高3倍,南通、洛陽等新地鐵可能要黃了……​ ▲蘭州城市風光“

這是合理的。”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對記者直言,地鐵的資金投入非常大,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都非常高,特別是後期的運維,需要地方財政源源不斷輸血,加重了一些地方的債務負擔。

提高門檻符合目前實際情況,也能夠遏制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而投資地鐵建設的行為。趙堅也表示,一些城市想要修建地鐵是處於拉動投資以及城市形象的考慮,卻忽視了地方財政實際能力,所以應該提升申建地鐵門檻。

“地方盲目投資地鐵會給地方增加債務風險,揹負很大的負擔。”吳洪洋表示,特別是一些財力不夠的城市,盲目修地鐵,債務風險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