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是不是大學生?

華娛周文王

這也太小看狀元了,現在大街上一板磚拍死的都是大學生,在古代一板磚只能拍死自己。



我們先統計一下古代狀元數據。從隋朝開始算起,古代科考制度持續了有一千三百多年。而在這一千三百多年裡,總計可考究的狀元也才777位,一年一個都沒有。

再看看現在,大學生?一年幾百萬的產量總有吧?就算是博士生博士後,年年都有人考上,也年年都有人畢業。這個產量和古代狀元相比,那可就太高了。


我們再看一看古代的科舉制度。初入學沒有學位的,叫做童生。童生學成後去參加縣級考試,考過了就是秀才。秀才可以考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上了就是舉人。鄉試過後是國家級的會試,考上者為貢士。終極考試就是皇帝主考的殿試,在這裡會誕生狀元,榜眼,探花。

而在明、清時期的殿試,會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都是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張掛黃榜公佈,俗稱為“金榜題名”。

經過重重選拔的狀元都很厲害嗎?其實並非如此。


古代考試主要考文化,能考中的大多比較會寫文章,對經書有所鑽研。在走上仕途後,或鑽研官場。並不求有所作為的,或遊山玩水,寫一些文人雅士的文章。還有一些甚至窮困潦倒到喝酒都沒錢,唐朝的狀元盧文煥就是如此。

但是話說回來,現代大學生在古代是什麼水平呢?大概就是舉人貢士這一級吧。而古代狀元的水平是在研究生和博士之間!


史之策

現代的大學生較古代的狀元,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狀元,這個中國科舉史上最耀眼的名銜,是眾多莘莘學子苦苦追尋的夢,它象徵著卓絕於世的才華,代表著平步青雲的仕途,引得多少英雄為其燃盡一生卻未必得償所願。古代的狀元,萬沒有現在的大學生那麼簡單。

大學生的產生大家瞭如指掌,這裡不再贅述,我們就說一說狀元是怎麼來的,其中差異大家相較便知。

古代讀書人,想要高中狀元,需要經歷層層選拔,從童生開始,分別要獲得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這一系列成就,這一路過關斬將,任何一個門檻跨不過去,都無緣下一場文墨拼殺。

當你選擇了讀書這條路之後,首先要通過縣試、府試兩場考試,才能確定你“讀書人”的身份,無論年紀大小,都叫“童生”。拿下了童生,你才有資格參加院試,通過了院試的童生就升級為“生員”了,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此時此刻,你才真正進入了士大夫階層,開始享受學習帶給你的政治優惠和實在福利。成為了生員,便拿到了參加鄉試的入場卷,經過鄉試的優中選優,脫穎而出的你成為了“舉人”,也就是所謂的被舉薦之人。此時你終於可以走出家鄉,來到天子腳下,參加由中央組織的會試,和全天下的才俊同臺競技,一番拼殺,你終於通過會試,成為了一名“貢生”。成為貢生,證明你已經是天下人才中的佼佼者了,如此卓絕的人才,當然要進貢給天子,參加天子主持的殿試。在天子大殿中從各個方面接受考察,最後躋身前十才有機會得到天子提點,高中“狀元”。

如此看來,如果非要把大學生和古代的學子做個比對,考上大學,只能證明你在局部地區的才學高於他人,那麼也頂多算是個舉人。古代科舉與現代社會不同,沒有那麼多學科分類,所以當你仰望本專業研究生考試前幾名的大神時,他們並不及古時的貢生,而後在你考博士時跪倒在第一名的成績單前時,他也並不及當年的狀元。所以千萬不要被高考時某某省狀元的宣傳誤導,考上大學照比當年的高中狀元,實在是相去甚遠。



國家人文歷史

不是。大學生比狀元差太遠了。

狀元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殿試,是科舉的最後階段。

古代讀書,名頭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

童生並非是孩童,而是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才能取得的最初級的功名,或者說是文憑。

也就是說,啟蒙階段,按現在講叫義務教育,通過中考之後,才相當於童生。換句話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生。

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秀才不好當,通過童試,六等成績裡的第一等,才能當上秀才。他們參加的是院試,即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之後,秀才會升為舉人,參加鄉試。大學生,僅相當於舉人。但是舉人這個階層也有不同,除了一般的舉人,還有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這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雜牌大學和名牌大學。

當然了,大學生的地位遠不如舉人,但也這麼算了,就當是古代扶持高文化人群的政策吧。

舉人之後,是貢士。參加的考試叫會試,頭名稱為“會元”。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進士,也就是學科的最後最高的等級,相當於博士。狀元則是博士裡是第一名。

貢士和進士,其實更接近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不過,難度要大太多。因此,也可以認為,他們就是文科裡的碩士和博士。

所以,大學生比起狀元,那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大學生這玩意滿地都是,但是全國範圍的考試,能考到博士第一名,這就太不容易了。


純鈞LHGR

現在北大清華的大學生只能算是以前的秀才或者舉人。在古代考上狀元比現在獲諾貝爾獲獎都難吧。

二十年前的大學生相當於一個秀才,而現在的大學生只能算半個秀才。一千多年科舉歷史,共出了幾百個狀元。人數只相當於當今一朝的院士數。狀元的數量,比省長(尚書,總督,巡撫)要少得多。全國萬千讀書人,三年才點一個狀元,何等之難。 古代的狀元千里挑一,是全國第一名,足夠秒殺現在的清華北大的大學生,更不用說一般大學生啦。

古代考試沒有分數這一說,能考上狀元那是有真材實料的,玩不了任何假。不僅文章寫的好,才思敏捷,而且狀元個個都算是個書法家。字寫得差了,甚至是顏值低了都不行。 古代的狀元起碼等於現在的中科院院士,並且比現在的院士更有晉升潛力!狀元重在文科,不是亂七八糟的科目。狀元的才能往往還不如一個才子聰明。死扣八股文章,狀元讀書太多。往往成為書呆子,成為皇帝的工具而已。

古代人讀書的少,中舉的比例當然高。現代人全民教育,而且人口也比古人多,當然大學生就多。就是現在的大學生也不容易,從胎教開始,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層層遞進,關關設卡,一路過關斬將才步入大學的門檻。但是我說的大學生是那種c9聯盟那種大學生,並不是隨便一個職業學院就是大學生,那種頂多就是學技術,高中不好好學,最後上個大專的。


笑搞

看到高票回答說大學生充其量就一舉人

我想說,不要小看科舉功名

現在的大學生,就算和秀才比,都不是同一個等級

別看影視劇裡面酸秀才窮秀才還有武林外傳的呂秀才那副整天被拎耳朵的逗樣兒

歷史上真正的秀才,基本可以算是統治階層最低一層,在地方上,秀才就是縉紳階層,也位列士人之列,士人為四民之首,為集權王朝意識形態最直接的受益者。講通俗點,就是老百姓壓根惹不起的人

秀才有以下特權:

1、許穿秀才衣冠。

古代中國禮制森嚴,吃穿用度都需要嚴格按儒家禮教規定行事,如果逾越就是重罪。加上那個95%都文盲的時代,一襲士人衣冠出門,享受路人羨豔目光,甭提多有面子了;

2、免賦稅。秀才可免除夫妻二人賦稅和徭役。而在明朝,士人免稅特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權。舉人名下有1200畝地免徵農稅,秀才雖然才80畝,但這80畝免賦土地足夠一位秀才過上不錯的日子。一些膽子大的自耕農,都會帶地投獻,甘願做秀才門下佃農,只要秀才抽租低於國家賦稅,這筆買賣就划得來。而且士人家產,衙門差人是萬不敢動腦筋的。所以為士人佃農,也免去了衙門差役的尋釁滋事和盤剝。差人只能去進一步對那些沒有投獻的老實人敲骨吸髓。士人免稅其實也是明朝敗亡的一重要原因。這個直到雍正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才徹底打破。國家給有功名的秀才還發放癝米,雖量只夠一對小夫妻勉強餬口,但也聊勝於無。

3、見官不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這一刻你才會真正體會這句話的含義。讀書人是體面人,體面人,自然需要有體面人的行事派頭。可別小看這個特權。古代小民,見了官,按禮當跪,不跪者就是失禮,失禮這個罪名,在那個以儒家綱常為最高意識形態的帝國,可不是小罪名。而在那些飽讀儒家經典,說起禮樂能夠引經論據一套一套的地方官,禮大於天。失禮者,輕則笞,重則徒流,甚至送命都是可能的。但是秀才,就算打官司,見了官,可堂堂正正立著,遇到尊崇讀書人的官員,甚至還會賜座。你說說你個小民,和秀才民事糾紛,你跪堂下磕頭如搗蒜乞求青天大老爺做主,人秀才四平八穩站如松坐如鐘沒準還會給沏一杯茶品品,有的縣官開打官司前還會和秀才寒暄幾句。請問這官司還打個毛毛?

4、刑不上大夫。“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這句話反應的是古代父母官在缺乏足夠的監督和制衡體系下失控的權力之大。別動不動拿當今社會一些不公平去說今天也差不多。今天的部分基層,再壞,起碼還有個行事底線。古代的縣令,要你一家家破人亡,要小農小商傾家蕩產自殺,要強娶一家漂亮閨女為妾,基本也就是動動小指頭的事情。

納尼?你告?告到按察使大人那裡,基本也是發回本縣,著本縣父母自行處理,所以才會出現“堂下所跪何人?緣何而告本官”的情況出現。這個場景基本貫穿了中華文明兩千年,可笑,又可悲。所以,說什麼“七品芝麻官”的真的挺可笑的。

但是,讀書人例外。尤其是那些有功名在身的,就算真的所行不法,也得上報地方學官革去他的功名才能治罪,不然地方官無權拘捕、刑訊秀才。秀才身為讀書人,為士林中人。士林啥概念?四民之首統治階層。刑一上大夫,打的是整個士林天下,朝中命官,就是父母官本人,哪個又不是聞雞起舞懸樑刺股苦讀聖賢書千軍萬馬考科舉拼搏至金榜題名的士林學子(地方縣令,還有個身份就是本縣士林之首,換句話說,本縣士子是一家人)?所以那時候地方丘八,軍紀不好,打了老百姓也是白打,但是遇著朝廷功名在身的秀才,還是得繞道走。所以,就別說啥秀才遇著兵有理說不清了。這是個理想。

5、言論地方。都說了,縣令破家府尹滅門,你個小民還敢說父母官的不是,真實嫌命太長。衙門那幫差人,本就閒得發慌,沒事也要找事,你這撞得一手好槍口,明兒就來你家裡,先拿值錢東西,再枷號示眾七天,然後上手銬腳鐐送入監獄,古代衙門監獄內,小民能不能活下來一半看造化一半看家裡經濟能力和家人的誠意。換句話說,你這一家子因為你這張破嘴,完蛋了。

但是秀才,都說了,刑不上大夫。所以,古代秀才,享有極其寬鬆的地方言論自由,就算在清朝中期這種高壓言論環境內,秀才都可以開口問候你父母官,你還拿他沒辦法(誰說當官的不是弱勢群體)。所以,古代秀才罵風盛行,地方上,只要你不言論國朝和督撫大員,你就去罵去吧(酸秀才這個名號其實最早就是地方官吐槽那些罵了自己還沒法治的秀才的)

(▲ 枷號示眾:如果你生活在古代,是個小民,有很大的概率會因為一丁點小錯就被枷號示眾,而秀才一般是不會有這個待遇的)

6、鏈接官民。這個就得說到古代中國基層體系。地方縣令一般科舉學子出身,古代地方官和今天的不同,古代官員有兩個最重要的職能:1、教化人民以孔孟之道;2、按朝廷指標收稅。想來想去還是後面一個職能來得實惠些。可惜而這批書呆子,引經論據能夠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具體業務能力就很差了,別的不說一冊反應本縣田畝狀況的魚鱗圖,就能讓大多數縣老爺腦袋疼上一炷香了。所以,縣令要自己掏腰包請精通法律的刑名師爺管刑名,請精通稅收政策錢穀師爺管稅收,地方上還有不入流的典吏(入流為官,不入流為吏,吏一樣是國家公職人員享有俸祿,吏員一般為地方上有勢力的家族世襲),掌管捕盜、刑獄,還要其它的胥吏丈量土地,決定哪裡該繳納多少稅,誰該抓,誰不該抓等等。

巴特,你個縣太爺,是外地人(古代地方官基本都不會是本地人),強龍不壓地頭蛇,所以縣官在小民面前是威風八面,但是在有些人面前還是要講究體統的。和那些吏員要搞好關係,否則工作上給你拆爛汙你是有苦說不出。所以要請當地重要人物,比如大家族的宗族長老。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地方有名望的鄉紳(讀書人出身),沒辦法,中國以讀書人治天下,不搞定讀書人咋成呢。一起吃頓飯,喝杯酒,咱就是一家人。你不搞定這些地頭蛇,到時候辦啥事都給你打折扣打哈哈,你的水利政策(也是古代地方官重要工作)就推不下去,沒人給你幹活。你稅收就收不上來,稅收不上來,到時候三年考察你就過不了關。

所以,有功名卻沒有官身的讀書人,永遠是鏈接布衣與官員的潤滑劑。其實今天去圖書館檔案室可以看到很多古代地方誌,可以看到不少文獻都是秀才“為民請命”,指責地方官“與民爭利”,為天下“民所不齒”,或者“潤澤萬民,天下人所歸”等等。貌似秀才還挺為民著想的。如果你真這樣想,那真是太自作多情了。不排除有一些秀才是真的為民請命,但是更多的時候,這個民,其實是地方無官身在身的鄉紳群體,秀才很多時候都是或利益相關自願或受人指使為輿論風向標般地為這些人發話。他們中有的功名在身,有退休官員,有朝廷命官的家屬。這波鄉紳群體,盤根錯節,枝繁葉茂。利益受阻,下讓秀才以言論地方之特權爭取輿論,上頭再活動活動。你個七品縣令,不好好收你該收的錢,談啥情懷?這下吃不了兜著走了吧。這些地頭蛇與吏員沆瀣一氣。雖然偶爾也會替鄉里修橋修路蓋義學,但整體來講,鄉紳群體和地方吏員,在中國歷史上,起到的更多的依然是負面作用。


——————————————————————————————————


所以,回到開頭,你說一個秀才都這樣了,你覺得狀元和大學生的差距(特指今天擴招後的大學生,而非80年代那批天之驕子的大學生),有多大呢?幾乎是天地之差也不為過。

還是那句話,不要小看科舉功名。一個縣,有資格參加縣試的讀書人並不多,則其中優秀者參加府試,過府試者能成童生。童生算是最低的功名,但是沒有實質上的特權,童生唯一的權力就是可以參加院試,過院試者才為秀才。而讀書人考中秀才的概率,比今天進985大學的概率更低。更考慮到那個時代多數人都是文盲。讀書可是個砸錢玩意兒,書本費就不說了,要考試,你得拜個好師傅,好師傅能夠把儒家經典講透,讓你更快領悟。否則讓你一沒有任何讀書功底的人自學幾年,你過得了高考嗎?而好師傅可不是免費的。所以,古代,書香門第家庭考中功名的概率高於寒門學子。不過,比起當時世界上大多數文明,科舉起碼還是給寒門子弟多了一條晉升的道路,君不見中國古代多少後來叱詫風雲的大佬,都是寒門出身。就這點,還是得肯定的。

(▲ 中國古代,金榜題名對於大多數讀書人來講,真的是一種千金不賣的絕妙經歷)

科舉當然那麼難。不然,中華帝國最優秀最聰明的那批人,也不會孜孜不倦從青春年少到鬢角斑斑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科舉功名。也就別笑范進中舉後會突然失心瘋。如果換做是你,你的表現不會比范進更好。


金瑟祺安

如今在社會上工作,基本都有大學文憑,如果要和古代讀書人的地位比較,我想應該和明清時期的秀才差不多。


古代科舉

很多人以為古代秀才的分量很輕,其實大多是被電視劇誤導了,明清時期想獲得秀才的頭銜可沒有那麼容易。

在成為秀才之前,首先需要通過童子試。不要顧名思義,以為隨便考就可以過關。童子試的關卡特別多,要通過縣、府、院的三重考核,被錄取之後可到府、州、縣進學,這時候才可稱秀才,然後通過學校考核獲得資格參加鄉試,通過錄取則是舉人。



秀才的地位

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多次考童子試而不過,這種現代在明清是十分普遍的,很多人到年老都沒能過童子試,因而只能被稱為童生

古代讀書人之所以不遺餘力也要考中秀才,是因為秀才有特殊的權利。

第一,可以免除徭役,不用被拉去當苦力或充軍;

第二,可以見縣官不跪,不能隨意動刑;

第三,可以獲得當地人的尊重。

雖說權益很誘人,不過一個鄉能出幾個秀才就算不錯了。




自古很多秀才都是飽讀詩書的,但多數終其一生也考取不上功名,日後多是開私塾教書。

綜上所述,我認為當今大學生和古代秀才的水平是差不多的。


詩詞補習班

一千多年的科舉制,總共產生了500多個狀元,中國2017年高考人數940萬,光是本科錄取率就已經達到40%。

古代的狀元,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跟大學生都沒有可比性。

古代的科舉和現代的高考本身就有本質的區別

古代科舉是一整套選拔官員的制度,科舉制度的產生,就是為了適應大一統中央王朝的統治需要,選拔更多的人才來治理國家。

現代高考只不過是一種國家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試,可以說,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考博都和是一種獲得更高等教育機會的資格考試。

能夠跟科舉對標的,估計也就是現在公務員考試,但是,公務員考試和古代科舉還有區別,科舉考試招的是官,是權力階層,而公務員考試招的都是為人民服務,跟古代又不一樣。

所以,社會性質發展了轉變,就連農民和以前的農民都不一樣了,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史論縱橫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古代的狀元和現在普通大學生相比,不是一個層級的!

如果往接近的說,每年各省文理科狀元還能比一比。

狀元是殿試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全國唯一的冠軍。

科舉制始於隋朝,歷經唐宋,興盛於明、清兩朝,廢除於清末。

歷史上的第一個狀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孫伏伽,最後一個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

1、數量比較:

據資料記載:科考共1282年,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全國無數讀書人,經過鄉試、省試,最後到殿試奪魁,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因此,說狀元是萬里挑一併不為過。

現在的大學生,特別是大學擴招以後,全國每年錄取上百萬。2016年,在全國985高校中,錄取人數前六位的吉林大學,四川大學等,其招生人數均超過了7000人。北大招生4000人,清華招生3300人。

2、考試內容:

唐代,進士科考試主要是三場。一場是貼經,就是填空題。主考官從諸子經書中選取一行,然後把其中的三個字貼蓋住,讓考生讀出被貼的字是哪幾個,其用意不過是考考生的背功。第二場考詩賦,每個考生作詩一首、賦一首。第三場考試策,就時務出個題目,目的是想看看考生對治國方略的獨到見解。

現代高考,考語數英政史地。從能力考察看,現代高考更科學更全面。

3、錄取質量:

狀元是皇帝老兒欽點的,錄取狀元多憑自己的愛好和心情,沒有一個客觀標準去衡量,或以貌取人,或以名字好而被看中,不少真才實學的人被排除在外。

在歷代科舉中,權貴操縱科舉、營私舞弊的現象比較嚴重。狀元科考,也並非全憑真才實學,有的人是靠走關係或是偶然原因高中狀元的。唐代就有“許願狀元”牛錫庶、“自薦狀元”尹樞、“相撲狀元”王嗣宗等,從其綽號即可見其為人。

現代高考錄取,以分數為標準,沒有太多人為的因素。

4、選拔目的:

高考錄取大學生,是為了繼續深造學習。

科舉考試是為了選拔官員,為國效力。取得進士的人,國家可以直接放官,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5、貢獻影響:

狀元中有真才實學、卓有建樹、眾所周知的有王維、柳公權、陳亮、呂蒙正、王十朋、文天祥、張孝祥等十來個人。他們是中華民族驕傲的豪傑。

但也不乏平庸之輩。很多狀元一事無成,性格怪僻,窮困潦倒,暮年悽慘。

狀元熱衷官場,難入大家之列,而大家又很難高中狀元。

唐宋兩代265名狀元中,蘇軾等八大家,李白、杜甫等大詩人,無一人是狀元郎。

狀元被譽為人中之龍,整體而言,卻是名不符實的,真正的風流人物屬鳳毛麟角,有些是虛有其表的平庸之輩。


狀元的錄取,並非全是秉公取才,這歸結於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官場的腐敗。

只不過,比起現在的普通大學生,肯定是遠甩十幾條街的啦。


小李滔滔

狀元,高於大學生很高程度,相當於國家面向大學生,公開招考領導幹部考試第一名!



狀元,是古代科舉考試,全國會試錄取的、即將全部授予官職的貢士,參加科舉考試最高層次考試、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分等定級,獲得三甲第一名!

一.古時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童生應該相當於現在接受初級教育的高中生,可以參加相似中等專業的入學考試了。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以明、清時為例,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教學、出仕為官。

二.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取得入縣學、府學學習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政府供給膳食,不能出仕為官,向上層次考試不弟,可搞教育辦私塾謀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

秀才起碼應該相當於現在的中專生,可以就業工作辦學教書育人了。

三.鄉試,省級舉行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儒林外史》范進中舉,競然高興的瘋了!


舉人應該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參加地方公開招考公務員、招考領導幹部考試錄取者,可以出仕為官了!


四.會試,由國家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研究生了。

五.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會試、殿試應該相當於現在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的考試,全部授予官職,第一名稱狀元,歷史上多有成為乘龍快婿——駙馬爺的。



六.連中三元: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皆中者稱連中三元,歷史上確曾出現過,不過極少,十幾人而已。


z山海

的確,在現代人語彙中,將考大學比作考狀元是很形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古人大概也“不過如此”。

但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古時候的金榜題名,能夠位列“前三甲”的(“狀元”“榜眼”“探花”)都會由朝廷的“國家檔案館”註冊登記,以作“歷史文獻”。因為那前三甲都是由皇帝老兒親自主考,當場“殿試”才產生的!完全不似現在:高中生跨大學門檻,拼的只是一紙“學歷證書”那麼簡單!

看到很多跟帖的議論說,現在大學生比古時狀元厲害得多!單單論狀元的“書本知識”就無法跟現代大學生比!可以被現在的大學生“甩幾條街遠”!我不知這算是逗笑呢,還是僅僅拿古人出氣?看這些評議都寫得挺認真的,還是讓我有一絲絲“悲哀”。

中國的歷史文化淵源流長,從古代到現代,一脈相承,如果割裂了歷史,站在現在人角度看古人,當然啥也不是。現如今聰明一點的小孩,三歲就能打遊戲機!古代狀元?嘿嘿!來試試?😂

但是就這個樣子作“智商”比對,很無知啊!

科舉制度,是在中國歷史進程中,一項其實是很有進步和文明意義的、封建社會性質的用人選拔制度。這套制度的存在----從隋煬帝時期開始、唐代成型、直到清末,共一千三百多年,是世界文明史上存在最長的一項用人選拔機制,絕對有它的“優越”性。它的根本含義就是“任人唯才”“任人唯賢”。

而狀元呢,據史實可查的,總共才六百出頭點(還有所謂“武狀元”咱暫不去“承認”他),考試的科目每個朝代不同,也並不單是四書五經之類,而是有各種“科目”設置的,決不是“讀死書”那麼簡單。現在人常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其中“時務”,也是源自科舉的科目!所以說科舉制考的這一套,實際上也是非常複雜繁瑣的,咱也別現代大學生穿越了,連韓愈這樣的唐代大文學家也只能止步於“進士”這一“職稱”;象洪秀全這樣的連“秀才”都考不上、屢考屢敗的,更是被大清朝的狀元結結實實“甩十幾條街”,所以要造反!

其實我也不是要調侃我們在這談看法觀點的網友,我只是真誠地希望大家都能客觀地看待歷史和歷史當中的人物。千萬不要用今人的認知觀點去套用古人,也希望所有渴求知識的人能懷著一顆誠實的心,真實地瞭解歷史,尊重歷史,這是我想要說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