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但比給孩子買書更重要的是……

5年寫了近30本書,這是一位父親為了滿足女兒閱讀興趣的驚人付出。來自河南信陽的鄉鎮醫生陳先生,女兒很喜歡看書,可是自己工資低買書的負擔太重,於是他決定自己寫書。

一直堅持到了現在,陳先生已經寫了近30部作品,其中8本已出版,而且不僅女兒自己追著看,女兒還會很驕傲地說“班裡還有同學是我爸的粉絲”。看,為了讓孩子喜歡閱讀、愛上讀書,家長們簡直是解鎖各種神技能。

有人說,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相比陳先生的“煩惱”——孩子太愛看書而負擔不起書費,小編相信對大多數家長來說,更多的煩惱恐怕是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為了讓孩子多讀書,很多家長不惜“一擲千金”,給孩子花錢買書一點都不心疼,但是家長的闊綽就一定能換來孩子對書籍的熱愛嗎?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要怎麼做?上週六的語音討論小編和您聊的就是這件事,一時間後臺留言踴躍,家長朋友們紛紛留言,有說自己的苦惱也有人貢獻了自己的好點子,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但比給孩子買書更重要的是……

孩子太愛看書,父親5年寫了近30本書

河南信陽的陳果同學喜歡看書,讓她的同學們羨慕的是,她有一個厲害的爸爸,陳果的爸爸到底有多厲害呢?陳果的同學們可能不知道她爸爸的真名,但是一定知道他的筆名“俠客飛鷹”,俠客飛鷹在陳果的班上也算是一個名人了。

近來,陳果的爸爸陳春仁因為一條“書太貴女兒又太愛看,爸爸花5年給女兒寫書”的視頻走紅,被戲稱為“別人家的爸爸”。7月2日,陳春仁告訴澎湃新聞,他在女兒愛上看探險類書籍時決定自己創作,“我就想寫給我姑娘看,算是我送給她的一個成長禮物”。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但比給孩子買書更重要的是……

談及寫書的初衷,41歲陳春仁回憶,2013年上小學三年級的女兒讀到了一本《海底兩萬裡》,愛上探險類書籍。女兒看書速度快,又偏愛購買,他每月工資1800元,負擔女兒每月400元左右的購書費用有些吃力。

“我之前是驢友團的領隊,經常出去探險和聽別人分享,有這方面的素材。我也陪女兒看了這本書,感覺這故事我也可以編,然後我就說‘要不爸爸給你寫書看吧’”,他說。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但比給孩子買書更重要的是……

喜愛文學、堅持寫作的陳春仁2013年至今寫了26本探險類書籍,其中8本已出版。他表示,寫作時間是在上班午休期間和晚上7點到11點。因為他有些文字功底,寫小說一氣呵成,女兒在此過程也一同參與人物情節的設定,“兩人好像做遊戲一樣,很好玩”。

現在,上初中的女兒學習壓力增加,花在閱讀探險書和戶外探險的時間減少。談及未來的計劃,陳春仁告訴澎湃新聞,他會一直寫下去,因為最大的夢想就是讓女兒在每個書店都能看到他的書。

為了幫助孩子閱讀,這些爸媽們解鎖了新技能!

分角色表演,建立閱讀檔案,他說讀書就要“尊重孩子的感受”

葛欣是一位孩子們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家,他同時也是一位用心的爸爸,陪孩子閱讀的時候,他總會給故事裡的每個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閱讀過後,他還經常陪女兒做角色扮演遊戲。看過《草船借箭》這篇故事,他就和女兒分出角色,由他來扮演周瑜,孩子媽媽扮演魯肅,由她手拿大蒲扇來扮演諸葛亮。表演時,如忘了書中情節,女兒還會去翻找《三國演義》,查找故事中的內容,實現了主動閱讀。

孩子上小學二年級後,已經能自主閱讀,但還是堅持帶著她閱讀。每天晚間睡前一小時是固定的閱讀時間。閱讀後,葛欣鼓勵女兒建立自己的閱讀檔案,讓她在每次閱讀時和閱讀後記下閱讀書名、作者、主角,自己發揮想象畫插圖,並對該書作者或書中主人公說上幾句心裡話。每天睡前,一家人還經常就書中內容進行交流。

父親葛欣用一句話總結了他的成功經驗,“正是因為我們從小事入手,從細節入手,長期堅持多讀書,讀好書,尊重孩子的感受,讓閱讀成了快樂體驗,才讓孩子愛上了閱讀。”

和孩子聊書,是為了讓自己和孩子都更愛書

《中國教育報》記者張貴勇就曾經在自己創作的《給孩子的童年書》中,提到了自己培養孩子熱愛讀書的過程和方法,他在書中寫道:

父母不要覺得與孩子沒有共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相反,意見不同更容易激起討論的火花,更能幫助孩子加深對一本書的理解。討論中的隻言片語很珍貴,插科打諢也是,有些笑料往往出人意料地將我們帶入問題的核心。而親子之間討論閱讀,既可以分享讀後的喜悅,也可以大方地吐出困惑,抑或天馬行空地聊開,與書有關或無關都可以。父母要鼓勵孩子說給自己聽,也鼓勵他說給別人聽。

但討論的前提條件是選對書,選擇一本孩子能力所及的書,語言、圖畫、內容、故事敘述方式等,都是孩子所熟悉的。在此基礎上,把這本書讀懂讀透,這樣討論起來才有滋味,也更有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互動過程中,父母別急著發表自己的“高見”,耐心傾聽就好,要做到不諷刺、挖苦孩子。為了有效指點孩子,幫助孩子建立信心,父母最好拿出一些時間,加深對書籍的瞭解。自己瞭解越深,越能明白一本書的價值所在,也越能知曉孩子想表達的重點,並知道如何根據孩子的想法進一步引導。

幫助孩子閱讀,聽聽大家都有啥好方法

在上週六的語音討論中,很多用戶在後臺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在留言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

@春暖花開

我覺得家長首先以身作則,自己愛讀書,這樣孩子耳濡目染也會愛上讀書。

@弘

我們家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愛閱讀看書,儘量安排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與孩子分享讀書的樂趣,解答孩子讀書的疑問。

@Divergent

小孩都有向師性,要讓小孩喜歡讀書,家長首先就要放下手機,以身作則。

除了以身作則,自己放下手機拿起書本以外,也有很多用戶認為,家長要和孩子多多交流讀書心得也非常重要:

@掬水邀月

假期之前和孩子有一個美麗約定,把自己每天讀了什麼書,讀了多少頁上傳到班級交流群,師生共同賞析,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假期中孩子們和我每天都上傳自己的讀書成果,其樂融融。

@一路同行

選一本好書,家長先看一遍,跟孩子玩遊戲,家長針對這本書提出幾個問題,讓孩子在書中找出答案,找對了有獎勵,比如去遊玩,吃大餐,滿足孩子的某些願望,引導孩子喜歡上這本書,並不斷提高要求。

@妮妮

我家孩子愛上閱讀是因為書中故事的牽引,例如第一次看《三國》,我怕她厭煩,就把書中彰顯主人公的小故事說一個,當看到我說的“草船借箭”,她驚訝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等等。一個一個小故事驅使著她想看下一章節,這樣就慢慢的慢慢的愛上了閱讀。但是家長的陪讀很重要啊,因為讀後需要交流,交流才能讓她表達自己看完的情感

也有不少家長認為,多帶孩子逛逛書店,在暑假初期制定科學、合理的閱讀計劃,也是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有效方法。

@但行好事

趁著剛剛放假孩子的心還沒玩散,家長就抓緊時間陪孩子一起訂立學習計劃表,其中幾乎每天都有至少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不過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和注意力特點,可以把一小時連續或分散。 然後,就是家長每天參與觀察或督促孩子執行計劃,這個過程非常考驗家長的智慧方法和耐心。要多表揚少批評,表揚不是一句“我兒子/閨女真好!”這麼空洞!要有靈有肉的有內涵的,特別能打動孩子能說到其心裡的幾句話!

@瑜

制定閱讀書目,一週舉行一次閱讀交流會,有效的促進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還能推進閱讀進度。

幫孩子愛上閱讀、高效閱讀,家長可以這樣做

1、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

現在的兒童書籍市場浩瀚如煙,家長們在面對這樣的狀況時常常會很為難,往往是看人推薦就買,看什麼書暢銷就買,全憑自己主觀判斷孩子在這個階段應該讀什麼書,而忽略了孩子喜歡讀什麼書,這不僅浪費了錢也沒有讓孩子培養起讀書的好習慣。

對孩子而言,閱讀應當是快樂至上的,因此在閱讀書目的選擇上,首要原則就是根據孩子的閱讀習慣和喜好。那麼父母該怎麼去根據孩子的性格和愛好來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書呢?

培養起孩子的閱讀興趣是第一步,慢慢的可以引導孩子可以多多嘗試各種書籍,在家裡的書架上多放一些其他類別的書,漸漸的讓孩子愛上讀書。此外,父母也可以發揮榜樣的力量,經常去看一些報刊、閱讀經典書目,相信在這種家庭氛圍的影響下,孩子也會慢慢的喜歡隨著父母一起看。

以下這幾類書,是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的書目類別:

一是思想修養方面的書。可以多讀一些有利於良好思想品德形成、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及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書籍。

二是文學與藝術修養方面的書。文學與藝術素養是語文素養的部分。我們的文學素養光靠語文課去培養是不夠的,必須有足夠的課外文學閱讀與一定藝術作品的閱讀作為補充和協助。

三是科普讀物方面的書。結合學科學習,閱讀一些科普讀物或雜誌,儘可能閱讀一些科技類、史地類、社會學類、思維科學類等方面的書籍或文章。

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差!但比給孩子買書更重要的是……

2、幫助孩子制定科學的讀書計劃

孩子在暑假裡難得擁有大段的時間來專門閱讀,在這樣寶貴的閱讀時間裡非常適合制定出一個讀書計劃,能讓孩子明確目標,循序漸進,提高效率,不盲目閱讀,在讀完以後也更有收穫,更有利於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制定讀書計劃應當包括閱讀內容、閱讀量、閱讀時間。首先計劃閱讀一本書的週期是多長,可以把計劃打印出來,每天完成後打勾,然後劃定每天閱讀時常,對已讀內容做個小小記錄,這樣堅持完成每天閱讀。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7天,堅持連續7天甚至整個暑假的閱讀,逐漸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將會受用終生。

3、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方法

讀好一本書的八字“真經”:粗讀、細讀、複述、運用。其實這個方法不僅是對孩子適用,對於“閱完即忘”的成年人來說,這也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方法。

第一,粗讀。就是留意文中的“路標”。當拿到書後,首先概括的讀一讀書的前言、後記、摘要、目錄,使自己對整本書有個大體瞭解。

第二,細讀。要從頭到尾的仔細閱讀,對重點的、難理解的部分反覆讀,邊讀邊思考、圈重點、劃槓槓。儘可能把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新知識結合起來。

第三,複述。離開書本去回憶書的內容,就象俗話說的“過電影”。這是自我檢查讀書效果的方法,也是鞏固知識的手段。

第四,運用。即引用或運用書中的有關知識方法至生活學習工作中去。即使不能及時運用於具體生活中,但相信在無形之中書籍的營養已經滋養了人的精神世界。

4、帶孩子參加一些讀書沙龍

暑假裡,很多地方會舉辦讀書沙龍活動,在讀書沙龍里參與者會分享自己近期閱讀的心得、體會,有非常良好的閱讀氛圍。

家長可以趁著暑期裡,帶著孩子去參加一些這樣的讀書活動或者讀書沙龍,用實際行動克服孩子的惰性,通過參加這些讀書活動讓孩子能夠實際融入閱讀的氛圍中去,能夠與愛好閱讀的同齡人有好的交流機會;這也是孩子分享閱讀感受的一個好機會,在分享中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智慧,讓孩子從書裡走出來感受閱讀帶給他們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