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貼心人——牛場鄉平寨村第一書記李德忠工作紀實

2016年11月,李德忠老師背上行囊,離開了耕耘17年的三尺講臺,走進了六枝特區牛場鄉平寨村,踏上駐村之路,成為省級深度貧困村駐村第一書記。近兩年的駐村工作,在他的臉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在平寨村每個自然村寨和田間地頭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

真情,在百姓中傾注

平寨村位於牛場鄉西北部,面積6.5平方公里,轄14個村民組,總人口2377人,居住著漢、苗、仡佬和彝等民族,其中苗族佔全村總人口數的83.7%。走進村活動室,牆壁上全村的地形圖全貌、貧困戶數、貧困人口數等一覽無餘。直到2017年底全村2418人中還有503人處於貧困線下,貧困發生率高達20.8%。該村土地貧瘠、環境惡劣,脫貧攻堅的任務異常艱鉅。

全省脫貧攻堅“春風行動”令的打響,李德忠深知這對平寨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同時又是一次極為嚴峻的挑戰。作為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必須搶抓機遇,借勢而上,才能讓百姓看到脫貧的曙光。

“要致富先修路”。平寨村彎腰巖組、龍井組至吊巖組,直到2017年3月份,依然未修通進組公路,看著老百姓過著人背肩挑的日子,李德忠的心裡一陣陣酸楚,暗下決心,一定要想辦法把這條路修通,為此,李德忠帶領村支兩委成員與相關部門溝通,得到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後,他積極動員群眾,克服了徵地難、部分群眾工作難做的重重困難。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他的努力,2017年10月,一條連接主公路至彎腰巖組,長1.8公里、寬4.5米的水泥路已全線貫通。

吊巖組,大山深處的“孤兒”!當他看到72歲高齡的老奶奶揹著50餘斤重物,步履蹣跚在近90度陡峭的山路上時,他落淚了。該組31戶194人,450畝土地(其中刺梨地221畝),就這樣被封鎖在大山深處,進出該組的山路最窄處不足40釐米,生產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雖然已申報了整組搬遷,但深山裡的221畝刺梨到了盛果期怎麼辦?為此,李德忠經過實地調研,提出了幾個較為切實可行的方案,首先是與修建組組通公路公司洽談,從大鬧地組撬開大山,打開山門,讓吊巖組的村民結束人背馬不能馱的歷史,雖然公司已同意,但是這個方案投入過大的同時將可能破壞生態。經過深思熟慮後,李德忠決定不採用這一方案。接著他又召集村支兩委一起商量採用第二種方案,準備從龍井組開挖,總長3.23公里,雖然遠一點,但是開挖相對來說容易得多,大家意見一致後,李德忠又馬不停蹄地與上級有關部門協商,經過多次努力,這條路終於得到了審批並在最短的時間內完工,吊巖組千百年來沒有進組公路的歷史徹底結束。

真招,在攻堅中施展

深度貧困村,脫貧任務艱鉅、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李德忠沒有畏縮不前。2017年9月全村鋪開的人居環境整治,奏響了該村舊貌換新顏的交響曲。積極協調水落洞組人居環境打造:汙水處理、串戶路硬化、庭院硬化、房屋立面改造、改廁改廚、建文化廣場、建苗族風情長廊、維修幸福泉等同步實施。而村民,在自建家園的歡聲笑語中,門前務工、收入滿滿,時至2018年4月,帶動平寨村就地務工人員達到5000人次,直接帶動務工經濟收入80餘萬元。村民一個個豎起了大拇指聲稱“黨的政策好,但我們也要爭口氣”。

水是生命之源。改善全村居民安全生活用水的序幕已全面拉開。水源探測、水池修繕、管路開挖和鋪設,八個村民組齊頭並進。現在,管道鋪設已全部完成,每家每戶已使用上安全的生活用水。

通訊不暢,是制約平寨村發展的瓶頸。為此,李德忠見到領導就彙報,經過多次和電訊部門對接,如今移動、電信、聯通和廣電雲幾大運營商雲集平寨,4G網絡全覆蓋,徹底改變平寨村無網絡的歷史,這是他的承諾,也是全村老百姓的期盼。“這位李書記本事大著勒,現在娃兒們上網買東西可方便了”,這是老百姓對李德忠的評價。

水有了,路通了,產業如何佈置,又成了循序漸進思考的問題,他積極調研走訪、四處瞭解,通過座談、院壩會等方式,徵求群眾意見,瞭解平寨村的土地適合種植刺梨後,在全村佈置了2100畝刺梨的基礎上又佈置了900畝,覆蓋貧困戶173戶,茶葉400畝,馬鈴薯1200畝,覆蓋貧困戶120戶,分散養鵝8500羽,覆蓋貧困戶227戶,1111人。“這些產業產生效益後,我們就有錢數了”老百姓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真心,在脫貧中付出

村民困難無小事。貧困戶楊進珍、楊朝芬兩戶近3年未能用上照明電,黑暗伴隨了她們度過千餘個日日夜夜。李德忠與駐村幹部陳國學幾經輾轉,為他們到供電局購買了電錶,請人安裝。當電燈閃亮的那一秒,楊進珍眼角流下了淚水,哽咽著說:“我自己養的孩子都沒你們對我好”。

危房改造,關乎百姓的安全和冷暖,同樣是楊朝芬,只希望李書記幫忙協調點資金把屋頂的瓦整理一下,不漏雨就行。簡單的要求,催人淚下。但看著那破舊的房屋,理理瓦能住嗎?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請特區移民辦核實申報成二級危房,用危房改造的資金,把瓦房“變成”平房,並且開窗通風,分隔食宿,在完工入住的那一天。楊朝芬再一次流下了感動的淚水。也正是這一次次的感動的淚水匯聚起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

村莊,漸漸退去灰暗的容裝,道路平坦通往幽靜,綠蔭環繞,鳥語花香。日子,像秋天的果實,粒粒飽滿。這是省級深度貧困村六枝特區牛場鄉平寨村發生的喜人變化。

老百姓的貼心人——牛場鄉平寨村第一書記李德忠工作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