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衆無法接受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最近,由祖峰、梅婷、侯勇和杜志國等人主演的諜戰劇《面具》即將播放結束,精彩的劇情和演員紮實的演技,讓觀眾在2018年看到繼《潛伏》《懸崖》後的國產諜戰劇希望。不過,電視劇畢竟是屬於藝術作品,源於生活,但在創作的時候高於生活,這難免會引起觀眾的各種正面和負面的評論。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面具》這部電視劇的成功之處在於,緊張的諜戰劇情中穿插了兩條情感主線,也是和女主角姚蘭和女配角趙冬梅有關,這樣的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人物個性。不過比起姚蘭出軌這事,《面具》劇情中還有一點讓觀眾無法接受。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姚蘭的出軌讓觀眾有點不能接受。祖峰飾演的李春秋是一名沉睡已久的國民黨特務,也許是職業的謹慎等習慣,李春秋一直低調、沉悶,和姚蘭的感情幾經破碎。姚蘭的出軌的重要原因是李春秋“不行”,這個理由根本很站不住腳,因為這在趙冬梅身上得到了驗證。

況且姚蘭出軌的對象是好財好色的方黎,姚蘭和方黎共事很多年,對方黎的人品姚蘭不會不知道,姚蘭居然揹著李春秋和家庭的幸福去找這樣的男人呢?觀眾大呼不解。

另外編劇將佳琪飾演的趙冬梅寫死也讓觀眾無法接受,趙冬梅雖然是國民黨特務,但卻沒有做過任何一件壞事。李春秋救出趙冬梅後安排她逃離,但千算萬算,她終究未能逃自己人之手。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那麼編劇為何要這樣寫呢?最根本目的是豐富李春秋主角形象。首先造成姚蘭婚內出軌是因為李春秋而起,展現國民黨特務十年生活的沉悶和壓抑,讓日後李春秋想要脫離國民黨控制重回組織,從離婚後再和姚蘭復婚保全幸福家庭這兩件事形成呼應,展現主角心理和身體的迴歸。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趙冬梅的出現,一方面承接李春秋感情戲的空白,另一一方面則是豐富後面劇情,例如偷取通訊錄、從日本人手中獲取“北教場”,能夠讓間諜劇情更加豐富。編劇將趙冬梅寫死無外乎以下兩種解釋:一是凸顯國民黨特務為了任務不折手段的殘忍,從一定程度上堅定主角李春秋想脫離國民黨的想法,另一個則是為李春秋迴歸到姚蘭身邊釋懷更多的情感負擔。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不過《面具》的結局是所有的壞人都得到了懲罰,其中還包括趙冬梅這樣沒有命案的好人之死;另外好人則是一家團圓,姚蘭和李春秋最終感情和好。不過如果我是編劇,我則更喜歡趙冬梅和陸傑遠走天涯,趙冬梅深愛李春秋又何妨,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愛著一個人並不一定非要在一起呀,不是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面具》唯有的兩條情感主線,豐富了主角李春秋,但觀眾無法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