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端上5000亿“麻辣粉”,究竟想释放啥信号?

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精准放水应危机

题面其实很简单啊,只不过这些问题当中牵扯到了几个比较专业的词汇而已。

央行端上5000亿“麻辣粉”,究竟想释放啥信号?

一、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MLF:

在金融圈,MLF俗称"麻辣粉",官方称"中期借贷便利",发放方式为质押方式,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即:商业银行将自身的票据、债券等为质押品,只要给央行获取"现金流"的一种方式。

具体逻辑如下:

①商业银行将资金拿出去"放贷";

②经济形势发生变动,短期资金趋紧,但拿去"放贷"的资金收不回来;

③商业银行将"借条"抵押给央行,央行以"借条"为质押品,给商业银行提供一定的"抵押贷款";

④该笔"抵押贷款"根据期限长短分为常备借贷便利(SLF)和中期借贷便利(MLF)。

二、再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窗口指导: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的监管手段。

在中国这个"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央银行的"劝告"和"建议"几乎就是"命令"。

央行端上5000亿“麻辣粉”,究竟想释放啥信号?

三、最后了解一下债券信用评级:

债券信用评级是以企业或经济主体发行的有价债券为对象进行的信用评级。

一般来说,资信等级越高的债券,越容易得到投资者的信任,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出售;而资信等级低的债券,风险较大,只能以较高的利率发行。

根据国际通用的评级标准,将评级等级分为一下多个级别:

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

通常,等级越高的债券,意味着风险越小,同时市场利率也就越低,毕竟人家不缺钱;而评级低的,利率往往较高,但通常是因为评级低,难以吸引到资金被迫提高利率来吸引,但风险较大。

了解这些基本就明白了,这个问题很简单,四句话总结:

①现在市场缺钱了,银行拿不出钱了,所以央行给银行提供了大量的MLF;

②现在各地"违约"事件频发,所以有必要给市场注入一定的流动性;

③但是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往往不愿意投入评级较低的债券;

④中央银行来"窗口指导"一下,"希望"商业银行能够给评级低的也提供一定的流动性。

所以,乖啦~央妈说什么我等听着就好啦~

有才君友情提示:本文禁止转载到其他平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你们激情转发~

有才金银头条号,为你解读身边正在发生的财经大事!

金融圈里无小事,风里雨里,有才等你,老板,点个关注再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