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端上5000億「麻辣粉」,究竟想釋放啥信號?

正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精準放水應危機

題面其實很簡單啊,只不過這些問題當中牽扯到了幾個比較專業的詞彙而已。

央行端上5000億“麻辣粉”,究竟想釋放啥信號?

一、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MLF:

在金融圈,MLF俗稱"麻辣粉",官方稱"中期借貸便利",發放方式為質押方式,並需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即:商業銀行將自身的票據、債券等為質押品,只要給央行獲取"現金流"的一種方式。

具體邏輯如下:

①商業銀行將資金拿出去"放貸";

②經濟形勢發生變動,短期資金趨緊,但拿去"放貸"的資金收不回來;

③商業銀行將"借條"抵押給央行,央行以"借條"為質押品,給商業銀行提供一定的"抵押貸款";

④該筆"抵押貸款"根據期限長短分為常備借貸便利(SLF)和中期借貸便利(MLF)。

二、再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窗口指導:

這個就更好理解了。窗口指導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勸告和建議來影響商業銀行信貸行為的一種溫和的、非強制性的貨幣政策工具,是一種勸諭式的監管手段。

在中國這個"特色"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中央銀行的"勸告"和"建議"幾乎就是"命令"。

央行端上5000億“麻辣粉”,究竟想釋放啥信號?

三、最後瞭解一下債券信用評級:

債券信用評級是以企業或經濟主體發行的有價債券為對象進行的信用評級。

一般來說,資信等級越高的債券,越容易得到投資者的信任,能夠以較低的利率出售;而資信等級低的債券,風險較大,只能以較高的利率發行。

根據國際通用的評級標準,將評級等級分為一下多個級別:

AAA級、AA級、A級、BBB級、BB級、B級、CCC級、CC級C級和D級

通常,等級越高的債券,意味著風險越小,同時市場利率也就越低,畢竟人家不缺錢;而評級低的,利率往往較高,但通常是因為評級低,難以吸引到資金被迫提高利率來吸引,但風險較大。

瞭解這些基本就明白了,這個問題很簡單,四句話總結:

①現在市場缺錢了,銀行拿不出錢了,所以央行給銀行提供了大量的MLF;

②現在各地"違約"事件頻發,所以有必要給市場注入一定的流動性;

③但是商業銀行為了規避風險,往往不願意投入評級較低的債券;

④中央銀行來"窗口指導"一下,"希望"商業銀行能夠給評級低的也提供一定的流動性。

所以,乖啦~央媽說什麼我等聽著就好啦~

有才君友情提示:本文禁止轉載到其他平臺,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你們激情轉發~

有才金銀頭條號,為你解讀身邊正在發生的財經大事!

金融圈裡無小事,風裡雨裡,有才等你,老闆,點個關注再走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