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有哪些缺点,被儒家骂了千年

自西周灭亡,开始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征伐,周天子再也没有了制衡的力量,春秋期间出了五个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霸主依次称霸于诸侯。各国之间相互攻伐,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又有田氏代齐,这样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齐、楚、燕、赵、韩、魏、秦。

秦国本是西陲小国,相比齐、楚、魏等国,国力不行,军事方面也不行,总是被欺负,直到秦孝公时期,秦孝公是个有本事的领导人,他依靠从魏国来的法家人士商鞅,商鞅根据秦国实际情况,改良了李悝的法律并添加了一些新的进去,制定了新的法律,在商鞅和秦孝公的努力下,秦国国力逐步壮大,到嬴政时鲸吞六国,一统天下。今天介绍的就是这位毁誉参半的秦始皇。

秦始皇有哪些缺点,被儒家骂了千年

嬴政,13岁时他父亲驾崩,他继位秦王,由于年纪小,由相邦吕不韦辅政,吕不韦此时全身心在事业上,而太后则不同,死了丈夫的她,自然把眼睛放到老情人吕不韦身上,吕不韦想摆脱太后的纠缠,就进献给太后一个假太监嫪毐,太后每天有嫪毐陪伴,自然不会再去找吕不韦。

8年后,嬴政21岁,即将亲政,他知道他母亲的事后,怒火中烧。他听说嫪毐和他的母亲竟然生下了孩子,而且嫪毐手中势力大了后,想着除掉嬴政,让他的儿子为秦王,嬴政为了除掉他们,早已经找心腹商量,当嫪毐动手准备消灭嬴政的时候,他的死期也就到了,嬴政杀了嫪毐,一举除掉了嫪毐集团。吕不韦因涉及此事,再加上嬴政和吕不韦政见不同,就趁机赶走了吕不韦,掌控大权。

亲政后的嬴政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他任用尉缭,李斯,蒙恬,王翦,王贲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十年时间,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诸侯分裂的局面。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由中央任免。刘邦和项羽相争夺得天下后,需要借封地来稳定六国的贵族以及为刘邦打下天下的将军们,所以再行分封制,结果后面又出现了七个诸侯国叛乱,亏了汉朝出了一个周亚夫,才不至于灭国,直到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才逐步消灭分封带来的祸害。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除此之外,修路是当时很重要并且迫切的,当时中原刚统一,虽然六国已灭,但是各地原来的贵族势力还很强的号召力,若不保持中央与各地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国家随时会处于再次分裂的局面,因此须尽快建设道路,秦修建了各种类似于今天高速和省道一样的道路,来通向四面八方,著名的驰道包括: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武关道、秦栈道、西方道及秦直道。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命史禄开凿河渠以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运河最终在秦始皇二十年至二十三年(前219年—前215年)修成。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自贯通后,二千多年来就一直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

文化上,书同文。军事上,灭六国后,南征百越,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秦始皇有哪些缺点,被儒家骂了千年

北击匈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匈奴从战国末期就一直危害秦、赵、燕三国,三国也分别建长城驻兵防御,除掉匈奴一直是秦始皇的心头大事,并不是因为看到几个字才突发奇想派大将军去打击匈奴,即便嬴政真的如司马迁所说,是由于这几个字才派蒙恬去,但是以嬴政的处事风格,如果发现有人是灭国的隐患,会只是把匈奴驱除?不把匈奴灭种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修筑长城,秦灭六国之后,即开始修长城。燕,赵,秦都有自己的长城,如今归为一统,就由秦自己来修了,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更大的负担。

焚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统一思想,这个历朝历代都有,处理手段或轻或重。

坑儒,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这些人中有多少方士多少儒生,没人知道了。

秦始皇有哪些缺点,被儒家骂了千年

嬴政有缺点吗?很多,缺点一,他统一后,没有体谅百姓多年受战争之苦,而是继续征用大量的百姓去修长城,去修陵墓,去修阿房宫,去修驰道,去修灵渠,这些个工程从长远看,都是必须做的,也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可是同时做这些个大工程,就不人道了。

缺点二,秦法过严,统一后,有些法律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像商鞅当初就是根据李悝在魏国制定的法律,再结合秦人自己的特性制定出的秦律。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就是下雨天误了期限,违反了秦法,去也是死,还不如反了,刘邦也是因为误了期限。迟到就杀头,不要找理由,类似的法律造成百姓喘不过气。

缺点三,追求长生,听信术士,这可能是所有有权有势的人的通病,汉武帝晚年也是,明朝那位嘉靖皇帝也是,因为他们还留恋他的千秋功业,自然需要无穷无尽的寿命,而术士的花言巧语恰恰是他们最愿意听的。

缺点四,没有立皇后,这也让赵高李斯之徒可以轻易篡改旨意,把持了朝政。至于不立皇后的原因嘛,有人推测是受他母亲影响。

缺点五,没有早立太子,秦始皇频繁出巡,一是扫除六国余孽,二是彰显天子之威,而朝中空虚,咸阳城内又都是被秦始皇迁过来的六国人士,这也是后面蒙毅为何会被从秦始皇身边调离,回咸阳镇守的原因,可是嬴政这次算错了,他误信了赵高,少了蒙毅,赵高才有机会接近玉玺,才会有后面的一连串悲剧发生。如果立了太子,有太子监国,大臣辅佐,足以应付咸阳出现的变化,蒙毅就不会离开,赵高就不会有机会和李斯篡改旨意。

每一个先驱者都是值得尊敬的,是人就会犯错,后人读历史,吸取教训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